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餐廳,一群陌生人能不能一起開餐廳?
答案是肯定的!你看這32位年輕人就眾籌在景德鎮開了一家餐廳。
朋友圈尋找合伙人
田鈺,今年22歲,是餐廳的發起人之一。2015年年初,田鈺和同學出去聚餐,聊天時他把自己想眾籌開家餐飲店的想法告訴了同學,恰好同學的朋友也有這個想法,不僅僅是為了創業,更是為了搭建一個年輕人交流的平臺。當場,大家一拍即合,并準備尋找合伙人。
于是,田鈺就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發了這樣一條消息:想用眾籌的形式招募一起創業的伙伴,共同開一家店。
“當時只是覺得這個想法可行。”隨著后來與幾個朋友的接觸,田鈺的感受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在這里接觸到更多的人,有了更大的生活圈子,生活里的快樂更多了。”
田鈺說,自己與最初創業的6個朋友醞釀這個想法很長時間,“除了我們6個發起人外,其他26個參與者每人出2萬元至6萬元不等的資金。”
在田鈺他們看來,通過“眾籌”融資,只是一個目的。他們想通過這樣的形式,吸引一批有創業夢想的人,而且大家一起搭建一個平臺,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一個自媒體圈,大家通過自己的微信去“拉客戶”。
消息一出,竟有100多人報名響應!
“我最初以為能有10個人參與就不錯了。”而他們的“募集令”剛剛發出,就收到了100多個報名的信息,“這些人很多都不認識,只是關注我們微信的朋友。”
田鈺把這歸結為:“大家都有一個創業的夢想,只是缺少合適項目,缺少行業知識,缺少成功人脈。”而如今自己只需要兩三萬元,就可以有一個人幫助你去實現自己內心里那個蠢蠢欲動的創業夢想,當然是“號令一出,一呼百應”。
100多個報名信息,讓田鈺和她的5個朋友有了更大的余地,可以更冷靜地去篩選他的“中國合伙人”,“我們和每個報名者都進行了約談,最終確定了26個人。我要通過談話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么,首先是他們都要有創業的夢想。”田鈺告訴記者,最終參與到眾籌團隊里的人,平均年齡在25歲,幾乎都是90后,其中年齡最大的28歲,他們來自全市各個行業,有大學生,企業職工、事業單位還有個體戶。
餐廳有32個合伙人
事實上,這種很多人投資的眾籌模式在許多城市已不是新鮮事,但在我市還是鮮見。在眾籌案例中,也并非筆筆成功。很多眾籌案例最終失敗,有經營不對路,也有眾籌成員多、溝通成本過大等一系列的問題。
不過,這些結果并沒有讓田鈺的團隊退縮,“任何事情都需要有風險的代價。餐飲店主要是我們6個人在運營,其他26人不參與運營,只是投資”。
“這樣的眾籌方式其實相當于是一個一般合伙人的概念,而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公司股東。”田鈺表示,“我們所有的權利、義務都需要由協議來約定。”
希望通過眾籌,把這家店快速復制和擴張,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一個人的思維是有限的,我們在正確的時間里,遇到正確的人,一起眾籌做這件事。
融資只是一個方面的考慮,更多的是通過這樣一個平臺,給更多的人一個實現創業夢想的機會,大家都能參與創業的過程。
一個人是有壓力的,但30個人一起,是一起玩兒,一起賺錢,壓力和快樂都有人分擔了。
這個平臺很好,既實現了我創業的想法,也讓我增加了一個朋友圈子。
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感受創業的快樂,在這里出2萬塊錢就能當“老板”,這個感覺特別好,再過沒多久,1月初,“拾年”就要開業了,歡迎大家到時候來御窯景巷和我們“約會”。
對餐飲眾籌的建議眾籌,的確代表著一種可能的方向,即便是股權眾籌。去年11月,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要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餐飲,不是不可以眾籌,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真要做餐飲眾籌,有以下建議:
1、眾籌股東絕對不能參與經營,可以有建議權,可以帶朋友來吃飯,但沒有決策權。餐飲,一定交給專業團隊運營。
2、眾籌發起人占大股,股份比例最好在七成以上,絕對控股。
3、設立好公司章程,并做好實際操作過程中彌補漏洞的準備。資金使用公開、透明,最好有第三方監管。
總之,開展眾籌前,三思而后行,無論是發起人還是入股人。
目前,拾年餐廳正在開放內測中,如果新的動態,稍后餐飲長再與大家分享。
來源:瓷都晚報 文章由餐謀長聊餐飲重新整理 編輯:老參 ( 轉載請注明出處)
▲餐謀長聊餐飲 (AD:Canmouchang)
▲本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 詳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