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競爭對手增多,生意不好做;顧客的選擇多了,口味變了,生意不好做!促銷打折沒少,營銷廣告費也沒少花,但是餐廳生意卻越來越冷清,為什么?
不懂得研究顧客的餐廳,永遠做不長久。餐廳生意不好,很大的原因是你沒有看懂顧客!!!!
我們通過對10萬余家合作餐廳,9000萬名顧客,3億筆用餐交易實際數據分析,得出這樣一個結論:70%顧客流失因餐廳缺少關懷!
圖片來源:餐飲視界
那么,顧客對于餐廳,最希望的關懷是什么?我們來聽聽各方的不同聲音!
餐廳花大力氣搞活動,做促銷,打折打了,代金券也發了,但是效果依然不好,營收很差! 顧客太精明還是太挑剔?
圖片來源:餐飲視界
1上座率問題:為什么我們的營銷效果總是與預想大相徑庭?
因為餐廳午餐上座率不佳,我們印制了30元的午餐券并發放給顧客。但是很多使用午餐券的顧客,居然都是原本就習慣中午來就餐的,原來他們一桌花60元,現在只花30元,我們反倒損失了30。甚至還有很多人干脆就把30元券用掉,然后一分錢不掏直接走人。
2營銷迷茫問題:我不知道潛在客是誰,拉客要怎么拉才有效?
去年在營銷上花了200萬,怎樣才能知道回報率?通過各種活動,我們一共收集了4700名顧客的聯系方式,怎么利用它們才好?我們向10000多人發放了餐廳資料,發放效果究竟如何?其中有多少人已經來過我們餐廳了?我們怎么能知道誰是真正的潛在顧客?
3策劃方案的問題:市場人員變動大,策劃方案經常斷檔
“我們花兩年時間摸索出了一些推廣促銷的心得,但市場部負責人最近辭職了,這些活動都是這個人策劃的,其他人一無所知,新來的市場總監即便有經驗,卻并不能解決我們眼下的問題,難道我們又要從頭開始摸索,萬一沒多久這個市場總監又辭職了呢?”
每次去吃飯,都有一個很大的感觸:幾乎沒有餐廳知道或者想知道我們顧客在想什么 !
“當只想餐廳能快點上菜的時候,餐廳給我打折;當只想吃點好吃的的時候,餐廳送我禮品;連續去了一個餐廳很多次,多到我都認全了服務員的時候,他們還沒人記得我不愛吃香菜。這是去吃飯呢,還是去較勁呢?餐廳在搞活動之前不問問顧客在想什么,活動搞得再花哨又有什么用呢?”
圖片來源:餐飲視界
通過以上的對話,餐廳和顧客之間的癥結在于:餐廳不懂顧客的心!
首先,餐廳沒有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從而無法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設計他們所容易接受的營銷方式。
其次,顧客的信息過于零散,餐廳的任何人對顧客都沒有全面的了解。
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呢?方法有兩種:
1、顧客資料的收集和關系的維護。
最少最省的方法就是通過會員系統,采集存儲顧客的消費行為信息,并用科學方法對其進行篩選,提煉出顧客消費屬性,如平均單次消費額,平均單月消費額、消費頻率、最近消費時間等。對客戶消費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顧客的消費習慣和需求。
圖片來源:餐飲視界
2、增強餐廳與顧客的溝通和互動。
這種互動主要是針對到店消費3次以上的忠實顧客。對顧客的飲食習慣、身體狀況做一定的了解,并登記造冊。邀請顧客參與如新菜品推廣、聚會活動、優惠價格等。通過這些互動和溝通贏得顧客的好感。
今天餐謀長?為大家分享一個視頻
獻給正在努力的餐飲人
餐謀長?決定不定期推出一些有“營養”的視頻,
有時間的可以點開看一下,
也許會有驚喜!
……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合于雅座/餐飲視界 編輯/俊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這里不是媒體,也不是平臺,其實就是一個聊餐飲的地方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
《餐謀長? 總編個人微信》
《餐飲視界》
《餐謀長聊餐飲》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