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店開門7天就遭遇疫情停業,餐廳“硬核”老板娘做了這幾件事…

    來源 |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餐飲業的大多數餐廳帶來的打擊,是致命的。

    在上海徐家匯商圈新開業商場One ITC國貿匯里,有這樣一家餐飲店,春節前剛剛拿到食品經營許可證,試營業不過一周,就因疫情歇業,足足歇了一個多月才再次開張。

    面對不小的經營壓力,80后創始人孔婕分享了她這些天的感悟:“有意外,有感動。雖然不知道未來什么樣,但我一直知道,所有人都在努力。”

    以下為是她的口述,略有刪減。

    意外:春節前剛開業7天,就遭遇疫情停業

    沒有想到,花廚在上海的亮相會是這種形式。這么說,是因為來上海后,驚喜和意外夾雜在一起。

    在進入上海前,我們已經在北京、深圳開了5家連鎖店。自從2015年在北京起步,我們主攻創意西式料理,運用大量花藝布置,精心設計餐品擺盤,與精致菜品結合在一起,打開了市場。

    因為門店環境和菜品比較有特色,很多人評價說花廚是網紅店,但我覺得不是,而是用整整五年的堅持,成為一家有溫度有花香的都市后花園。

    既然打開了北京、深圳市場,我也想來上海試試。上海有很多商場向我們拋出橄欖枝,包括這次新入駐的國貿匯。我們決定在今年春節前,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

    剛到上海時,雖然人生地不熟,但我們已經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和速度,開業前的一些波折也變成驚喜。

    印象很深的是上海的市場監管部門,特別是徐匯區的市場監管局。我們不想錯過春節的生意,也不想錯過西方情人節,因為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節是我們生意最好的時候。

    按照計劃,我們預定2月12日正式營業,之前先試營業三周,即在1月19日周六開始試營業。不過,我們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時,已經是1月17日了,離預定的試營業日只剩兩天。

    按照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流程,會在5個工作日內答復我們。5個工作日不算長,但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我們就不能試營業。我們的店鋪的裝飾中有很多鮮花,如果不能營業,意味著前期布置的鮮花會枯萎,浪費不小,重新布置也很耗費時間。

    讓我們感動的是,當我們把開業計劃與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溝通后,他們爽快地答應,加快審批速度,如果沒有問題,第一時間把食品經營許可證發給我們。結果一天后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就通知我們,可以在1月19日商場開業前領取食品經營許可證。

    你說,這樣的“上海速度”是不是讓我們很意外?那時,我們真是充滿感激,覺得在上海的業務開了一個好頭。

    試營業前幾天,我們還有些小慶幸。雖然第一次來上海、試營業也沒怎么做推廣,但一些曾在北京、深圳接觸過我們的消費者自己上門了,商場也幫我們推廣,吸引了一些新客。

    大家在點評網站上給了我們不錯的評價,短短幾天,我們就沖到了徐匯區西餐熱門排行榜的第三位。

    誰知,轉折很快到來。

    從1月20日開始,關于新冠肺炎的消息持續增多。當時,我們覺得這場疫情離上海、離花廚很遠,門店一直很強調消毒衛生工作、后廚工作人員也一直佩戴口罩,所以只是加大了消毒和防護力度,卻不知這場疫情竟然會對餐飲企業帶來那么大的影響。

    當1月23日武漢發布封城的消息后,我們意識到,疫情沒那么簡單。

    上海、北京、深圳都加大了防控力度,消費者對外出用餐非常謹慎。行業里,很多餐廳的年夜飯遭到消費者退訂。盡管我們是西餐廳,這方面的感受不強,可也發現,越靠近春節,客流量越少,這與往年的情形完全不同。

    作為管理者,我也擔心員工的安全。拿到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當天,我看試營業一切正常,就回到北京與家人團聚,打算年后再回來。所以疫情發生后,我不在上海,而上海門店是新開業的,員工中有不少新人,他們能熬過去嗎?

