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跟你分享純干貨——臺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秘書長、中企連鎖的創始合伙人李培芬老師“靠分紅打天下”的主題講座。
案例一:
案例二:
以上兩個案例其實都不是成功的案例。那么,如何分紅,如何靠著分紅打天下?
其實分紅是不容易的,如果沒有把制度規劃好,有的時候看似應該是可以激勵我們的伙伴,可是卻由于制度設計不良,卻大大地打擊了士氣。
在談分紅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名詞大家經常混淆,比如看到所謂的“提成”,也有看到所謂的“分紅”,也聽過所謂的“入股”,當然還有“配股”,究竟提成、分紅、入股、配股,這些感覺名詞非常相近,事實上也非常的不同。
先兩個兩個一組來看會更加清楚,先講獎金怎么發好了,獎金有提成,也有分紅的。各位發現剛剛講的房務公司的案例,第一個就是提成的概念,只要你把獎金,只要你把收入創造回來公司,公司就返給你成數,這叫提成。像我剛剛講的案例,有簽案子伙伴,也有銷售的伙伴,一千萬的房地產銷售之后,4%的服務費就是40萬,這40萬立刻拿8個百分點,拿10個百分點,這就是所謂的提成非常的清楚。而后來由于財務總監的建議,公司就把原本傭收提成的方式改成了分紅。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什么叫分紅呢?分紅就是有紅才分,沒有紅就不能分了,也就是說公司得結完賬,把公司所有各個部門的管銷費用、房租、水電整體的成本都計算清楚了之后,有利潤,再把利潤拿出來分享給伙伴,這叫做分紅。在座的伙伴們,大部分都是老板,老板們喜歡提成還是喜歡分紅啊?我想一百位老板有一百位會喜歡分紅,為什么?不是不愿意分,而是確定有利潤才分,因此比較喜歡公司把財報結算出來之后再分紅的這種方式。
可是您有沒有站在你的員工的立場想一想,想想看你的員工喜歡提成還是喜歡分紅啊?員工大部分都喜歡提成,我剛剛跟大家分享的這個房屋公司的案例,在業績一落千丈之后,本來他們每個月至少都會有一千五百萬以上的傭收,可是一旦實施了分紅新制度之后,馬上就降到了一千二,最后當人員人心不平的時候,甚至連一千萬要保證住這一千萬的傭收都有問題,于是這個老板趕快把它改回來,但為了給財務總監面子,就各減一點了,業務就拿6%,銷售伙伴拿8%,那用這樣一個方式。
用這樣的方式事實上等于又把制度改回了提成。好,我相信今天的伙伴都已經可以了解做員工喜歡容易計算的方式,也就是喜歡提成。最好我為公司創造多少收入,我立刻就可以計算我用提成的方式。可是對老板來講,我開一個公司,管銷費用這么大,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一件都不能少,這是老板的心態,大家覺得一分不能少,但賬得算清楚。無論提成或是分紅,其實這都是可以透過制度來體現的。但是的確在實物上來看,員工喜歡提成,而老板喜歡分紅。
我們談獎金設計的時候,究竟設計提成的模式還是分紅的模式,提成從營業額營收來計算,分紅模式是從利潤來計算的,當然聽到這里,我們也有許多家人非常聰明,因為在他們公司里面所給予的、所規劃的薪獎制度是既有提成也有分紅的。的確,如果你的制度既有提成又有分紅,的確是比較更適合在連鎖體系的獎金制度的規劃的。
先有提成再有分紅,也就是說我們在定價的時候把人員提成都規劃在我們的定價的成本當中,因此你就可以比較不擔心所謂的會不會公司沒賺錢的一個問題,因為你在定價的時候就已經把員工的提成給算進去了。因此,提成先分配,而分紅公司賺錢了再分紅。先提成后分紅,兩者搭配。事實上是現在不僅僅是連鎖企業,非常多的服務業,甚或是有些制造業都導入了這樣混成的設計。
分紅是為了合力,一個人再努力也拼不過一群人,而有效分紅和提成可以把一群人積極度調動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力量、團隊的力量,而不都是某個人在做而已。
在企業經營過程當中,在座老板可曾想過有四種境遇,第一種財聚人聚,這是最高境界。財賺到,人也留在你身邊。第二種,財散人聚。財分給大家,人也賺到了。接下來兩種不怎么好了,第一種財聚人散,雖然你賺到了錢,你身邊的人怎么樣?老是流來流去,老是留不住。財聚人散。最后一種,最糟糕,叫做財散人散。你要哪一種?你是哪一種?
許多老板想要設計分紅或提成的機制,無非要走財散人聚,以為把錢分給大家,人就可以聚集起來了。剛剛從我們今天的課程當中,我相信大家也有很深的認識,如果制度沒有規范好,你財散人也聚不起來,就會陷入第四種窘象,財散人散,所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透過有效的制度,最好的狀況就是財聚人散。一個企業拿出合理的部位來做員工的分紅和提成,同時也考慮到長期的激勵規劃,就是所謂的入股和配股,而真正做到財聚人聚。
因此我要在這邊鼓勵大家,可千萬不要只求第二,就是所謂的財散人聚。要做就要做第一,就是所謂的財聚人聚。財聚人聚,代表你有短期和長期的激勵工具,你有物質與精神的激勵工具,大家不是只是往錢看,是前方的前,不是只有金錢的錢,大家還可以協同一致的往前看,有共同的目標,有一致化的理念,同時也有可以協作、相互合作的默契,真正的建構一個團隊。這樣的財聚人聚才是我們經營的最佳境地呢?
分紅不是為了分而已,是為了合,既然為了合,我讓大家考慮激勵制度的時候,不妨多用點提成,少用點分紅。分紅經過財務計算,分紅對很多公司來講,可以達到每月一分也是不實際的,有很多企業財務老是賬算不清楚,有時候一季不見得賬可以算清楚,往往年度財報也要等上兩三個月才能把賬看清楚了。
其實這樣的狀況我要提醒各位老板,如果你的公司也有這種賬算不清楚的狀況,我通常建議的公司,我給各位一個標準,什么叫做賬算清楚?
通常損益表,就一個連鎖企業來講,除了公司的損益表,如果你有物流中心或是工廠的生產基地都要單獨核算,每家店也要單獨核算,所有的事業單位單獨核算的無論是店、物流基地、生產基地以及總部或是區域分公司,所有的損益表都必須要在下個月次月的5號,如果你拖一點,次月的10日結算完畢,這才是達到一個基礎。如果你越早可以核算,就代表你的財務制度非常的健全,我看過非常多優秀的連鎖體系,往往都可以在每個月關賬最后一天隔天出報表。
這種一旦關賬,30日或31日關賬,隔天出報表,所有報表都出來,單店的單店核算,生產、物流中心、總部、區公司所有報表在關賬一天完成,你的競爭力才會優于你的同業,這是我給各位的標準。好,接下來有個問題要問大家了,我剛剛有跟大家分享了這種我們認為結帳的一種可以核算出來的效率。一般來講的公司是次月5日到10日之間,而最好的公司可以做到關賬隔日一天就結帳出來,我剛剛跟各位分享了這是一個關鍵的核心競爭力。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