• 7款大廚壓箱底的拿手菜秘密配方公開

    1

    重慶燒雞公

    在新菜輩出的江湖菜中,燒雞公以其耙軟可口、香飄四溢、口感醇厚而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更以其超強人氣挽救了許多瀕于倒閉的小店。許多廚師以能學到一手地道的燒雞公為一大快事。

    可是,燒雞公這門絕技,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許多人只能掌握其皮毛,卻不能領悟到真正的精髓,這是因為廚界的朋友們一向對燒雞公這門技術持保守態度,而一般資料所介紹的方法卻只有其一沒有其二。那么,怎樣才能精通燒雞公呢?

    用料:

    1年左右農家土公雞1只,優質郫縣豆瓣100克,特制料油300克,花椒20克,冰糖15克,老姜30克,香料20克,泡辣椒25克,大蔥30克,油酥黃豆50克,干紅辣椒100克,料酒15克,鮮湯適量。

    香料配比:

    香果5:八角5:草果4

    特制料油熬制:

    原料:糍粑辣椒300克,,泡椒末200克,剁碎的優質郫縣豆瓣300克,香料(草果5個,香果5各,八角10個,香葉10克),姜、蒜瓣共150克,小蔥100克,菜子油5000克)

    制作方法:

    (1)將土公雞宰殺,宰殺時將雞血滴入盛有淡水的碗中,讓其凝結為血旺,雞內臟均切片,雞斬切成見方塊,干紅辣椒切成1.5厘米節,姜切塊,蔥切節。

    (2)將鍋置于火上,油燒至七成熱,下入雞塊、翻炒至水氣干后,下入冰糖、花椒、干紅椒節、姜塊繼續翻炒,再放入郫縣豆瓣炒至香酥,加特制料油炒2分鐘左右,下料酒,摻入鮮湯,加香料。

    (3)湯沸后轉入壓力鍋中,壓制15-17分鐘,然后將高壓鍋端離火口沖冷,將經過高壓鍋制好的雞塊連同湯汁一起轉盛于火鍋盆中。

    (4)把泡辣椒,干辣椒50克,用少量油干炒至香,與油酥黃豆、蔥節、味精一起倒入鍋內,配上雞血、雞雜及葷素菜上桌。

    燒雞公關鍵問題分析和解決方法:

    關鍵一:解決渾湯

    燒雞公是絕對不允許發生渾湯現象發生的。因為一旦出現渾湯,本來色澤紅艷的湯鹵,就會搞成紅不紅、黃不黃、湯不湯、羹不羹的樣子,吃到嘴里也會有粘乎乎的感覺、徹底改變其美好的口感。因此制作燒雞公時最應該避免渾湯現象。

    原因:

    1.在炒雞塊時豆瓣放入過多;2.燙測小菜時火力過大;3.所摻之湯為沸湯。

    解決辦法:

    1.豆瓣放入過少不出味,而如果過多則會出現渾湯現象,所以在制作燒雞公時應盡量選用少淀粉的優質豆瓣,活雞與豆瓣的比例為5000克活雞:150克優質豆瓣。

    2.很多人在測燙小菜時,為追求快速,往往開火猛煮,殊不知這正是造成渾湯的原因之一,所以測燙小菜時火力不能過猛。

    3.當雞塊加入老油后摻湯時,不能摻沸湯,否則就會造成渾湯現象。

    關鍵二:解決香味不醇厚

    制作成功的燒雞公,聞起來滿屋生香。這種香味與重慶火鍋的香味有著本質的不同,后者的香味完全來自于辣椒、花椒和香料的香味,而燒雞公的香味則來自于雞本身的香味與辣椒、花椒、香料融為一體的香味,比后者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如果制作不成功,則香而不醇。

    原因:

    1.雞肉未炒香;2.未使用老油;3.雞塊未壓耙;4.雞齡過短;5.選用飼料雞而非土雞來制作。

    解決辦法:

    1.在制作燒雞公時,必須將雞肉炒香,才能保證雞肉本身的香味揮發出來。其方法是:把雞塊放入七成熱油中不停翻炒至水分燒干,再放入冰糖、適量辣椒節、花椒、姜塊繼續翻炒,再放入適量郫縣豆瓣炒至香酥,加適量老油炒2分鐘左右,這時雞塊就差不多炒香了。檢驗雞塊中的水分是否炒干的標準為:當把雞塊在鍋中翻炒的聲音由大逐漸變弱并發出“嗤嗤”的聲音時,用炒勺舀起油往下滴時觀察其顏色顯得很清亮,就證明雞塊里的水分已炒干。

