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設計陷入這7個誤區,數十萬的裝修費直接打水漂!

    文丨職業餐飲網馬聰

    現在的餐飲業已經進入品牌化時代。

    兩家餃子店,一家沒有招牌,沒有裝修。另一家是裝修還可以的“餃子世家”。顧客大概率下都會選擇后者,為什么呢?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后者有“品牌”。

    說起品牌打造,很多餐飲老板會從見效最明顯的裝修設計開始。在裝修設計上砸了很多錢,自認為設計得很漂亮,逼格也提高不少,但卻沒得到想象中的效果。

    裝修,裝好了是錦上添花,否則就是勞民傷財。裝修設計,餐飲老板才是最大的決策者,一旦決策者陷入這七大誤區,你可能既虧了錢,又丟了顧客。

    誤區一:
    陷入“自我喜好的誤區”

    把品牌當獨立生命體,你的裝修要讓顧客喜歡

    很多女孩子都有一個開店的夢想,于是畢業后便開了一家小資情調的餐廳。她想象的餐廳應該是小清新類型的,用布藝裝飾的桌椅,有鮮花有書,再養兩只貓……一切都按照她的想法裝修布置好了,剛開始朋友來了都覺得很好。

    但是慢慢問題就出現了,布藝不耐臟,清洗麻煩,換掉成本很高。鮮花什么的,即使隔天換也是一筆不少的支出,而因為裝修太過文藝,是有不少年輕人來,但是一坐就是大半天,點一份最簡單的簡餐,點一杯飲料就能拿著書逗留半天,最后不得不關門歇業。

    很多餐飲老板在進行品牌視覺設計時都可能和小張一樣陷入自我喜好的誤區。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審美和喜好。但作為餐飲老板,不能把自我喜好強加給品牌。當老板陷入自我喜好的誤區時,80%的品牌將失去塑造的意義,只有在餐飲老板既懂設計又懂顧客的極少數情況下才可能會獲得成功。

    陷入這個誤區的根本原因是餐飲老板的“自嗨型人格”,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盡管花錢雇了設計團隊,但最終還是強迫設計團隊聽命于自己,結果自然很難符合品牌的調性。

    那么如何跳出自我喜好的誤區?

    餐飲老板要記住一點:品牌最終是要交給目標顧客去檢閱的,顧客是否喜歡才是重點,老板要做的是如何讓顧客喜歡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如何讓自己喜歡自己的品牌。餐飲老板要把品牌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依托品牌本身的定位和文化來完成品牌的視覺設計。

    誤區二:
    陥入“盲目跟風的誤區”

    學海底撈不跟風,堅守品牌既定風格

    “潮流就像一陣風,我總是抓不住它的尾巴。”不少餐飲人有過這樣的感慨。盲目跟風,是餐飲人做品牌視覺設計的第二大誤區。面對強大的對手,很多餐飲人的“核武器”就是“我仿你”。這部分人可以被歸到“無主見型人格”的行列。

    仿就死,是很多跟風餐飲的最終宿命。比如“快時尚餐飲”火的時候,滿大街的餐廳都在模仿外婆家、綠茶。在杭州知名餐飲企業外婆家看來,“傍名牌”是餐飲行業的惡習;它在江浙滬三地就打掉46個假冒的“外婆家”,僅杭州就有7個。為此,外婆家不得不成立“打假團隊”,聯合律師,全國奔走。

    與“高仿者”相比,有些餐飲企業則只是模仿大品牌或者知名餐飲品牌的視覺形象,雖然不觸碰法律底線,但依然不是正確的品牌設計姿態。

    比如“工業風”裝修火熱的時候,很多餐廳都改成了“工業風”,它們也不考慮自身的品牌調性,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都直接照搬“工業風”設計風格。當“工業風”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造成顧客的審美疲勞,這時候出現了一大批“小清新”風格的餐廳,于是“清新風”設計紛至沓來,不過這股“清新風”會隨著下一個流行趨勢的到來而逐步被取代,比如喜茶的“高冷禪意風”、無印良品的“性冷淡 風”等。