    思來想去,我決定從正月初二起暫停營業。向國貿匯商場提出歇業申請后,很快得到了批準。算起來,從試營業到暫停營業,滿打滿算,我們只經營了一周。

    看著點評網站上消費者的溢美之詞,看著當初為2月12日正式開業準備的計劃,真的很難形容這份滋味。真的很意外,真的很可惜。可是,為了防控疫情,這是必須做的決定。

    暫停營業后,為抗“疫”我做了6件事

    意外、無奈并不能對抗疫情。3座城市6家店300多名員工的安置問題擺在面前,尤其是剛開業就停業的上海店。

    1、采購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從1月20日起,我就與北京的團隊一起開始采購額溫計、防護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那個時候口罩已經很不好買,通過各種渠道,我們陸陸續續湊了1萬只口罩,加上門店本身的庫存,算起來可以撐上一段時間,以保護員工。

    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讓我很感動的事。我在上海同行朋友聽說我在為上海的門店采購口罩,她主動說,她那里還有些庫存,然后派司機直接送了幾百個口罩過來。

    說實話,疫情發生后,服務行業的壓力都很大,不論是經營壓力還是防疫壓力。可這個時候有同行站出來幫助我們,讓我覺得心里暖暖的。

    2、建立內部防疫制度,定時測溫、消毒

    防疫物資準備完畢后,我開始著手建立內部防疫制度。上海店的員工住在公司安排的員工宿舍中,我通過微信群明確,要按照內部制度,每天測量體溫、不允許隨意外出、定時清潔消毒宿舍等。

    3、暫停營業但不減薪

    這期間,員工們也做了一件讓我很感動的事——他們聯名寫了一封申請書,自發申請將2月和3月的薪資減半,與花廚一起渡過難關。

    還有一些管理層更是直接私信我,表示因為暫停營業,申請零底薪。

    網上曾流傳一段視頻,說一家餐飲公司董事長手撕員工申請不拿工資的聯名信,其實行業里真有這樣的事,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有很多支持行業的員工。

    他們都是很平凡的人,可在非常時期,他們沒有退縮,而是主動選擇與企業一起面對困難。

    看到申請書,我很感動。1月中旬在上海籌備新店的時候,正好是我的生日,員工們在店里給我準備了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當時,有一名員工說,謝謝我為大家遮風擋雨;看到申請書后,我覺得要感謝他們,非常時期,變成他們想要為我和花廚遮風擋雨。

    我不愿意虧待這些支持企業發展的員工。所以我通過公司群給員工們發了一份公開信,告訴他們,不到最困難的時候,不會讓大家那么難。2月10日,我如期為員工結算了1月的全薪和績效獎金。

    4、開線上會議,和員工一起學習防疫知識

    為了開業,上海店前期裝修等投入超過500萬元,還有每個月的租金、員工工資、宿舍費、員工一日三餐餐費、防疫物資費等。我粗粗算過,哪怕不算前期投入,每停業一天,就要虧損2萬元以上,這讓我深深感到經營的壓力。

    連西貝那樣的大企業都說,如果市場一直不恢復,他們撐不過3個月,何況我們這樣的小企業?

    來自同行和員工的支持讓我一直在思考,歇業的時候應該做什么。有些事是當務之急,比如防疫。我們很快出臺了完整的門店防疫管理流程,制作成PPT,通過線上會議,發放給員工,要求每個人學習落實。

    不論是停業期間的防范措施,還是恢復營業后的衛生消毒工作,都需要熟練掌握。這一點,員工們都很配合,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客人負責。

    5、讓員工多讀書,舉行PK大賽,提高技能提升員工積極性

    長遠一些的,還要做好團隊建設工作。一個品牌好不好,與員工對品牌的認可度密切相關。從員工聯名給我寫申請書就能看出,花廚的員工還是很團結的。

    以前因為生意好,團建工作匆匆忙忙。但這一次不得已暫停營業,恰恰給了我們做好團建的機會。

    借這次機會,讓員工更了解企業文化、更團結在一起,顯然對企業戰勝疫情和今后發展有益。

    我們設計了很多團建內容,既有與企業文化、服務技能相關的,也有與個人素養有關的。我買了很多書,送到員工宿舍里,讓他們自行閱讀,分享讀后感。

    當然,如果只是與工作有關的內容,員工們也會悶。我們還設計了一些適合“宅”的休閑娛樂活動。

    比如,我們發起了一系列員工PK大賽,鼓勵各地員工進行短視頻、畫畫、演講、寫作、平板支撐、化妝、宿舍整理等主題,在網上比拼。

    這樣,員工的積極性高了,也讓團建變得豐富多彩,“宅”的日子不那么難熬。

    6、讓員工吃得好,用節前儲備的食材做員工餐

    暫停營業的日子,很多同行開始自救,包括把之前為春節市場儲備的食材拿出來銷售。

    花廚沒有這么做,而是把食材作為員工餐的原材料,讓不同門店的大廚開展員工餐PK賽。這樣,員工們在非常時期能吃得好些,看起來平淡的一日三餐也有些不一樣。

    停業三周后,

    為了讓顧客還記得我的店,開始做外賣

    不論賣不賣原材料,都不足以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很多同行開始做外賣,我也糾結了很久。

    不僅是因為從沒做過外賣,更在于花藝布置、餐品擺盤是我們店的特色,很多消費者來花廚,是為了感受不一樣的用餐環境。外賣會不會影響老客戶對我們的印象?