    2.制作燒雞公必須使用老油,才會使燒雞公的香味與口感更加醇厚。

    3.必須將雞塊壓耙,這樣不僅口感甚佳,更重要的是只有將雞塊壓至耙軟,才能使雞塊的香味盡量揮發出來。一般情況下,壓制的雞塊時間應從出氣響時算起,約需15一17分鐘,然后將高壓鍋端離火口沖冷即可。這樣做也可以保證將雞塊的鮮味充分揮發出來。

    4.“年齡”過短的雞肉,質地過嫩,只適宜用來制作爆炒類雞肴,而制作燒雞公則應選用一年左右的公雞才能達到應有的鮮香。

    5 一定要選用土生土長的農家飼養的土雞,而不是飼料雞。

    關鍵三:解決雞塊易粘鍋

    在煸炒雞塊時,容易出現粘鍋現象,不但使燒雞公味道變苦,而且會造成其色澤變暗,會從口感和視覺上影響食客的食欲。

    原因:

    1.宰殺活雞時血未放凈;2.清洗整雞時,未將雞皮洗凈;3.煸炒前未將鍋炙好;4.火力過小;5.放入郫縣豆瓣過多。

    解決辦法:

    1.殺雞時,一定要將其血放凈,而且在將整雞斬塊后,還要用清水將其沖凈,控凈水分后再入鍋煸炒。

    2.在將整雞進行清洗時,要將雞皮在活水下用凈毛巾將其搓洗干凈,然后再斬塊。

    3.煸炒雞塊前,應先將鐵鍋燒熱后再入油燒至五成熱,并用炒勺舀油將鍋內壁淋勻,將油倒出,再放入冷油燒至七成熱,就可以放入雞塊煸炒了。

    4.在煸炒雞塊時,一定要用旺火,不僅可以節省煸炒時間,最重要的是小火煸炒時極易造成雞塊粘鍋。

    5.當雞塊水氣被炒干放入豆瓣時,一定要適量,不然也會造成粘鍋。

    關鍵四:解決雞肉發柴

    成功的燒雞公,口感飄軟,能夠誘發食客的食欲,但如果吃起來口感發柴,不管味道如何鮮美,都會引起不愉快的感覺。

    原因:

    1.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雞齡過短或用飼料雞烹制;2.雞肉未壓粑。

    解決辦法:

    1.“年齡”過短的雞或飼料雞,它們的肉質偏嫩,在做爆炒類菜肴時,口感香、酥、嫩,但如果用高壓鍋一壓,不僅這些優點全無,而且會使肉質發柴,影響口感。所以一定要選用1年左右的農家喂養的土公雞。

    2.雞塊入高壓鍋中的壓制時間以15一17分鐘為宜。

    關鍵五:解決香味過濃

    只要是紅湯湯鍋,一般都有著宜人的香味,這樣才能與紅湯本質相互襯托。但如果在制作燒雞公時香味過濃,則會令人感覺發悶,影響食欲。

    原因:

    1.香料過多;2.老油過多。

    解決辦法:

    1.煸炒雞塊時,所加入的香料非常簡單,只需要香果、草果、八角即可,用不著很多香料一齊入鍋。其比例為香果5:八角5:草果4.

    2.應按規定使用老油,一般情況下每5000克活雞使用老油3一4炒勺即可,這樣也可避免使燒雞公口感過膩。

    2

    饞嘴牛蛙

    原料:牛蛙仔1。2斤 絲瓜0。8斤 蒜子15個 青花椒20克 饞嘴低料一炒勺,饞嘴油大半勺A料(味精10克 雞粉5克 鹽10克 白糖5克)干辣椒適量 蔥節少許(8厘米長)

    制作方法:

    1)將牛蛙宰殺去頭尾,絲瓜切成長7 厘米左右的一字條,把牛蛙用5克鹽淹制2分中,入7成油鍋中炸枯皮撈出待用。

    2)靜鍋上油,放入蒜子和10克青花椒炒香,加入一炒勺饞嘴底料和3炒勺水,放入剩余的A料和牛蛙。大火燒開改小火燒3分鐘左右,放入絲瓜成熟起鍋裝盤(絲瓜打底,牛蛙放在上面)放上蔥節點綴。

    3)靜鍋,加入大半勺饞嘴油放入青花椒和干辣椒炒香,淋在上面即可.

