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家“白領食堂”:
食材當日供應、無添加劑成吸客利器
《餐飲時報》/報道
哪幾個關鍵詞可以形容 Pret AManger 在上海的這家店?美味、健康、有機和英式……食物是在店內廚房里當日做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食物里加入諸如牛油果等微妙的成分,這些成分取代了防腐劑。
Pret A Manger 在上海 K11 的店
店內廚房——食材當日供應、無添加劑吸引顧客
Pret A Manger 這個詞源自法語的 prêt à manger ,意思是“即刻食用”,跟名字的含義一樣,他們最初就以手工制作的速食贏得了英國市場。餐廳的創辦者 Julian Metcalfe 和 Sinclair Beecham 是同窗校友,他們的創業經歷已被媒體廣泛傳播了。另外一個常被媒體拿來說事的細節是他們首創的“店內廚房”。所謂的店內廚房,是說餐廳里的三明治、沙拉和薄餅卷都是當日店內制作和供應的,所以沒有保鮮期、也不添加防腐劑。在上海 K11 店里,無添加劑的食材和有機咖啡每天吸引著不少人群。
員工配置:6 名員工、 24 名店員拿到“畢業證”才算合格
作為一個老牌的英國快餐廳,他們是如何調整、以適應中國市場的?目前在上海共有 6 名員工、 24 名店員。入職前,這 24 名店員在香港接受了為期 12 周的統一培訓,每位員工都需要學習食材配備、點餐和收銀,培訓要拿到“畢業證”才會畢業,公司的晉升制度很明晰,因此店員的流動率很低。餐廳采用的是兩班倒的工作制,5:30 AM 到 1:30 PM 是第一班崗;1:30 PM 到 10 PM 是第二班崗。每天上午 5 點到 10 點是店內最忙碌的時間,因為店員們需要在這個時段準備全日的食材。
“食物+服務”是店內的用餐氛圍
“食物+服務”是構成店內用餐氛圍的基本要素。“值得信賴的食材+熱情的服務”則是提升氛圍的方式。我們的店員在服務的時候,會盡力塑造同一個“場”,我們管它叫“ Pret buzz ”,在這個場里,食客能在熱情的服務下,享受一段舒服、愜意的時光。
發展:下一步考慮進入北京等城市
在中國市場,我們的食物研發經理花了 18 個月才尋找到符合 PRET 標準的食材,但好在最后我們找到了滿意的供應商。目前我們希望 PRET 在中國能以一次一店的速度擴張。現在我們也常常會搜集食客的反饋(在食客用餐結束后請他們填寫意見卡等,我們會回報以一杯飲料或食物),搜集意見是個漫長的過程。
2015 年, Pret 在上海的店面將拓展至 3 家,下一步會考慮進入北京等城市。
貨架里的食物
店內自制酸奶
《餐飲時報》報道
NO.20150321期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