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正在崛起的“新匠心派”,才是中國餐飲真正的未來?

    導語

    過去的一周真是有趣。

    先是巴奴毛肚火鍋在鄭州,迎來特殊嘉賓——香港“食神”蔡瀾先生。在品嘗過毛肚之后,蔡瀾先生贊曰:“香港沒有這么好的火鍋”。要知道,相比連鎖化餐廳,美食愛好者向來都更迷戀“蒼蠅小館”。

    緊接著,喜愛德蝦仁水餃在大連,被眾多餐飲人“審視”和“仰視”,捧為“餐飲界的華為”。要知道,華為可是制造業中匠心的典范,強調標準化的連鎖餐企什么時候也可以獲此殊榮?

    這看似巧合,實際并非偶然,都是十多年的厚積薄發的結果。

    他們儼然已成為新匠心派的代表,正在用先進的工藝、先進的設備、高效率的生產、優質的食材,來實現美食的“新匠心”。

    過去,城市中的連鎖餐廳向來是美食家的假想敵,只有那些尋常巷陌、草根人家的食物才是他們的心頭好。

    比如《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對高大上的知名酒店一向不怎么感冒,專愛吃胡同里別人找不到的“蒼蠅館子”,人稱“掃街嘴”,自稱“在北京吃麥當勞的錢,在全國70%的地方都能吃得腦滿腸肥了。”

    這也是絕大多數號稱“美食家”者的共同偏好和“偏見”。

    但現在,具有新匠心精神的餐飲連鎖品牌,也同樣可以贏得“美食家”的青睞。

    就在上周,美食家中的“食神”蔡瀾先生就去了連鎖餐廳巴奴毛肚火鍋。

    在品嘗過毛肚、菌湯、腦花等爆品后,蔡瀾先生贊曰:“香港沒有這么好的火鍋。”

    “香港沒有這么好的火鍋。”這一句看似平淡的贊美,巴奴卻用了十五年的努力,積淀下深厚的內功,達到了“每道菜都很講究”。

    1、食材講究:

    巴奴毛肚的脆,源自獨一無二的木瓜蛋白酶嫩化技術;菌湯的鮮,是云貴高原上精選的多種野生菌搭配出的豐富口感;火鍋的湯底香,是取自原產地的重慶石柱紅、茂汶大紅袍花椒、廣西金桂貴州黃口老姜等頂級食材配以上等牛油炒制而成,從選料到炒制到分裝,歷經13道工序;巴奴用了13年的羊肉是自稱“羊癡”的蔡瀾極其賞愛的“錫盟羔羊”。

    2、吃法講究:

    毛肚20分鐘內吃完味道最佳,七上八下15秒,涮紅湯蘸香油蒜泥;腦花要煮20分鐘,淋上香油蒜泥,佐以青綠蔥花,方得肥美奇香,講究的吃法讓食神大贊:“吃了這個腦花才知道,只有和尚才喜歡吃豆腐!”

    3、文化講究:

    從舞臺劇一樣的明檔廚房到儀式感十足的毛肚特崗,從每樣食材獨具的湖光山色到每個餐廳細節顯示的精益求精,讓食神蔡瀾贊嘆說:“香港沒有這么好的火鍋。”巴奴創始人杜中兵說:“爭取快點把店開到香港去!”

    而這些講究,使得傳統匠心派眼中的“口味”得以量化、可控、可復制。這也使得每一個普通的消費者“吃到”的美食跟蔡瀾吃到的是一樣的。

    當然,“食神”蔡瀾直播吃毛肚的全過程,也引來80多萬粉絲圍觀。

    其實,更應當力挺的是,新匠心派通過先進的工藝、先進的設計、高效率的生產,帶給了消費者最大的公平——讓美味不再稀缺,讓品嘗者不再分為高低貴賤。

    匠心不是迷障,對匠心的狹隘理解才是迷障。

    事實上,那些舊匠心派也在學習“量化”和標準化。比如把“鹽少許”標準化為“鹽5克”等。

    不過,新匠心派邁出的步伐更大。他們強調先進的工藝,先進的設備,高效率的生產,優質的食材,來實現美食的“本色本味”。

    主要有三個重要環節:

    “新匠心”1:源頭的食材。

    首先是追求食材的“原產地”。

    巴奴底料中,有來自茂汶的大紅袍花椒,還有來自廣西金桂貴州黃口老姜等。

    巴奴底料炒制所用花椒——茂文大紅袍

    喜家德蝦仁水餃用的土豆,來自中國土豆之鄉黑龍江克山縣,還要用苛刻的標準,從十個土豆里面選出二個。

    其次是更強調種植和飼養方式。

    以牛肉為例,分為高緯度的加拿大牛肉和低緯度的澳大利亞牛肉。同樣是安格斯牛肉,又分為草飼牛肉,谷飼一百天、谷飼兩百天的牛肉。

    “新匠心”2:用先進設備保持本色本味。

    “周黑鴨”包裝上的“鎖鮮”二字,并不只是營銷創意,還是采用先進技術的表達。通過最先進的“鎖鮮”設備,保障食材持續的新鮮性。據行業人士稱,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鎖鮮技術并不在中國。