    特點:麻辣鮮香,蛙肉細嫩,回味無窮

    饞嘴底料:

    泡老姜:20斤 紅泡椒:6斤 青泡椒 8斤 糍粑辣椒 6斤 A(青花椒3兩,紅花椒2兩)B(五香粉2兩,冰糖3兩,醪糟1瓶)C(姜,蔥,蒜,洋蔥,香菜,西芹等各適量)菜子油10斤,豬油8斤,饞嘴油10斤

    炒制方法

    1)將泡姜剁細,控干水份,然后將青紅泡椒,糍粑辣椒用絞肉機絞碎控干水分待用。

    2)炙大鍋一口,到入菜子油燒到6成熱時放入C料炸香撈出不用。

    3)將A料放人鍋中炒香,然后放人泡姜,改為中小火炒出香味,然后依次放入糍粑辣椒,紅泡椒,青泡椒,并加入饞嘴油,用慢火炒大楷30分鐘左右。

    4)待香味濃厚時,放入B料炒均推勻,盛入大鐵桶中即可。

    注意(炒制時一定要用中小火,火太大了易糊鍋,千萬不、別熬過火炒出香味即可)

    饞嘴油

    炮姜3斤 紅泡椒3斤 青泡椒2斤 糍粑辣椒2斤 青紅花椒各4兩 菜油10斤 豬油5斤 色拉油20斤(可用臟油;廢油) 饞嘴老油10斤。

    A(姜;蔥;蒜;西芹;洋蔥;香菜各適量)

    炒制方法:

    1)先將泡姜切片,紅泡椒;青泡椒;糍粑辣椒分別用機器絞碎待用。

    2)炙大鍋一口,到入菜子油燒到6成熱是放入A料炸香撈出。

    3)然后依次放入青紅花椒,泡姜;糍粑辣椒;紅泡椒;青泡椒,然后加入剩余的油,小火熬出香味,盛入大桶中泡一天即可。

    3

    饞嘴肥牛

    原料:肥牛片0.8斤 黃瓜片0.6斤 蒜子15個 饞嘴低料一炒勺,饞嘴油大半勺,A料(味精10克 雞粉5克 鹽5克白糖5克) 青花椒20克 干辣椒適量 蔥節少許

    制作方法:

    1)將黃瓜切片放入容器里待用.

    2)靜鍋上油,放入蒜子和10克花椒炒香,加入一勺讒嘴低料和三勺水,放入A料味,放入肥牛煮熟,倒入容器中。撒上蔥節

    3)靜鍋,加入大半勺饞嘴油放入青花椒和干辣椒炒香,淋在上面即可。

    特點:肉質細嫩;色澤紅亮;麻辣鮮香。

    4

    椒麻雞

    椒麻雞油與湯的配比:

    混合油2000克(下面有混合油的制作),藤椒油100克,芝麻油50克,鹽300克,雞精350克,白糖10克,二十斤湯的配比(下面有湯的制作)。

    混合油的制作配比:

    雞油5斤(熬制好的),色拉油5斤,二荊條干辣椒段500克(用溫水清洗干凈),印度辣椒段250克(用溫水清洗干凈),干蔥頭400克(一分為二。)姜片300克,大蒜子300克(拍松),花椒500克(清洗干凈不可以浸泡,用大紅袍花椒)。

    鍋內倒入雞油,色拉油,放入干蔥頭,姜,大蒜子熬制出香味撈出,熬制好的油一分為二,一份放入二荊條干辣椒,印度椒熬制出香味撈出,不可以熬過頭,熬制過的辣椒備用。一份放入花椒熬制熬出香味撈出,用過的花椒不再使用,以上兩種油以一比一的分量勾兌(喜歡吃麻的,花椒油多放,喜歡吃辣的辣油多放,)藤椒油,芝麻油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備用。

    秘制料配比:

    麥芽酚2克,麻辣雞肉增香膏25克,麻辣雞肉飄香王10克,老母雞新香料15克,老母雞粉15克,以上是二十斤湯的配比,(添加劑市場上有售,本人不做任何產品銷售,第一次制作可以不使用添加劑,不使用添加劑的香味達到)。