    不過,一位老客戶的一句話打動了我,她說“到店是體驗,外賣是想念”。也許外賣與堂吃有差異,但作為一個品牌,特殊時期需要做好消費者維護,要告訴大家“雖然疫情來了,但我們還在,等疫情過去,還可以來店里消費”。

    暫停營業三周后,我們開始籌備外賣。

    一方面,我們根據餐品的特點,設計了不同分量的套餐,以滿足“宅”家吃飯的需求,包括適合兩三人小家庭、四五人大家庭的套餐;還有針對復工后,上班族的“一人食”套餐。

    另一方面,既然想表明“我們還在”,就要強化品牌的特點,盡可能提升用餐體驗。所以,有的套餐會贈送鮮花。鮮花可能微不足道,但在非常時期,哪怕能給大家點亮一瞬間的心情,我們也覺得有意義。

    第一次做外賣,用什么樣的外賣餐盒,我也想了很久。不想用普通的塑料餐盒,既不利于保溫,也不漂亮美觀。但難點在于春節期間很多餐盒供應商還沒復工。

    我從淘寶上找了一些有庫存的賣家,然后和先生開車去他們位于燕郊、順義的倉庫看小樣。最初一批1000個外賣盒,就是我和先生“人肉”運回來的。

    慶幸的是,我還找到了印刷品供應商,把LOGO、“到店是體驗,外賣是想念”、還有其他我們想對消費者說的話,都印了出來,變成外賣餐盒的腰封、外賣袋里的告顧客書等,這讓我們的外賣有了不一樣的體驗。

    同時,每份外賣都放入“安心卡”,上面有制作人、打包員和配送員的簽名和體溫數值。

    從成本角度看,外賣的成本不低:鮮花、外賣盒、印刷品、交給外賣平臺的傭金、配送費等加起來,餐廳能獲得的利潤很低。

    花廚全國所有門店單日外賣銷售額加起來,也不及以往單店的日均營業額,這筆收入對緩解經營壓力可謂杯水車薪。但如果不做,又怎么讓消費者想起我們、記住我們、再次光顧我們呢?

    令人感動的是,消費者通過點評平臺和社交平臺給了我們很多鼓勵。我記得很多暖心的評價,有消費者說“因一餐外賣,竟能擁有一段春天”,還有消費者說“你家的外賣是我表達愛的載體”。看到消費者的支持,我想,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個還不錯的消息是,我們在2月24日上線外賣的,當天上海的新門店也重新開放了堂吃。

    這依然離不開區市場監管局和商場的支持,在我們提出重新開業申請時,商場物業人員請來市場監管部門,為我們檢查了安全防護措施和用餐流程,確保萬無一失。

    在這些日子里,堂吃仍舊是個位數,外賣訂單也不多。但畢竟我們邁出了重新開業的一步,也看到各行各業都進入了復工復產。

    小結

    也許疫情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餐飲市場復蘇還要很久,我也不知道能否真正熬過去。不過,如果不嘗試、如果不堅持,又怎么對得起與企業站在一起的員工、同行,還有關心我們的消費者呢?

    希望春天早一點來,我們的店就能像以往那樣,春暖花開,向陽而生。

    -END-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

    麥當勞永遠不會說的16種海報創意法,讓顧客看一眼就想進店!

    餐廳允許復工了,卻不能營業?可能是這些事沒做到位
    明檔擺臺試試這五招,讓顧客放心來你的店就餐
    分析了100多個餐飲抖音號,發現海底撈、西貝低成本獲客的秘訣全在這

    社群營銷、招“團長”……非常時期,這些餐企是這樣自救的

    疫情后,餐飲只有外賣一條路?錯!弄清這3個問題才能活得久

    疫情后營業,餐廳必須重視這4個成本警戒線和6個數據點!
    開餐廳不會算賬?弄懂這52個公式,做個賺錢的老板!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52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5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3月5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