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料店紅茶里的古早味是怎么來的?

    日前有知名部落客在網絡上分享“早餐店的茶好通腸”,并說逛原料行就懂早餐店的茶是用什么做的。

    食品原料行里的沖泡飲品貨架上,都是大包裝或是箱裝的“免濾紅茶”“麥香紅茶”“古早味紅茶”還有“咖啡紅茶”。每份重量至少1公斤起跳,內有數十包,依照包裝上說明,每小包可沖泡3000-5000cc不等。

    記者發現,這些標榜“營業用”的紅茶包上,產品標示和營養標示都十分清楚,逐項符合規定。

    尤其在產品標示上,可以清楚看到原料不外乎茶葉(而且都有標注產地來自印度、印尼或越南),還有大麥、決明子,以及添加物“香料”或“香草粉”,甚至部分廠商相當守規矩的在香草粉展開加注成分“乙基香莢蘭醛、香莢蘭醛、乙基麥芽醇等”。

    原來,早餐店紅茶和飲料店或是吃到飽餐廳供應的免費古早味紅茶,都是加了這幾味。無怪乎推廣臺灣茶文化超過二十年的茶藝文人葉東泰會感慨,“古早味只是形容詞了”。

    因為傳統冰紅茶作法是將茶葉沖泡后,再加入臺灣糖熬制的糖漿后冰鎮,但現在營業用的紅茶飲料,茶葉質量不優,就算有些會加入炒過的決明子,還是靠加入香草粉提香。因此真正依循古法的冰紅茶喝起來就變成比較不香的古早味。心愛的古早味就變成了人工合成香料而來。

    連鎖早餐業者也透露,他們和原料商進貨營業用茶包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茶包打開后發現,用的是茶葉碎渣或攙了很多茶梗,沖泡起來味道就差很多。但是如果貴一點的茶包,茶葉質量就比較好。

    在這類營業用的紅茶包的香料上,多半都添加“香草粉”,主要成分就是乙基香莢蘭醛、香莢蘭醛、乙基麥芽醇等,都屬于食藥署添加物規定可合法使用的香料。

    一般而言,食用香料都有自我限量的特性,因為添加量少1毫克、多1毫克會對食品風味有很大影響,因此業者不會添加過量,法規中也明定可于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適量使用

    盡管香草的毒性極低,而且被廣泛應用于各類食品中,但世界衛生組織(WHO)仍有規定,香草粉用在罐頭嬰兒食品、谷類食品的最高允許用量是70mg/kg。如果不慎大量食用,仍會造成頭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身體不適癥狀,甚至損傷肝腎。

    顯然,每天來一杯“香料紅茶”對身體不會有什么危害。

    —————END—————

    中國飲品快報

    來源|《食力》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351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4月2日 16:01
    下一篇 2017年4月2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