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許珂
法律顧問丨侯其鋒
近日,因強制商家“二選一”,餓了么與美團均被投訴,工商部門已立案調查。
“煩死了,希望餓了么早點倒閉!”
貴溪市30多家外賣商戶聯名舉報餓了么不正當經營;
“不入駐獨家,直接置休!”
“職業打假人”王海實名舉報海南美團壟斷經營。
要么“站隊”,要么關店,外賣平臺為了搶占商家資源不擇手段。
江西省貴溪市餓了么憑借品牌在當地的優勢,強制要求商家下線美團外賣,否則將直接關店。
商戶們選擇聯合起來向不平等宣戰,他們向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的市場主管部門發起了舉報,30多家餐飲商戶在舉報信上共同簽署了自己的名字、店鋪名稱和電話號碼。
貴溪市外賣商家舉報信
外賣平臺的“排他競爭”和“二選一”早已不是新聞,外賣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優質商家的數量,所以他們“不顧一切”地搶奪商家資源。
早在外賣平臺剛剛興起的時候,各家平臺就為爭奪商家的獨家簽約權使出渾身解數,而隨著如今外賣平臺們的各自優勢地域逐漸明朗,平臺們開始在自己的“領地”不擇手段,手段愈發激化。
手段1:拒簽獨家,抽成增加3%
如今的外賣平臺將抽成瘋狂提升,如果商家拒絕簽約獨家,就要面對23%的高額抽成,簽約獨家后抽成降為20%,外賣利潤依然微薄。
要么毫無利潤賠本賺吆喝,要么降低3%抽成,卻只能選擇單一平臺,流量將近下滑二分之一,商家面臨著要么“割肉”要么“流血”的兩難抉擇。
手段2:20元快餐起送費高達百元,讓商家一單都賣不出去
外賣平臺還通過提高起送費的方式脅迫商家簽約。
當外賣商家拒絕簽約獨家后,平臺將商家的外賣起送費提高至50、100甚至200元。
僅僅20元左右的薄利快餐,卻被外賣平臺將起送費調至上百元,外賣平臺變著法子讓商家一份都賣不出去。
餃子店竟然被設定為100元起送
手段3:把“不聽話”的商家定位到無人區或湖里
外賣平臺通過改變配送范圍的方式,讓商家不得不簽約。
餓了么將“不聽話”商戶的配送區域直接定位在無人區,甚至定在湖里。
鷹潭市的樸先生是一家壽司店的老板,因為同時使用兩家外賣平臺并拒絕簽約,餓了么將店鋪周圍的三至五公里直接劃分到了鄉下無人區。
當地餓了么代理商表示:“你愿意跟我們餓了么合作我們歡迎,愿意和美團合作你就去美團,我們可以接受你,也可以拒絕你”。
手段4:強行關店
更有甚者,外賣平臺對拒絕簽約獨家的商家直接置休,在外賣平臺上強制關店。
因涉嫌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經營行為,美團和餓了么早已引起了工商部門的注意,被工商部門多次約談并罰款。
2017年6月,浙江省金華市市場監督局對美團限制競爭等違法行為做出處罰,合計罰款52.6萬元。因美團利用在當地占有量最大的優勢地位,強迫商家簽訂“合作承諾書”,要求簽訂獨家協議,否則將上調費率,甚至進行關店。
2018年4月11日,無錫市工商局對美團和餓了么進行了約談,責令兩家平臺立刻停止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經營行為。
2018年5月16日,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美團罰款7萬元。也是因美團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同時使用雙平臺的商家提高費率、設置不合理條件、強迫下架、提高費率、置休。
多次的約談與處罰,美團和餓了么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愈演愈烈。
2019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行,外賣平臺將不能再“為所欲為”,面對種種不公平的待遇,商家們將有法可依。
第二十二條中規定,在平臺擁有市場支配地位時,不得進行壟斷性經營行為。
第三十五條明確要求平臺不得給商家施加不合理條件,違者將被處以五萬元至二百萬元的罰款。
近日,“打假第一人”王海舉報海南美團外賣的“二選一”涉嫌不正當競爭,相關部門已正式回復,要求海口市工商局對當地美團外賣平臺開展立案調查,三亞地區的管理部門也對轄區的美團外賣進行了調查。
美團“二選一”一案已得到相關部門的密切重視,如平臺繼續“為所欲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職業餐飲網小結
多次的罰款和約談并沒能讓外賣平臺有所收斂。
隨著電商法的正式實行,外賣平臺的壟斷式經營將被對癥下藥。
面對“強制二選一”,電商法將成為商家保護自身權益的武器。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相關閱讀:
《慘烈!2018年餐飲死亡名錄盤點!》
《西貝花了幾千萬才明白:它把餐飲老板都帶溝里去了!》
《幾十萬一夜間打水漂,你還愿意投身餐飲嗎?》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