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改變品牌命運的學習平臺
有時你不得不羨慕美國人,他們的敵人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即便是這樣一個窄小的主題,亦有偌大發揮空間。每六個月更換一個,也夠換上一陣子。若在追求世界和平的某國,幾個月就不得不關門大吉,責怪自己生不逢時。
其絕妙之處在于:
其一,特色美食。
同一地域的美食任是再變化,亦是有限。若是每次以一個國家為主題,發揮空間立馬得以大大拓展。上次還是阿富汗美食,這回就變成委內瑞拉的北美風情,跳躍得讓人目瞪口呆。
新客戶來嘗鮮,老客戶亦不滿足。一次不夠,每一次都新鮮。熱愛美食的你,僅需守住一家店便可嘗遍全球美食,還有什么不滿足!如此一來,客源有保障,又不斷有新鮮血液涌入,“沖突餐廳”的生意不興隆才怪。
其二,文化體驗。
與美國有沖突的國家,究竟是一片怎樣的土地,果真如政治人物和媒體報刊宣揚的那樣邪惡么?縱然如此,認識其地域文化與歷史傳統依然是一門必備的功課。
單是提供特色美食畢竟格調不高,倘若借此開展相關文化討論,引導人們參與進來,在享用美食之外更獲得一種精神文化層面的滿足。這即是“沖突餐廳”所做的。它售賣的不僅是美食,還有文化體驗。
其三、政治話題。
政治從來最具話題性,在熱衷全球政治實務的美利堅,更是如此。跟政治扯上關系的美食該是怎樣的美食,不禁讓人生出大大的好奇。消費者對于新鮮有趣、復雜神秘的事物有著一種天生的好奇心理。只要能夠勾起這種好奇心,就能降低他們對于廣告的抵觸心理,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乃至認可。
與之相仿的,還有一種極有意思的營銷路數。
“沖突餐廳”更換的是不同國家的美食,而它不斷更換則是營業地點,故而被稱為“游擊商店”(Guerrilla Store)。日本“另類設計師”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尤擅此道。原來,短暫營業后閉門謝客,不再只是經營失敗后不得不承受的后果,還可以是有意為之的營銷創意。與尋常時裝店不同,游擊商店有著三處與眾不同:
其一,故意人為地設置店鋪經營年限的長短,尚未開始,便早早地預設結束時間。年限或一年,或短至兩個月。
其二,地點不為人知。神秘性是樂趣所在的。地點必須遠離傳統商業街鋪,必須隱蔽到有一個眾人在“收到風”后拿著地址在城中尋找的過,這樣才是完整的反商業化批量生產,樂趣才完整。
其三,過期不候。讓人想去看看它每次有什么不同的隱秘樂趣可供挖掘。你遇見了,就能抓住。錯過了,它便如同從未存在過般消失。
好營銷,就該這樣!
來源:麻辣營銷 作者:詹少青 編輯:餐謀長
◢投稿郵箱:80550755@qq.com
閱讀原文,查看:餐飲可視化運營管理系統總裁落地班(深圳/2015/6/3-4)招生信息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