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
在“餐飲一哥”海底撈的凈利只有7.8%的當下,它們的凈利卻能達到30%!
都市餐飲人起早貪黑忙活一年,卻淪為了房東的打工仔時;它們卻只用交占1%的房租,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當大家都在城市里廝殺的時候,這一波“老道”的餐飲人,卻把目光投向了城郊餐飲,1000平的大店一年房租只要5萬,賺得盆滿缽滿!
那么,城郊餐飲能成為下一個餐飲新藍海嗎?
位于陜西咸陽的“袁家村”火了!遠離城區,專做陜西小吃,年營收超10億!
位于湖南株洲的“王捌院子”火了!距離市中心車程20分鐘以上,主打甲魚,帶火了全國的“小院風餐飲”!
位于山東青州的“老街印象”也火了!遠離市中心,主打當地土菜,從1個院子發展到兼并旁邊10個院子的規模,月營收150萬,顧客至少得提前一周訂座!
……
它們的共同點是,都遠離城市位于郊區,而且都在競爭激烈的“餐飲紅海”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當下餐飲業,純利能做到15%-18%就已經很讓人羨慕了,但有些城郊餐飲的純利卻能做到30%!1000平的大店一年房租只要5萬!
到底,這些“城郊餐飲”為什么能走紅?它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過去那種原始的“1.0版城郊餐飲”——農家樂的市場已經開始退化了,而且隨著“郊區餐飲熱”,一批專業餐飲人的入局,城郊餐飲2.0時代應運而生。
1、原有農家樂落伍,急需迭代升級
因為契合了城里人放松、嘗鮮的需求,農家樂火了。但這種“一家人生個火、用自家民房加幾張桌椅就能做”的粗放式經營的模式,顯然已無法滿足客群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1)一家四口生火就開始做生意,經營粗放
一家四口生火,添幾張桌椅就開始做生意:老婆負責炒菜,老公負責收銀招呼客人,年邁的父母負責擇菜、上菜……
幾平米廚房、轉身困難、油漬堆積、密密麻麻地擺著菜品,這是絕大多數農家樂廚房的現狀,當下絕大多數的農家樂也還在延續著這種“夫妻店”、蒼蠅館子的生產方式,經營粗放。
2)家家都是土雞蛋+野菜,同質化嚴重
提到農家樂的美食,你能想到什么?
土雞蛋、自家園子里種的菜、香椿樹上的香椿葉、湖里剛抓的魚……總之,都很“野味”。
但嘗鮮過后,你還記得什么爆款菜嗎?還會帶朋友去嗎?想必絕大多少人都不會再去了,現有的農家樂同質化嚴重,只有嘗鮮客群沒有復購……
3)菜價偏高出品卻跟不上,“宰客式”要價
以小編去過的北京懷柔區某農家樂為例,涼拌黃瓜售價20元,豆腐售價30元,紅燒肉售價70元,比北京市區餐廳的菜價足足貴了一倍。
和城里小飯館的出品相比,出品像大鍋飯,做的魚湯就像魚的洗澡水,不溫不火,沒有足夠價值感,但菜價卻足足貴了一倍,顧顧客直呼“宰客”。
毫無疑問,農家樂已到了不得不進化的時代!
2、“郊區游”成城里人生活方式,城郊餐飲迎來第二春
近些年來民宿市場火爆異常,猶如雨后春筍般成一股強大的新興力量,而住和吃又是一體的,因此也帶動了城郊餐飲的飛速發展。
現代人在城市的壓力太大,在鋼筋混凝土、高樓林立之外,還想看些小橋流水、山村野味來放松身心,所以去遠離都市的城郊、依山傍水的地方吃吃飯放松放松已成為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也引發了“郊區餐飲熱”。
特別是中產階級人群,他們具備消費能力,也能接受高價,所以需要一種完全區別于過去粗放的農家樂經營的特色餐飲出世,這也是國民經濟發展必然的產物!
3、房租占比1%,都市餐飲紅海中的“新藍海”
在一線城市干餐飲房租高,這是共識,但房租就算高能高到什么程度呢?
能高到知名品牌都紛紛關店的程度!鹿角巷、肯德基、麥當勞都曾因房租過高而關過店,“都市餐飲”的紅海競爭越來越激烈。
而當不少餐飲人都擠破頭去想商業模式、做差異化,卻仍然賺不到錢時;商業嗅覺敏銳的餐飲老板卻把目光放在了郊區餐飲上,那里的房租僅占比1%,因為開店位置在郊區,食材成本、運輸成本也很低,成本結構非常之優化,是都市餐飲紅海中的新藍海!
