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勺子課堂
選址是每個餐飲人必須要過的一道坎。
有時候好的選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反之,選擇了不該選的地方就等同失敗了一半,所以切勿浮于表面就盲目選址。
很多大型餐飲企業都有其各自的選址套路,井格也是其中之一。井格火鍋目前全國 48 家門店,街邊店和商超店并存,每家店的生意都頗為火爆。
是什么樣的選址策略奠定了這 48 家店的生意火爆?
秘籍一
商超選址別傻眼,一篩四看二注意
商超客流大,對品牌宣傳有利,是很多餐飲人夢寐以求的選址點。然而,不是所有的商超都適合入駐的,這需要一個初步篩選的過程。
井格選擇商超就是在選擇開發商。優選萬科、萬達、凱德、華潤等大型開發商。
大型開發商的好處不言而喻:管理規范,招商能力強,規劃合理,商超選址位置好,跟著這大型開發商走可以省心省力。謹慎小型開發商,小型開發商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有時候進去容易出來難。
一篩城市
另外,不同規模的城市,選擇也大不相同。
一線城市進成熟商超,不進新商超
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商業地產比較成熟,成熟的商超規劃會很明確,招商能力和吸引客流的能力已經用實際證明了,盡管進駐成本高、需要排隊,但進駐之后風險較小。
新型的商超未知性強,風險較大,需要慎重考慮進入。
二三線城市進新型商超
在二三線城市,新型商超會對標一線城市商超,將商超建成當地地標性的建筑,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流和關注。
2016 年井格進駐了包頭新興商超蘇寧廣場,進駐的時候以 3 元/平米的價格拿下了 300 平米的店,開業第一個月營業額就到了 70 萬。
租金成本低,但是營收卻不低于一線城市的門店,這就得益于二三線城市發展所帶來的的紅利。
(人流量還是選擇購物中心首先會關注的點)
周邊環境的4要點
做了基本的選擇之后,進商超之前需要四看。
1、西貝、外婆家在哪兒很重要!
入駐商超只在乎同業態的情況,而忽視了其他餐飲的情況,這是錯誤的。
自己的選址策略可能出錯,但不可能西貝、外婆家、綠茶、局氣、將太無二等大型連鎖餐飲品牌都出錯,所以,看這些大型連鎖餐飲品牌是否進駐可以基本判斷一家商超的吸引力。
2、 LV 和 H&M,只有一個適合你!
每家商超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輻射人群,最好的體現就是商超一樓的零售品牌。經常光顧 LV 的人不會去 H&M 買衣服,餐廳的客群是去 LV 還是去 H&M 消費你一定要清楚,這是一個商場客群與自身定位匹配的過程。匹配不上,強行進駐了也是得不償失。
3、電影院和超市,不可忽視!
商超和電影院兩項基礎設施是吸引客流的利器,餐廳跟著客流走總是沒錯的。
4、停車不便利,誰去?
停車便利與否是很多人選擇商超的主要因素之一。吃頓飯花了100 多,停車費卻要交幾十塊,誰還會去?
(停車不便是道坎)
兩個注意不能忽視
想進駐,駐哪很重要,要注意以下兩點。
1、注意動線,犄角旮旯誰能找到?
商超的顧客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目的性強,想吃火鍋會直達目標;另外一種是在移動過程中選擇。
根據這兩種情況,只要你店的選址在顧客移動的主動線范圍內,且廣告展示面積足夠即可。
2、注意樓層,正餐跑快餐樓層誰會去?
