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平時生意好,靠好吃、靠服務、靠裝修,而疫情,把餐飲全部打回一個起跑線:顧客選不選你,信任是第一位。疫情期間,記者朋友圈有這樣一家餐企,沒有做過多的營銷,沒有到處開發客戶,憑著顧客信任,短時間內疫期團餐服務超100+家,外賣日售3000+份。而這,是一件事做10年的成績單。這家企業,就是山東鼎好餐飲。記者把這篇文章寫下來,也是愿它能給餐飲創始人帶來思考。雞蛋、豆腐、土豆、牛羊肉、帶皮五花……凡是當天制作的食材,都有一份嚴格的“安全合格證”。記者一直翻到2015年的朋友圈,這個堅持,依然每天都在。2017年開始,這家企業竟然“沒事找事”,把“看家本領”帶到了周圍社區,為社區居民檢測食品安全。沒想到,這樣的公益活動大受歡迎,社區居民們拿著自己家的食材來檢測,等結果時就像等醫院化驗單般急切。1、10年檢測7萬種食材,檢測員笑稱“跟特工沒差”而且,這套食品安全體系一直都是“豪華配置”:100多萬元的食安檢測設備,專門組建的食品安全檢測團隊,做到食材每日一檢測。食材從取樣、留樣、到用檢測卡檢測稀釋液,檢測員每天都和土豆、豆芽、各類水果蔬菜、雞鴨魚肉“混”在一起,扎在實驗室里好幾個小時,有的檢測員笑稱:“感覺離特工不遠了。”截止目前,這家餐飲企業共檢測了近7萬種食材,出具了近4千份報告。在檢測儀器中,最方便高效的檢測工具當屬“檢測卡”,采用競爭抑制免疫層析法,抽取特定樣品后,和樣品專用稀釋液混合在一起,再將混合后溶液滴到檢測卡里,對比C-T兩條線,就能得出檢測結果。這樣的結果也方便拍照留樣,公示給消費者,做到有圖有真相。在所有食材里,豆芽是鼎好檢測員的“防范重點”,光是檢測卡就比其他食材的貴了三倍,就是為了做到檢測精準,無誤差。疫情下西貝的“安心卡”成了行業典范,一時間所有餐企外賣都帶著一張有著餐廳員工和騎手健康信息的安心卡。其實,2016年起,這家企業就已經在外賣的保障流程里發力了,看看這份外賣,是不是更安心:食材、調料、餐具、員工健康……所有出餐環節統統做到了安全信息可追溯!同時把當日食材檢測信息放到外賣平臺上,讓消費者更放心:從2010年開始,這家企業就開始啟動食品安全檢測制度,食材只與大品牌合作,做到供應鏈全面溯源。同時在公司內部打造“食安大腦”,專門組建食品安全檢測團隊,光是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就修訂了兩次:除了每天例行的衛生消毒,這家企業的衛生也被行業稱為“苛刻”:廚房里沒有拖把,擦地都是蹲著用抹布擦……鼎好董事長韓震說:“經常會有人問:如何讓顧客快速下單?如何讓顧客短時間下決心購買?這種愿望是好的。試想,你和一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他要你的信用卡和密碼,你會告訴他嗎?所以要明確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跟顧客建立起長期的信任關系?”疫情下,鼎好之所以短時間、低成本迅速實現了較高的銷售增長,甚至經營數據比平時還要好,就是因為和顧客建立了這種信任。做餐飲始終有個“快和慢的辯證”,最慢的行為,有時反而是最快的動作,尤其當企業面臨風險和重大考驗的時候會顯現出力量。真正偉大的企業,一定是懂得和顧客建立長期信任,這是最低成本的營銷,甚至在關鍵時刻可以救命。-END-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大數據來了:疫情后70%想聚餐,這幾道菜是必點!
疫期營業需謹慎!餐飲人抗“疫”十大注意事項,建議收藏!
疫情下小餐飲店只能無奈關店?這樣應對,助你度過危機餐廳復工后,做好這21件小事,讓顧客安心進店!
疫情下“別人關店、他進貨”,日賣3.5萬元,只因做了這8件事從餐飲發展的5個階段,我發現了疫情過后餐飲人的6個機會非常時期,星巴克、海底撈都關了,為何麥當勞還在營業?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