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可用的7大信任營銷
《餐飲時報》/報道
成都有一家莊園火鍋,非常有名,叫“楠柏彎”,除了綠色生態的莊園環境是賣點,更重要的是打造了“現場炒料”的信任賣點,煉油是核心技術,秘不示人。但現炒火鍋底料卻是楠柏彎可以當眾展示的。楠柏彎采用傳統老火鍋制作方式,上等脫脂牛油配近三十種食用中藥材及香料現場炒制而成,井水熬制,麻辣鮮香,制作過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劑、防腐劑、化學香精,且不油膩、少油煙。
這臺蔬菜種植機看上去就像是一臺自動售貨機,里面有5塊隔板,每塊隔板都能容納一定的營養液,并能恒定溫度,再加上一盞用來模擬陽光的40瓦照明燈,整個系統能讓植物以頗為不錯的效率生長。以生菜為例,將種子撒在隔板上面后,平均一天大概能成熟60顆生菜,足夠一家人食用的量。
大牛場火鍋現在在重慶有四家店,兩家以改革開放為主題文化的老火鍋,一家是以碼頭文化的小店餐廳,還有一家是以酒吧形式的火鍋吧。每家店的主題風格各異,各具特色,其中,“最特色”當屬其開創的菜市場買菜、點餐模式——
將豬肉、羊肉、牛肉掛在前廳里當做菜牌,顧客看著實物進行點餐,想吃哪里,服務員就把哪里割下來,跟我們小時候趕大集時買肉的模式是一樣一樣的!而且,賣肉的服務員也不是一般的服務員,而是廚師。在大牛場火鍋,廚師不僅擔任賣肉的角色,還需做出相應的切肉表演給顧客看,對于切下來的食材,顧客可以選擇帶回家,也可以直接在餐廳用餐。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是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問題,開展信任營銷,這個賣點在柴禾大院里也能看到,除了木桶、菜籃的亮相讓餐廳增添了很多原生態的味道之外,還有一些醬料和菜品被陳列在保鮮柜中——前來就餐的顧客一眼就能看到!
圖為“魚樂水產”的“現場制作區”:身著工作服的大叔,將魚蝦串起,放在堆起的木炭上現場烤制……這種讓顧客看得見的營銷方式,很受歡迎,烤魚的點擊率也很高!
塞上鮮火鍋店主打原始的炭燒銅火鍋,有一批本土的顧客追捧。但為了應對新式火鍋強勁地“攻城掠地”,塞上鮮火鍋店為了“保江山”,推出了“麻汁現磨”和“羊肉現切”兩項服務。
石磨就擺在大廳,里面裝滿芝麻,開餐時插上電,石磨自動運轉,整個大廳都飄散著濃郁的香味。現磨麻汁一部分為酒店自用,即為顧客調配麻汁料,剩余的則密封包裝,擺在石磨旁邊,15元/盒向顧客銷售。
另外,為了讓客人看到真材實料,塞上鮮還推出了“現切羊肉”的服務,即由切配阿姨當著客人的面將鮮羊肉放在電子秤上稱重,然后現場改刀。
“畫布咖啡”的王老板說,咖啡店兼營中餐,自然要進食用油。“一開始我們去市場上考察,發現散豆油價格從4.8元/斤到5元/斤不等。我就了解了一下,大豆市場批發價是2.5元至2.8元/斤,1斤大豆可以榨出1至1.4兩油。”王老板給記者算了筆賬,按最高量,如果1斤大豆榨1.4兩油,那么1斤油就需要7斤左右的大豆,成本要十七八元,“怎么可能賣5元/斤呢?”王老板感覺迷惑。
對于多數“算不明白”賬的消費者來說,連續爆出的油品安全問題,還是讓人有些擔心。為此,半個月前,王老板花1萬多元錢網購了一臺榨油機。“我主要榨葵花籽油、花生油,先晾曬,再烘干,然后入機器榨,經過自動過濾、消毒的過程,就能榨出油來了。”其介紹,5元/斤的葵花籽可榨4.5兩油,1斤葵花籽油的成本為11元左右。花生跟葵花籽出油量差不多,成本比市場桶裝油稍便宜。
《餐飲時報》報道
NO.20150410期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