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餐飲如果再不變,將會集體倒閉?

    一個改變品牌命運的學習平臺


    中小餐飲如果再不改,將會集體倒閉?共享經濟餐飲平臺十大顛覆。


    第一大顛覆,移動互聯,認知盈余


    三年前讀過一本書《認知盈余》,是馬化騰作序推薦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被我認為是移動互聯網的哲學入口,就是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碎片時間參與一些共同完成的大型項目,而不再是過去用于一連串的個人消遣。我也把這句話寫在三年前創辦西湖論電時最顯耀的位置。


    從這里出發,UBER或滴滴順風車司機利用的是業余碎片時間,覓食用的也是大媽們的閑余時間,有鄰小匠也是如此!

    這樣的時代好么?有位北京做金融的朋友曾對我說過一句,如今是業余賺錢大于主業賺錢的時代,也就是人的多樣性替代了過去標簽化時代,人的身份開始模糊,沒有邊界,其實是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時空的便利性讓我們的業余時間更加高效利用起來,過去下班只能看電視,如今微信群里說不定在參與某個眾籌項目研討呢?


    因為老媽做了覓食的家廚,我也特別關注了幾個家廚,有一次家里的餐盒不夠,我就找后面小區的家廚阿姨要餐盒,一聊,女兒是做淘寶的,孫女兒也不用帶,阿姨平時就溜溜狗,沒啥事,現在倒好,業余燒個菜,打發下時間,晚年生活也豐富起來了,另外一次就是去覓食領取餐盒(現在是統一配送),碰到了全職媽媽,小孩也大了,在家沒啥事,自己燒個菜玩玩,還自己開車送外賣,認識些附近寫字樓的朋友,去年去燕格格公司做客,和格格聊起他們家的目標人群幾乎都是有錢在家沒事干的,和飛象78號櫻桃女王一起玩櫻桃眾籌時,女王也曾提到,她身邊也有很多闊太太沒事干太無聊就加入了很多傳銷機構,所以閑置時間利用起來,意義就不是生意那么簡單了,讓生活更加有意義才是任何事業最具價值的地方。


    時間被閑置了,那智慧呢?資源呢?飛象波播聯盟在于共享108成員的閑置用戶資源,而飛象每個月兩天聚會,108個項目輪流路演環節,飛象家族們都會給項目提提意見,能結合項目給閑置資源的就現場對接起來,發放飛象幣!每周私人董事會走訪飛象108成員,也是為了更好的閑置智慧,資源高效流動起來!比如7月飛象兩天聚會眾籌專場,飛象90號綠城梅總從綠城自身出發,給了飛象79號常總社區O2O項目提供大量拍磚等等,8月飛象兩天聚會O2O專場,飛象37號群升徐總等十幾位飛象當場和飛象90號裘總免費充電樁項目達成合作等等,9月飛象兩天聚會社群專場,會前專門針對河南冬凌草大王項目召集10多位飛象健康邦成員私董會;10月飛象兩天聚會新媒體微商專場,飛象80號姚生記周總,給飛象42號徐總臨安山核桃世家我核你新品牌,提出了大量高屋建鄰的建議等等;11月飛象兩天聚會西安飛象給了70號眾籌項目籌牛網特別冒汗的拍磚等等!


    傳統互聯網是將線下搬到線上,信息的遷移,并未改變商業模式本質,而移動互聯網的共享經濟才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

    第二大顛覆:個體替代組織,個人品牌大于公司品牌,C2C pk B2C


    大學時讀西方產權經濟權威科斯關于《企業的性質》,其中談到為什么有企業?在于降低交易成本!而現在組織的成本已高到啥,你懂的?


    餐館里需要各大工種,而互聯網最大的思想在于協作分工!大媽們只需要負責燒菜,營銷、配送專人負責,也不需要專門的場地打掃維護,有些平臺甚至連食材也給你配送,當然這也會損害個性化(比如我老媽的梅干菜扣肉為什么這么香,皆在于因為我老媽是自己制作的梅干菜,市場上買不到滴)!


