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雞年,年夜飯怎能沒有雞呢?為此,八大菜系大師紛紛拿出自己的拿手雞肴,跟大家同賀新歲。大廚們,請往下拉吧!
原料:
西爪一個4500克,小雛雞兩只1800克,海參片150克,裙邊150克,鮮鮑魚片150克,瑤柱150克,熟金華火腿片50克,干香菇片20克,冬筍片200克,棗片20克,菜心40克。
調料:
鹽50克,蔥姜各100克,花椒20克,清湯2500克,小茴香10克。
制作方法:
1、將2只小雛雞整雞出骨,放蔥姜、花椒、小茴香腌4小時;
2、把配料初步熟處理后,放鹽腌10分鐘左右;
3、把西瓜橫去四分之一處,去凈瓜瓤,用開水燙過,再用冷水沖洗干凈;
4、整雞放開水鍋中焯好,把配料分別裝入整雞內,用牙簽扎好。加清湯、姜放入蒸鍋內蒸制2小時。
5、把雞取出放西瓜內,清湯放鹽調味,澆入西瓜內,上籠蒸制30分鐘取出,放入焯水的菜心即可。
菜品寓意:
此菜是衍圣公款待朝廷貴人和過年節的必備菜品,一卵有團圓美滿、和諧幸福的象征,雙鳳有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的寓意;同時也有一卵雙胞的含義,象征多子多福,兒女雙全的幸福生活。
此菜形象逼真,色澤靚麗,口感軟糯,更是附和春節團圓之際增加節日氣氛的一款非常寓意深刻的佳肴。
原料:
當年仔公雞腿3個(600g),韭菜50g,芹菜20g,泡椒茸15g,泡姜米5g,蒜米10g,小蔥粒15g。
調料:
水豆粉、生抽各2g,胡椒粉0.5g,鹽1g,郫縣豆瓣醬10g,糖5g,醋10g,料酒5g,老抽2g,混合油300g(耗100g)。
1、將雞腿肉去骨,用刀跟稍剞一下,斬切成長3–4厘米、1厘米見方的條;豆瓣醬剁細;韭菜洗凈;切成細末;芹菜切魚眼粒。
2、將雞腿肉放入生抽,胡椒粉,水淀粉抓勻,腌起備用。
3、將老抽,醋,糖,料酒,水淀粉調成芡汁待用。
4、鍋炙好,放入油,燒至6成熱,放入腌好的雞腿肉急火炒至散籽,放入豆瓣醬,泡椒茸炒至油紅味香,下入泡姜米,姜米,蒜米,小蔥粒炒出香味,淋入芡汁和芹菜粒,旺火收汁翻鍋,起鍋裝盤。
5、另起鍋,放少量底油倒入韭菜末,加少許鹽炒熟,起鍋蓋在炒好的雞肉上即成。
春節為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之際,早春之韭鮮嫩碧綠,清香馥郁,有“起陽草”之稱,俗話說“春天韭,香破口”,詩圣杜甫更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美句。
炒一盤香噴噴,紅艷艷的小煎雞,搭配鮮嫩碧綠,清香撲鼻的韭菜,是四川人春節餐桌上一道美食,表達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團聚在一起,祈盼來年的生生發發,紅紅火火,健康吉祥!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和憧憬!
原料:
當年小草雞,板栗,安豆苗,草雞蛋。
調料:
醬油,料酒,白糖,鹽。
1、雞背開,并排斷雞背骨、腿骨,皮不破,然后焯水待用;
2、將雞蛋煮熟,去皮備用;
3、將雞和雞蛋抹上醬油,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
4、將蔥姜,八角煸香,并放入炸好的雞,板栗加鹽、白糖、料酒燉制1個小時后,將雞扣入碗中,并填入板栗后上籠繼續蒸制;
5、將炸好的雞蛋放入燉雞的鹵汁中鹵制備用;
6、將蒸好的雞口入盤子中間,然后將炒好的豆苗圍在雞的四周,再將鹵好的雞蛋劃成鋸齒狀,放在豆苗上,最后淋上鹵汁即可。
“雞”字,通“吉”字,過年吃雞,就是為了圖個大吉大利。安豆苗寓意平平安安,是淮揚地區市民除夕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年菜,將這兩個原料相結合,不僅葷素搭配,而且寓意更美滿。
