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餐飲同業公會、成都市消費者協會聯合制定的《成都市餐飲業公筷公勺使用規范》于5月28日正式對外公布并實施,該規范的制訂,得到了市文明辦、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個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今后會員單位、餐飲企業如果執行不到位,可能被約談或通報。
據了解,成都餐飲業公筷公勺使用規范適用于成都各種經濟類型的餐飲服務單位,包括飯莊、酒家、酒樓、餐館、餐廳(含飯店、賓館、酒店、度假村、農家樂中對外經營的餐廳)、火鍋店、小吃店、快餐店、面館,以及集體用餐配送企業。
在公筷公勺要求方面,明確必須在規格和顏色上明顯區別于自用筷勺,材質應符合GB 4806規定的質量要求。其中,公筷材質宜采用塑料、竹、木、陶瓷、金屬等,顏色宜為白色或類白色,長度比自用筷長3~4厘米,公筷粗端宜印(燙)“公筷”字樣。公勺材質則宜采用陶瓷、食品級不銹鋼,顏色宜為白色或類白色,勺柄長度應比自用勺勺柄長且明顯不同于自用勺,勺柄處宜印(燙)“公勺”字樣。
值得一提的是,火鍋類餐飲服務單位還應提供與私筷、常規公筷具有區分度的“生料專用公筷”,而自助餐或消費者自行取餐的餐飲服務單位,則應配置與菜品對應的、便于取用的公筷公勺,并盡量配置單獨擺放公筷公勺的托盤或托架。
對于宴席、宴會等大規模人群聚集性消費的餐飲服務單位,該規范則倡導各取所食,不互夾菜。
規范提出,就餐人員若誤將公筷公勺作為個人餐具使用,餐廳服務員應立即更換。
今天(6月4日),武漢也開始啟動推行“分餐制”活動,全面推行“分餐制”,武漢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劉國梁介紹,“分餐制”模式包括自助餐、位份菜、營養盒飯、分餐公筷公勺等,不僅可減少和防止疾病傳播,還可以減少浪費,更有利于個人把握分量、合理搭配飲食。
公筷公勺配置有兩種形式——一是為每位就餐者配置一副公筷公勺;二是每份菜、湯等配置一副公筷或公勺。
據了解,武漢市共有5.1萬家餐飲企業,目前約三成已恢復堂食并實行“分餐制”。劉國梁說:“隨著武漢全民核酸檢測結果的出爐,以及‘分餐制’的進一步推廣,相信武漢餐飲行業將更快復蘇。”
據悉,武漢市將制定衛生文明單位、衛生文明家庭創建標準,采取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考核評估,在全市命名100家“衛生文明酒店”,宣傳表彰一批推行“分餐制”優秀的衛生文明單位、家庭,并對“分餐制”開展不力的部門和單位予以督查整改。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