    過去個體創業開個店多難的事情,如今只需要把最擅長的做好即可,剩下的交給平臺!


    《眾創時代》作者把這種模式交做C2C,這就是大眾創業啊


    所以這大大解放了手藝人,移動互聯網給了有才華的手藝人極大的創業空間,有一次我去農博會主持蟲子雞粉絲O2O活動,中午一起吃飯有一位90后在讀大學生美女,就特別喜歡做菜,但開個店多難的事情,經我這么一說,也想業余玩玩了!怪不得我發給去年一起參與浙江飯店眾籌項目的王總,王總立馬說顛覆啊!


    是啊,個體品牌將大于組織品牌,過去人們絕對不知道飯館里的大廚,而如今的移動平臺以人為中心的模式,大數據,個體信用誕生,人們將永遠記住那些誠信經營良心做人才華釋放的各類手藝人!文藝復興再次上演!


    第三大顛覆:重回小眾個性經濟


    上班族肯定有這樣的場景,一到中午下班,就發愁樓下食堂太沒食欲,盡管屌絲,也不能如此糟蹋自己,吃好才能干革命呀,到外面找,更痛苦,排起隊來沒完沒了,也同樣找不到好吃的,好幾次,我只能買一袋甘其食包子充饑,吃包子畢竟填不飽肚子,下午3點,只好又去樓下胖子燒餅買燒餅,以前在立元大廈如此,現在搬到城西西溪濕地邊上也更是如此,上餓了么,美團,叫個外賣也還是這些口味呀,無非多了一個線上渠道而已。


    根本性的突破在哪呢?原來這些口味之所以不值得一提,在于你習慣了家里的味道,家里的米飯香甜,家里的口味是媽媽做的家鄉味道,家里精選食材,家里不放過多的調料掩蓋不新鮮的食材,可是家里人不在身邊,吃不到家里的味道呀,想老家的口味開個店未必有人也喜歡這口味,而互聯網最大的好處總能找到小眾人群啊,


    老媽開個線上私房菜名字就叫紹興私房菜,其中賣的最火的一道菜是梅干菜扣肉,這是老媽最擅長的拿手菜,基本光顧老媽私房菜都會點,這要是現在線下開個店光憑一道菜根本難以為繼呀。個性經濟只能在線上玩啊。也很遺憾過去逛街總能遇到很多民間特色小吃,如今因為租金城管只能被工業化大品牌壟斷,吃貨的悲哀!也是很多美食文化的悲哀


    (飛象39號群升徐大大,每次到杭州房配云公司,必點老媽秘制糖醋蘿卜和梅干菜扣肉)


    第四大顛覆:重塑價值觀,生活大于生意,興趣創造價值


    文藝復興宣告人的價值,移動互聯網也進一步復活了人的價值,我媽說這兩天小區有一個阿姨說不做了,單子太少,耗著時間沒意思,我想這也是很多人的目的和意義,我問我媽怎么看?我老媽說,反正順帶燒幾個菜,又不是專業開飯店的,不用量,有單子就做,沒單子就不做,都是一個菜一個菜一小鍋一小鍋燒出來的,加足了馬力,也就燒10來個菜,相當于家里來客人了,我看到有大部分人寫著廚藝愛好者,這不得了啊,把興趣完成工作,工作是興趣,多可怕,我想大部分人職業生涯中也沒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純粹是為工作而工作,老莫公眾號曾寫過一篇文章《激情背后是啥》,興趣是驅動激情的最好方式之一。


    第五大顛覆:遞進社交,復活人際關系


    目前的覓食平臺還沒社交功能,不過因此遞進了不少關系,這與移動互聯網的SOLOMO屬性有關,比如我老媽燒菜這事,去家門口菜場買個菜,總能碰到幾個同樣在燒菜的,一互動就遞進了關系,就多了幾個在小區的朋友,也讓老媽在杭州不再那么不適應哈哈,附近幾個寫字樓,偶爾我也去送過兩次。