現在,一批專業的餐飲人開始紛紛入局城郊餐飲,進行專業化運營和精細化運營,城郊餐飲也從1.0版的農家樂升級為2.0版,它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和趨勢呢?
1、一幫餐飲專業人士進入,漸趨專業化
前面提到,1.0版農家樂大多還是”夫妻店“,甚至大多數還是農戶本身,幾乎不懂經營,所以,才會呈現“家家都是土雞蛋+野菜”的同質化、“一家四口生火就開始做生意”的粗放、“菜價偏高出品卻跟不上”的宰客式要價……
而如今,一批專業的餐飲人盯上了農家樂,那種餐盤黏糊、蚊子亂飛的場景、逼仄而充滿污漬的廚房、漫天要價的宰客菜都慢慢變少!反而帶來了爆款思維,帶來了差異化主題、帶來了精細化運營!
這就是郊區餐飲的2.0時代!
所以,未來的城郊餐飲比拼的一大維度是專業化!
2、人均10元到人均200元可跑通,圍繞休閑做細分
以前的城郊餐飲1.0版并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從產品、客群各個方面都沒有,以至于經營混亂、逐漸落伍。
而現在的2.0版的城郊餐飲都圍繞則有了清晰的定位,袁家村小吃的原汁原味手工現做讓人返璞歸真,王捌院子的小院風和煙火氣讓人自然放松下來……總之,都是圍繞休閑餐飲在做。
而且不管是定位為小吃休閑、人均10元的袁家村,還是定位為商務休閑、人均200元的王捌院子,抑或是定位為大眾休閑、人均45元的老街印象都跑通了。
所以,未來城郊餐飲比拼的一大維度是,在定位休閑基礎上的更加細分!
3、距離市中心約1小時車程,更能促成高頻次消費
和旅游餐飲動輒需要2-3小時車程不同,城郊餐飲最好是在距離市中心約1小時車程的地方,其中在像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大概就需要1小時,而三四線城市可能20-30分鐘車程就夠了。
為什么需要如此精確的時間呢?
因為它們對應的消費場景和商業模型完全不同,每個人的出行半徑有限,時間太長可能就只能做周末節假日的生意;時間太短,也走不出市中心,也無法做城郊餐飲;而如果是一小時的車程(三四線城市20-30分鐘)就剛剛好,顧客既能接受,又能在心里留有期待,最重要的是,它能促成高頻次的消費,做全年的生意!
4、同質化菜品走不動了,特色餐飲成主流
以前顧客在農家樂的嘗鮮期時,農家樂隨便做一些野味就能吸引到一大撥人,可如今是越來越行不通了!
那些菜品同質化、環境也沒什么特色的農家樂現在已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了!
而那些做主題、做特色的“城郊餐飲”餐廳生意卻十分火爆,有做特色甲魚的,有做特色小吃的,有做當地土家菜的……
無疑,做特色將成為城郊餐飲的生存根基,特色餐飲將成為主流!
而且,城郊餐飲不僅僅能在郊區發展,當經過專業化運營后,也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它也有可能在城區落地生根,蠶食著已有的城市餐飲的份額。
因為當城市餐飲的標準化、工業化的產品越來越多,城里人更喜歡鄉野風的特色餐飲,這就是市場機會。
而且,這也不是個構想,現在已經有很多城郊餐飲走上了“進城路”:
發源于陜西咸陽的袁家村已經進了城,在西安市里開了十幾家主打手工現做的進城店;發源于郊區的小院風餐飲,也復刻了廚房全部前置開放等精髓,在株洲市內開了一家叫超鮮的品牌。
因此,這種商業模式或有潛力爆發沖擊“下一個風口”!
小結:
當我們餐飲人都在“都市餐飲”的紅海中拼命廝殺,而且還不賺錢時,有人已找到了一個新的市場空白“城郊餐飲”,圍繞休閑做細分加之精細化的運營后,已賺得盤滿缽滿了!
都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可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去狹路上去拼“勇”,為何不換一條寬廣的陽光大道呢?
還想了解更多2020年做餐飲的新機遇嗎?12月12日,在山東濟南·魯能希爾頓,“2019中國連鎖餐飲原創影響力峰會”上,著名營銷專家小馬宋、喜家德合伙人張國棟、北京宴董事長楊秀龍等20+餐飲大咖,和800+餐飲企業家一起探討!趕緊掃碼報名吧!
(本文作者焦逸夢,微信wisdom2015jiaojiao,如對文章有探討,請加微信。)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打敗餐飲人的不是同行,是房東!
“倒版”麥當勞,19年開出10000+家店!一個“草根”中國快餐品牌的逆襲!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