    麥當勞也是有匠心的。

    麥當勞加冰的可樂,很多人覺得非常好喝。因為麥當勞用的是馬尼托瓦制冰機制出來的冰塊,是半塊冰+氣泡,這樣的話,水冰的接觸面積比較大,很容易冷卻。

    不要小看這個制冰機。資料顯示,至少在2014年之前,中國還沒有掌握這項技術。

    “新匠心”3:工藝的量化和標準化。

    生產工藝的標準化,也是最具匠心的環節。

    比如炒火鍋底料,很多人認為原來依賴老一代炒料師的天賦靈感就是匠心,用現代技術流程鎖定傳統工藝就不是匠心。這種認知就是一個笑話。

    杜中兵說,巴奴火鍋底料原材料總共40種,如果為了工序簡單點,40種原料做好配比,一鍋扔進去炒就行了,可你會發現有的原料炒糊了,有的原料火候還不夠,所以誰先下,誰后下,誰和誰放在一起炒,用多長時間,機器轉速多少,我們經過無數次的排列組合,確定下最佳的口感,并找出每個環節相應的精確參數,細化成一套清晰的現代化制作工藝。

    保持穩定的出品,才能保持穩定的體驗。

    用先進技術保障品質,先進的工藝術來保障美食的“原味”和本色,已經是大品牌的共同選擇。而這些,都需要企業有財力,有實力才能做到。這都是傳統匠心派難以企及的。

    而新匠心品牌用先進的工藝,先進的設計,高效率的生產,優質的食材,保障了美食的“原本原味”。從而實現了“品牌即品質”。

    如果說美食家對餐飲的品鑒可以是感性的、崇尚個性的,餐飲人對產品的運營則必須是理性的、尊重共性的。

    最怕的是,把落后的生產方式當做匠心,或個性,以此參與殘酷的商業競爭。

    很多人對匠心和連鎖之間,有誤解,認為有匠心就不能有連鎖。新匠心派則認為,工業手段實現的是更高標準、更高層次的匠心。

    “食神”級美食家蔡瀾對新式連鎖餐廳的典型代表巴奴的打望,或許可以看作匠心和連鎖在消費升級、吃貨經濟下的新融合——從過去的看似有我沒你,水火不容,走向融合共生:

    匠心讓規模型連鎖餐企有了個性化的溫度。

    連鎖讓稀缺的匠心體驗獲得幾何級生長。

    不獨巴奴的食材升級,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做餐飲有兩種狀態,一是開飯館,二是做公司。

    開飯館是作坊式生產模式,很多大廚出身的老板們,醉心于“傳統手段,低效模式”,醉心于“平料高工”,一鍋湯要吊N個小時,一餐只賣一席……

    公司化餐企,認為工業手段實現的是更高標準、更高層次的匠心。因此,把心用到了標準化上。

    以烤羊肉為例,新疆的傳統工藝是用馕坑烤。馕坑用木炭做燃料,需要專業廚師監視,注意火候的變化,并隨時調整烤肉位置。

    西貝莜面村利用一種德國產的電腦操控的智能烤箱取代馕坑,在設定烤制模式后,設備可自動進行烤制,色澤、味道、香氣好不遜色,且烤制時間從15分鐘縮短到8分鐘。

    浸淫餐飲業15年,近兩年聲名鵲起的喜家德,走的也是匠心路線,但方法論是:發現階段性問題、找到階段性優勢、解決階段性問題、累加階段性成功。

    比如,他們把一個餃子餡拆分出了上百個關鍵控制點:

    “任何一種餡,都有50100個因素會影響品質:今天的電壓不穩,導致機器轉速不夠,可能會導致餡料的水分改變;溫度計壞了,水箱的里的水溫控制不準,打到餡里會帶來品質改變;調餡料用的油沒有提前拿到常溫空間放,也會影響質量……”

    在我的朋友圈里,一位參觀過喜家德的朋友被震撼了。他說,“(喜家德)最有可能國內最快做到全球連鎖的中餐品牌”。

    這是對喜家德的認同,也是對新匠心派的認同。現在,新匠心派已經成為中餐的新勢力,他們都在蓄力國際化。

    當然,又會有人說,為什么又是巴奴、西貝、喜家德這幾家企業?

    道哥不得不說,真相很殘酷——因為匠心最貴,沒錢根本玩不起。

    在實現真正匠心的過程中,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技術、人力的投入。絕對不是掛個旗,或者展示給你看那么簡單。

    關鍵,中餐不應以落后的生產方式去走向世界。

    就像杜中兵的反問:“如果你延續手工業時代的生產方式,出品穩定嗎?如果你依然讓顧客在簡陋的環境里就餐,顧客體驗真的好嗎,甚至,食品安全有保證嗎?”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3.15又有餐飲品牌中槍!警惕這8大行為免上榜!

    2.這家店評價就仨字:接地氣!

    3.2017,中國餐飲回歸年!

    4.眉州東坡高管集體“炮轟”董事長……

    5.餐飲界的“華為”:內功有多深,企業有多久!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84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17年3月17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