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市場激烈競爭之時,餐飲品牌紛紛入局意味著什么?茶飲市場依舊是一片藍海么?
餐飲業頻打茶飲牌
餐飲品牌布局茶飲市場的新聞頻頻曝出。
據相關媒體報道,呷哺呷哺旗下中高端品牌湊湊即將于今年底推出獨立的茶飲品牌,除了會繼續在湊湊、升級版呷哺呷哺門店同步擴張,還將獨立開店。
今年以來,湊湊在茶飲方面動作頻繁:不僅開始把湊湊茶飲放到門店數量較多的呷哺呷哺進行下沉,最近還盯上了茶飲外賣市場。
呷哺呷哺并不是個案。早在2004年,小南國得到米芝蓮門店經營權。盡管起步階段,新增米芝蓮門店經營權利金對小南國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可謂微乎其微。
但短短不到三年,小南國2016年年報凈利3424.60萬元,同比增長134.8%。
其中,小南國通過合作的百佳咖啡、米芝蓮奶茶等副牌成了新的增長點,慢慢成為了開拓市場的主力軍。與三年前不足千萬的利潤相比,可謂不可同日而語。
除此之外,就連主打快樂檸檬的雅茗天地也在近幾個月茶飲市場上再度發力,著手又打造一家新的茶飲品牌——茶閣里的貓眼石。
外賣下午茶成熱點
給予投資者信心的永遠是市場的信號。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在資本的助推下,涌現出了一批新興茶飲品牌,其中喜茶等品牌的爆紅更是加速推動茶飲這一品類成為餐飲的新風口。
今年,不僅湊湊茶飲在隨著湊湊門店的擴張以及呷哺呷哺門店的升級而逐步擴張,喜茶、奈雪の茶、一點點等品牌也開始逐漸提升開店速度并走向更多城市,星巴克也在今年開始強化自身的茶飲板塊。
尤其是近幾年,怎樣增加利潤,副品牌成了餐飲人做夢也在想的問題。
為什么餐飲品牌喜歡推副牌?
簡單來說,第一,消費者的口味越來越細分,大而全的餐飲看似滿足所有消費者,實際上卻讓追求差異的吃貨們印象不深,單品爆款是一種趨勢。
第二,年輕消費者中,對于體驗的要求更高,原有環境跟時尚差距太大。
第三,成本問題讓開大店的壓力越來越大,小店面經營更為靈活,也更容易走加盟連鎖的路線。
第四,對于主牌的市場而言,副牌是一個補充,豐富了餐企的品牌結構,使之更加立體化,抗風險能力更強。
此前呷哺呷哺推出中高端火鍋品牌湊湊就是為了迎合消費升級的新趨勢,當時湊湊臺式火鍋+茶飲獨特模式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以及餐飲業內的關注。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湊湊的模式及產品初步得到市場的驗證,為湊湊今年的快速擴張奠定了基礎。
同時,湊湊的茶飲產品也已經成為湊湊這一品牌的特色產品。據悉,湊湊將要推出的茶飲品牌的模式因涉及商業機密暫不方便透露。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的茶飲品牌與此前湊湊入局火鍋市場時相似,將注重消費場景的打造以及迎合消費升級的趨勢。
從近來的動向可以看出,未來湊湊的茶飲新品牌將會結合線下堂食以及線上外賣,并且將重點強調堂食體驗。
品牌韌性是關鍵
不僅資本市場看好茶飲,在消費端也開始逐漸出現了一些變化。餓了么今年發布了《2016在線外賣消費大數據調查》。
報告顯示,去年外賣訂單數據的時間分布開始隨著外賣平臺加大非餐業務的布局力度而出現變化。
盡管點餐高峰依然是午餐和晚餐時間段,但2016年有所變化的是下午茶時間和宵夜時間占比顯著提高。
午餐訂單峰值在降低, 而在下午茶時間段(14:00-15:00之間)最受歡迎的外賣產品是炸雞,其次就是奶茶。
對于入局者而言,市場需求的提升是它們發力茶飲市場的主要動力。
此前,湊湊總經理張振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茶飲品類的門檻相對于其他餐飲品類確實更低,這種特點也決定了茶飲品類會不斷有新品牌及個體創業者涌入。
茶飲業態很難出現少數幾個品牌獨大的市場格局,品牌想要立足茶飲市場,需要塑造自己的核心優勢,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提升門店的可復制能力。
只有提升綜合實力才能讓品牌立足市場,門檻越低的餐飲業態越能考驗品牌的韌性。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