    小清新風格的餐廳設計

    在餐飲品牌視覺設計上陷入誤區的企業很難獲得顧客的傾心,即便蒙混過關,最終仍會被顧客識破,甚至會適得其反,被顧客嫌棄。海底撈、西貝、巴奴這樣的餐飲品牌總是在不斷完善自己,從來不去盲目跟風,而是靠著堅守品牌既定風格讓自己成為被模仿的對象。

    誤區三:
    陷入“顏值”至上的誤區

    做好產品和服務,決定品牌命運的不是“顏值”

    “我的餐廳‘顏值’一定要高,一定要好看。”這類餐飲人,可以把他們歸類為“驕傲型人格”的行列,他們恨不得要讓自己的餐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些餐飲人骨子里有股倔勁兒,任誰都改變不了他們的想法,他們經常感慨:“我的餐廳這么漂亮,食物這么精美,為什么顧客都不來呢?”其實,他門過分關注餐廳的“顏值”而忽略了一個餐廳的成功還需要品牌力、產品力、運營力、營銷力等其他因素的加持。

    這類人認為只要把店面形象設計好,自然會有人來吃。也許餐廳前期會很火爆,但如果不將注意力放在產品上,時間長了,終究抵不住顧客的考驗。

    曾經的“網紅”餐廳趙小姐不等位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例子。這家餐廳在2013年開出第一家店之后,馬上就火遍上海,隨后開設了多家分店,然而最終這家餐廳止步于2017年。不少人還記得,最火爆的時候,在上海的各個商圈都能看到這家以鹽烤、豬油菜飯為特色的餐廳。

    餐飲業是非常講究復購率的行業,這些“網紅”餐廳不能一直靠粉絲撐著。餐飲老板要明白決定品牌命運的更多的是產品、服務等因素,而非餐廳的“顏值”。適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即便它可能并不那么美。

    誤區四:
    陷入“面面俱到的誤區”

    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做,老板少插手

    有的餐飲老板不懂設計,但心中的創意卻如滔滔江水,三天三夜說不完。

    “抱歉,不好意思,我還有一個絕妙的想法,我認為吧臺應該這樣設計オ對。”過了一個小時,吧臺修改好了。“實在抱歉,我認為吧臺還是那樣設計好一些,至少可以看起來低調一些。”再次修改之后,這個創始人又改了主意:“哦,實在抱歉啊張工,我剛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的餐廳的吧臺看起來不錯,你再照著那個吧臺修改吧。”

    我相信會有不少餐飲企業創始人都會這樣做,其實這類餐飲人就屬于“焦慮型人格”。他們追求完美,覺得自己的東西不那么好,還是別人家的餐廳順眼一些。甚至會讓設計師至少借鑒七八種餐廳風格。他們會非常認同“餐飲品牌設計應該結合定位融入品牌文化元素”的原則,也會指著設計作品說這些東西還是不要了吧,直接借鑒XX、XX、XX這三家吧。

    如何拯救具有焦慮型人格的餐飲老板呢?

    無他,術業有專攻,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作為餐飲企業老板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和運營上。

    誤區五:
    陷入“多方合作的誤區”

    選擇設計方要統一,切忌東拼西湊

    有一些餐飲老板為了獲得最好的品牌服務,于是便與品牌塑造各個方面的頂尖服務商合作。

    比如在標識設計、IP形象設計、視覺識別設計、空間設計方面都找領域內頗有成就的公司合作,然而當完成設計之后,他們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分開看又都沒什么問題,可是一旦拼湊到一起,又不是自已想要的結果,于是感慨道:“你們都那么牛,怎么就牛不到一塊呢?”