    第六大顛覆:直擊痛點,家的味道


    傳統餐飲無論多牛逼,也很難有家的味道,干凈簡單安全個性,小莫108干媽干爸中大概有幾十位來過家里,龍江,玉龍,牛馬,大江,偉哥,胡博士,余國峰,章宏,郭屹、阿甘,紫嫣,蔡蔡,迷迷糊糊,蟲子雞扯蛋哥,沈阿姨、剛子,馬兄,海爾徐總等等,但凡嘗過老媽菜的,都說好味道,加上大米哥的五常大米,扯蛋哥的蟲子蛋等良心食材,必須點贊啊。難怪家門口的群升徐總每次出差回公司,就點老媽私房菜,用心燒菜,和工業化燒菜,不是一個級別的呀,如三體所言,是兩個維度的打法呢!


    第七大顛覆:線上點評,有參與感


    老媽私房菜有好評如潮,好幾個附近寫字樓同學每天一個菜換著點,也有反饋梅干菜扣肉有點肥,菜有點咸,線下肯定不如線上反饋來得及時,而且中國人總是有面子問題不好當面評價,老媽收到反饋后就會及時改進,持續提高粉絲的滿意度,還專門建立了小莫奶奶紹興私房菜粉絲群,及時互動溝通,也給了同一商圈的白領們增加了鏈接社交。


    第八大顛覆:抓準人群,病毒擴散


    傳統餐飲,客流量是個大問題,覓食這類平臺先主攻城西片區,這里基本都是互聯網公司,容易接受,我就是11月初在家門口看到傳單,就讓覓食地推上家門看廚房是否合格,然后去社區醫院餐飲從業健康證,覓食拍攝團隊上門拍菜品,然后11月5日第一天上線,我讓附近的朋友飛象37號群升房配云平臺,蘑菇街,飛象16號領鮮社區O2O大米哥幫忙測試了下,緊接著小莫108干媽干爸群里發了下,濱江魚餅哥,和平莉莉也都開店玩起來了,哈哈。


    第九大顛覆(:燒錢補貼,盈利咋玩


    餐飲互聯網+們看重餐飲決策低,消費頻次高,容易接受餐飲行業!老媽一直沒想通這種公司咋活?在蘑菇街工作的妹妹也被老家村里人這么問?燒錢燒到何時?一個商業模式一定是多邊利益共享才能持續下去,廣告,傭金,持股優秀家廚開店,各種機會都有可能,餐飲的高頻低價會支持各種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比如飛象106號互聯網油煙機倪總看到我老媽在做家廚,興趣就來了,互聯網下先聚合人群,有人的地方就是個江湖,江湖總有自己的生存規則,只是不知誰笑到最后一統江湖!


    第十大顛覆:場景革命,體驗為王


    互聯網餐飲替代不了線下餐飲的體驗,畢竟很多時候,吃飯不是目的,聚會啊,環境體驗都是很多要求,所以各有所需,不能絕對化,線上餐飲,也只是替代某些場景嘛!本公眾號2013年就發布過兩家餐飲店,就取代不了我這類人的需求,四眼井陶陶居以互聯網人群社交為主題,西溪天堂神馬餐廳就是年輕人好玩為主題,還有很多次去全國各地出差比如東北本溪全是當地特色文化味,去湖北體驗過一次神農架文化的餐館,重慶批把山火鍋,正熱播完的《青島往事》青劈柴院海鮮文化等等,吃的不僅僅是菜,而是當地文化,線上平臺也是以一類人的場景需求,懶人經濟,不想下樓,不想排隊,想老家味道附近餐館木有。



    結語:以上說的都是線上平臺優勢,也有培育家廚成本過高,配送問題,太小眾量少,平臺替代等等C端相對B端互聯網化更難,以后有時間再說,就如開篇講到的這不是一篇專業分析文章,這不是一篇評論,而是一位農村奶奶來杭州帶小孩之際,親歷移動互聯網浪潮有感!

    ▲餐謀長聊餐飲
    本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本文由餐謀長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總編微信
    合作 / 投稿 / 版權 / 咨詢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704.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2月27日 00:20
    下一篇 2015年12月27日 07: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