在商超中一定要根據品類選樓層,正餐開在正餐層,快餐去快餐所屬的地方。
曾經井格就吃過這樣的虧,上海中山廣場屬于繁華商圈,也是很多餐飲夢寐以求的地方。井格為了進駐在位置上做了妥協,店開在了快餐林立的 B1 樓。這樣很多人在想吃正餐的時候直接去了正餐樓層,想吃快餐的不會選擇井格,生意一直慘淡。
后來,地鐵開通之后情況才有所好轉,卻耗費了近一年的時間成本。
相比商超選址,街邊店選擇更為復雜。
不同品類適宜進入的街邊店類型也不同,火鍋適合社區街邊店,快餐則適合商圈街邊店,不能完全看客流的多少,還要根據客群的特點來選址。
在社區選址的時候,井格會考察以下幾個條件:社區類型、客流、工程條件、動線因素。
1、考察社區類型,進大不進小
選擇社區類型和選擇商超的基本原則類似,優選大型社區,不進中小型社區,大型社區人員流動可以有所保障,中小型社區的客源不穩定。
2、考察動線方向,顧客方便很重要
動線和停車位有時候可以決定生意的好壞。井格在北京簋街有三家店,這三家共同的特點是都在路的北側,為何?
因為簋街路北的生意好于路南。首先,路北的馬路比路南寬,寬出來的位置可以用于停車。其次,大多數去簋街的路徑都是從北京二環外到簋街,這樣的進入簋街經過的是道路北側,可以順勢停車選地方吃飯。南側則會因為不好調頭而流失一部分的顧客。
(簋街的南街、北街兩重天)
在測試街道動線的時候,一定要以顧客的角度去考慮,不能忽視了馬路中間的隔離帶這個細節,顧客的選擇隨機性很強,越過馬路就會減少很大一部分客流。
3、考察客流多少,三個時段全掌握
客流通常算的是捕捉率,它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如一天)所選店鋪的進店客流量。
首先,選擇一個與自己品類相似或者在目標選址街道的餐廳,根據其一天的進出的客流來倒推是否滿足開店的條件。
例如,目標選址店鋪的租金是 8 元/平米,共 300 平米,這樣每天租金為 2400 元,加上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可以算出每天的成本。
300 平米可擺放 60個餐位,客單價為100 元,根據捕捉的數據能基本判斷出來多少客流可以保障店的營收。
另外,客流的捕捉時間主要在三個時間段:周一中午和晚上、周五中午和晚上、周末中午和晚上。
周一是一周工作日生意最差的時間;周五時間特殊,中午生意可能會很差,但是晚上會暴增;周末代表了假期,也是必須觀察的一個時間段。
三個時間段都滿足了基本要求才能判斷出此處是否適合開店。
4、考察工程條件便利,一個都不能少
工程條件是井格選址主要的考核因素之一。
街邊店的工程條件復雜多變,很多的坑需要親身經歷才能邁過。與居民樓距離、廣告位展示、水、電、天然氣這些問題都是必須考慮進去的,否則,可能一處小細節就能影響到整家店的經營。
包括井格在內,很多品牌都是由街邊店起家之后轉戰商超的。然而,井格并沒有完全把重心轉移到商超,選擇了商超和街邊店兩條腿前進的道路。
以井格在北京天通苑地區的兩家店為例。天通苑屬于大型社區,街邊店開了一年之后,井格在距離其 800 米外的人流聚集區龍德廣場再次開了一家商超店。
距離如此之近,兩家店的生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讓街邊店的營收提高了 10%。
(什么樣的場景匹配什么樣的消費需求)
這是為何呢?
首先,兩邊的客群是不一樣的。商超是以去逛街的女性為主,街邊店則是男性聚會居多。其次,在商超店排隊情況嚴重的下,很多人就會選擇到距離不遠的街邊店去消費,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街邊店的營收。
不同場景的面對的客群特性是不同的。
所以,選址重要的不是你選在哪,而是你選的地方能不能過盈虧,能不能盈利。
過度的迷戀商超或者鋪王,可能只是在賠本賺喲喝。何況一家生意不好的商超店并不能給品牌提供什么加分,只能給消費者留下壞印象。
商業的本質還是利益為上,連盈虧都過不了,何談什么品牌?
-END-
主編丨陳青編輯丨馬聰
麥當勞“買1送1”的背后的4個小心機,餐飲人都可以學學!
發傳單被人秒扔?用好這4個小妙招,顧客就會跟著來你的餐廳
掌勺大廚想離職要不要留?老板想明白這7個問題再決定!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