    其實做餐飲品牌設計是很忌諱這樣東拼西湊的,每家設計公司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很多時候餐飲企業創始人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多家公司之后,每家公司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呈現出來的作品風格也自然不同。

    最終導致餐飲老板投入了大量時間和金錢,卻不能給品牌提供一套相得益彰的“衣服”。

    誤區六:
    陷入“朝令タ改的誤區”

    確定一個設計風格貫徹到底,切忌不斷切換思路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這不僅適用于品牌定位策略層面,同時也適用于品牌設計層面。

    視覺設計是品牌定位與品牌文化的具體表達,是需要一條線貫穿到底的戰略行動。如果餐飲老板在品牌設計的階段總想嘗試更多的風格,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切換思路,可能會破壞最初的體系化方案。就算設計公司能力非凡,面對過于善變的甲方,往往也做不出好的作品來。

    比如西貝莜面村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做了一個叫“麥香村”的快餐品牌,并立志要開10萬多家店。這個品牌歷經磨難,創始團隊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無數次地改變設計方案,最終還是在2017年底,放棄了最初的計劃。

    其實西貝這個品牌本身做得非常好,盡管經歷了四次品牌重塑和升級,但每次升級的間隔時向都比較長。對于麥香村這個快餐品牌,西貝的策略調整十分頻繁,姑且不說在定位和菜品上的調整,單設計風格就不知道更改了多少次。店面顏色變來變去,令顧客眼花繚亂。最終不僅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認知基因,反而向顧客傳遞了模糊和善變的品牌印象。

    雖然品牌設計不是導致西貝對麥香村按下暫停鍵的直接原因,但從設計層面上說,這種“朝令夕改”是十分不可取的。

    誤區七:
    陷入“設計先行的誤區”

    先對餐飲品牌進行定位,再去做設計

    所謂“設計先行”,指的是一個餐飲項目剛剛立項,就開始做標識、視覺識別等相關視覺設計。結果很多設計作品經不起推敲,沒有靈魂支撐,最終往往白費功夫。

    陷入這個誤區的餐飲老板非常多,其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悶頭干”類型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餐飲品牌是需要定位的,所以在做品牌設計的時候,自然而然先做視覺設計了;

    第二種是“沖動”類型的人,他們把視覺設計看得非常重要,把一切問題都歸結為設計問題,在遇到問題時最先想到的就是改變餐廳的視覺設計;

    第三種是“狹隘”類型的人,他們知道做餐飲品牌設計之前要先做品牌定位,但他們把品牌定位理解得過于狹隘,根本不重視品牌定位,也不愿意在品牌定位上多花錢,于是直接開始做視覺設計。

    “定位在先,設計在后”是品牌塑造的基本原則。其實只要餐飲老板理解了這個原則,就可以搞明白第七個誤區,搞明白了第七個誤區,其他六個誤區將迎刃而解。

    其次,我們在做品牌定位時就可以將所有品牌設計元素梳理和提煉出來。無論是品牌調研,還是品牌命名、品牌調性、品牌口號、品牌文案,都是品牌視覺設計的依據。品牌名稱及品牌調性決定了視覺設計的方向和風格,品牌口號和品牌文案決定了視覺設計的畫面表現。

    本文節選自《餐飲品牌塑造》一書,作者白墨老師有著多年品牌塑造咨詢經歷,本書從品牌定位、品類塑造、品牌文案、視覺設計、菜品塑造、品牌升級等角度系統地講述了品牌塑造和升級的方法,并構建了餐飲品牌認知體系,幫助讀者一步一步地塑造和升級自己的餐飲品牌,可在“職業餐飲網書城”小程序購買此書。

    -END-

    編輯丨程三月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讀

    餐飲服務一定要記住的順口溜,大小餐廳都實用!

    中小型餐廳失敗的8大原因,不改難逃失敗命運!
    很多餐飲人都不知道,原來餐廳死于門頭裝逼自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372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30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30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