    椒麻雞大蔥的腌制:

    大蔥段500克放入10克鹽,拌勻腌制半小時后使用,(腌制好的蔥段可以存放兩天)

    雞的制作:

    蛋雞三只洗凈飛水,放入燒開的水里面,水淹沒雞為準,煮二十分鐘左右,浸泡至熟,不可以過頭,撈出控干水份,掛在空調房讓雞自然風干(風干,是讓雞皮脆,雞肉口感好),放冰箱備用

    椒麻雞湯:

    把煮好的雞湯二十斤放入300克辣椒段(熬制混合有的辣椒),煮十分鐘左右出辣味,過濾干凈,放入鹽,雞精,白糖,秘制料調好味,放入2000克混合油備用

    椒麻雞的制作:

    把風干好的雞用手撕成條,骨頭墊底雞肉鋪在上面,取300克調好的椒麻雞湯放入腌制好的蔥段80克攪拌均勻澆在上面即可,椒麻雞湯剛淹沒雞肉就可以了,椒麻雞的前期準備工作比較繁瑣,但是后期制作上菜速度很快。

    5

    杭椒炒鴨舌

    食材:

    鴨舌350克、杭椒100克、甜面醬30克、鹽2克、味精1克、料酒15克、白砂糖3克、香油1克、淀粉(玉米)10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鴨舌洗凈,入鹵水鹵入味,焯水撈出;

    2.杭椒洗凈備用;

    3.鍋內倒油燒熱,下青椒炒熟,下鴨舌爆炒;

    4.放入甜醬、味精、料酒、白糖、香油炒勻;

    5.用水淀粉勾芡,起鍋盛盤即可。

    6

    西安羊肉泡饃

    湯頭:牛肉500克、羊肉500克、蔥段15g、姜片50g、茴香5g、香葉3g、肉蔻1個、花椒10g、丁香1g、良姜10g、鹽30g、水2kg、料酒10克、胡椒粉適量

    配菜:紅薯粉條100克、香菜、青蒜各適量、香油少許

    選羊:

    付大廚選用新疆產的山羊代替關中山羊,緣由首先是新疆山羊肉肥瘦相間,肉質更細膩,鮮而不膻、嫩而不柴;其次,新疆山羊每斤進價30元左右,比關中山羊便宜8塊錢,這樣算下來,煮好后每斤羊肉可出5兩8錢,能做6份菜,每碗羊肉泡饃的成本約為5.5元,售價為22元,毛利高達75%。

    制湯:燉制12小時 羊肉鮮香軟爛

    羊肉泡饃講究湯濃肉爛,按照傳統做法,骨湯和羊肉需分開熬煮。煮湯前羊骨和羊肉一定要反復浸漂沖洗,去盡血污,熬燉羊肉時要先將羊骨大火熬香,然后添料包旺火滾2小時至藥料香味溶于湯中,繼而添熟羊油熬至香氣濃郁,最后放入羊肉煮開,轉小火燉約12小時,至其軟爛適口。

    1、鍋入清水燒開后下入羊骨大火煮沸。

    2、下入料包煮開至香氣逸出。

    3、添熟羊油大火燒沸。

    4、放入洗凈的羊肉。

    5、用木板壓上,防止羊湯沸騰,羊肉漂浮起來。

    6、煮好的羊肉已極其軟爛,需小心慢撈。

    7、羊湯打掉料渣和肉碎,保存待用。

    烙饃:面團要微發 饃烙九分熟

    羊肉泡饃本質上是“肉湯煮饃碎”,所用的饃在當地被叫做“饦饦饃”,以面粉加老面和勻,烤至九分熟即可。倘若全熟,煮后會軟爛黏糊,影響口感和賣相。

    饦饦饃做法:

    1、中筋面粉25千克加清水10千克、老酵面500克一同揉搓成光滑的面團,加堿水25克揉勻,覆膜常溫餳發30分鐘。

    2、將餳好的面團搓成長條狀,然后揪成每個重約150克的面劑,揉勻搟成圓餅形生坯。

    3、生坯入電餅鐺,溫度開至200℃,烙十分鐘至九成熟即可。

    走菜:

    走菜的流程看似簡單,只需將碎饃煮熟即可,但實則內藏玄機——粉絲要用涼水泡發,炒鍋禁用鐵鍋,煮饃需用旺火催熟,起鍋前要淋熟羊油,稍有不慎,泡饃的味道就不地道。

    1、煮羊肉泡饃的原料,包括牛油、羊湯、粉絲、蒜苗、羊肉片和掰至黃豆粒大小的饃碎。

    2、鋁鍋下牛油燒熱。

    3、倒入羊湯燒開。

    4、下入饃粒旺火催熟,調味后再下羊肉片、粉絲等。

    技術要點:

    在羊肉泡饃的制作技藝上,各家手法不一,流程上既有相通之處,細節上又稍有不同。

    第一,煮羊湯要用牛棒骨

    牛棒骨中富含蛋白質和鈣,且骨髓含量高,長時間煨煮后,這些成分溶解到湯汁里面,濃香四溢。

    第二,香料只用六種,足矣

    牛羊肉泡饃從味型上來講大致可分為濃香、清香和麻香型,因花椒可進一步去膻,所以我在煮羊肉湯時傾向于麻香型,其花椒和小茴香的比例為2:1。清香型則恰好相反,小茴香的用量是花椒的2倍。花椒出麻、小茴香出香,再輔以少許良姜、丁香、香葉去膻,足矣。

    第三,饃粒大小對應不同泡法

    說到泡饃的幾種吃法,也很有講究。“干泡”也稱“干拔”,是最考驗煮饃師傅基本功的吃法,要求“碗中不見湯”,能插住筷子。饃粒的大小與煮法是相對應的,“干泡”、“口湯”、“水圍城”分別對應“黃豆”、“花生”、“蠶豆”三種尺寸,顧客若想吃“干泡”,需先將饃掰成黃豆大小,然后在碗中放一根筷子,師傅一看便知客人的要求了。

    泡饃為啥如此香?秘訣全在熟羊油!

    羊肉泡饃出香的來源除了香料,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便是羊油的妙用。

    頭一天羊湯熬好后,要將羊油撇出來,入鍋小火熬去水分,第二天熬羊湯時倒進鍋中,讓羊油的香氣和油脂“鉆”入肉里。

    另外,走菜時羊湯煮“三開”,每開一次便淋一次羊油,油脂慢慢滲入饃粒中,香氣由淺至深,羊肉泡饃鮮香油潤、回味無窮。

    7

    香辣大嘴蛙

    特點:

    香辣味濃厚、干香可口

    點評:

    這種醬料的做法比較新穎,而且香料比例比較合理,味很香。

    原料:

    牛蛙1000克,黃瓜條300克,香菇50克,芹菜50克,豆瓣油200克,香菜50克。

    調料:

    A:大蒜25克。大蔥50克,干青花椒50克,干辣椒50克,秘制醬料100克,泡姜50克,泡椒100克。

    B:鹽2克,味精15克,香油25克,雞精20克,白糖5克,料酒50克。

    C:淀粉20克,雞蛋清2個,料酒8克,鹽10克。

    秘制醬料配方和制作:

    香料:小葷香10克,木香5克,甘草3克,白芷5克,梔子黃10克,藏紅花3克,山奈5克,丁香3克,當歸10克,甘松10克,香菜籽10克,香草5克,枸杞8克,花椒10克,砂仁10克,草寇5克,肉桂10克,陳皮5克,沙參5克,紫草3克,玉果8克,白扣20克,芝麻5克,良姜5克,草果10克,玉竹(又叫山嶺鐺)5克,八角20克。

    其它配料:菜籽油25千克,郫縣豆瓣5千克,糍粑辣椒7.5千克,姜、蔥,大蒜各1.5千克。

    制法:

    香料焯水去雜質晾干(或烘干)打。下蔥、姜、蒜炸干炸出香味。撈出不用,然后菜籽油上火,下入糍粑辣椒,郫縣豆瓣中火熬出水分,下入香料粉小火炒約40分鐘,熬出香濃時即成.

    牛蛙制作:

    1.牛蛙宰殺洗凈、去皮,加入C料碼味,鍋加油,上火至有溫3成熱時下入牛蛙,滑散,出鍋瀝干水分。

    2.鍋下豆瓣油,六成熱時下A料小火炒香、出色。下牛蛙煸炒均勻,然后下B料調味,出鍋盛入放有黃瓜條,芹菜的鍋仔中即成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675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22日 21:28
    下一篇 2017年8月22日 21:3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