原料:
三黃雞1只(約2.8斤左右),姜30g,蔥20g。
調料:
鹽雞粉20g,花生油50g,海粗鹽2000g,水150g。
1、將三黃雞洗干凈,去內臟,用廚房紙吸干水分。
2、將鹽雞粉均勻擦在雞身內外。
3、將姜、蔥、鹽、花生油放入雞肚內,包上砂紙,一次要包得嚴實。
4、在砂窩中先放入1000g的海鹽,再放入包好的雞,在上面用1000g的粗海鹽完全覆蓋,在砂窩內邊均勻加入150g的水,開火焗30分鐘左右。
5、取出焗熟的雞,撕去砂紙,手拆好放入碟中,加入香草做點綴,即可。
廣東人請吃飯有句口頭禪,叫“無雞不成宴”,不論是家宴、祭祖或宴客均以雞為主菜。歡宴親朋好友,席上無雞被視為對客人的失敬,因為雞代表著吉祥、歡樂、美好、諸事遂心的祝福之意。
而雞肉從古至今,都是人們特別喜愛的美食佳肴和補養身體的營養食物,吃全雞取“家”的諧音,意味著吃雞起家,全家團圓,過年吃雞寓意吉祥,因“雞”字發音與“吉”相似,所以成為各地年夜飯必備。
原料:
雞腿肉、肥膘肉、香菇、冬筍、荸薺、青蔥、韭菜、食用玻璃紙、雞蛋、蘇打餅干末。
調料:
面粉、淀粉、精鹽、味精、胡椒粉、花生油、雞油。
1、雞腿肉、肥膘肉、香菇、冬筍、荸薺分別切成米粒狀,下熱鍋煸炒,后加上蔥丁、精鹽、味精、淀粉、胡椒粉、蛋液拌勻成餡料。
2、韭菜用熱水泡軟,瀝干水分;雞蛋在碗里打散;取15厘米見方的玻璃紙,其中一面用雞油敷勻待用。
3、雞腿肉餡料分成等量,捏成雞圓,先蘸勻蛋液,再滾勻蘇打餅干末,分別置于涂有雞油的玻璃紙上,裹成梨狀,各用1根韭菜扎成“梨雞”。
4、鍋置于微火上,花生油燒至四成熱時,將“梨雞”下鍋炸約3分鐘,撈起瀝油,裝盤即可。
菜品寓意:
酥梨雞源于福州官府菜,閩人喜食雞,閩菜善烹雞肴,逢年過節、舉辦喜事、供天奉祖必敬奉全雞為尚禮。
此菜使用雞為原料,搭配以眾多輔料經過炒制,包以當今流行的玻璃烹飪紙,入油炸之烹飪成菜。寓意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原料:
雞1只(浙江富陽,毛重約1500克),豬蹄3只約1200克,小青菜300克,錫泊紙一張(邊長約30公分正方形)。
調料:
醬油750克(耗30克),黃酒200克,鹽3克,白糖20克,生姜30克,胡椒粉3克,蔥油5克。
制作方法:
1、將整雞宰殺去毛、取出內臟和大腿骨后清洗干凈;豬蹄洗凈后,順長對開斬成塊(一只豬爪通常斬成六塊);
2、另取大罐一只,放入雞、豬蹄,加入醬油浸約40分鐘后取出,加入黃酒、白糖、鹽、胡椒粉等腌制后,取用一只洗凈的砂鍋,依次投入生姜、豬爪塊、然后上面再放雞、淋上蔥油,用錫泊紙封住砂鍋口,蓋上砂鍋蓋;
3、取一只大鐵鍋加上粗鹽,將砂鍋放在鐵鍋的粗鹽上,再蓋上高鐵鍋蓋用大火燒45分鐘后,改用小火繼續加熱2個多小時,至雞入味呈醬紅色,上桌時加上處理好的小青菜。
此菜制作不復雜神秘,其特點是不用一滴水,功夫在于把控腌制和加熱的時間,正如東坡先生夸他的“東坡肉”似的,要“慢著火,少著酒,火候足時它自美”。
此菜在浙江民間流行歷史悠久,而且深受家庭主婦的喜愛,尤其在春節期間,一家老小圍坐一起,端上這道美味的“砂鍋神仙雞”,寓意著全家人如同神仙般地享受天倫之樂。
原料:
凈仔母雞肉500克,鮮紅椒25克,姜25克,干紅椒10克,蔥25克。
調料:
熟豬油150克,花椒粉1克,濕淀粉25克,米醋50克,雞清湯100克,香油5克,鹽、詹王雞粉各適量。
1、將雞肉放入湯鍋,煮七成熟撈出,稍涼,順肉紋切成條。
2、鮮紅椒、干紅椒去籽切成絲;蔥、姜洗凈,蔥切段,姜切絲。
3、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姜絲、花椒粉、紅椒絲,煸炒出香辣味,再下入雞條炒一下,放入鹽、米醋和雞清湯,稍燜,放入詹王雞粉、蔥段,勾芡,淋上香油,裝入盤中即成。
菜品寓意:
此菜色澤素雅,口味酸辣,雞肉脆嫩。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毛澤東用“東安仔雞”宴請賓客,受到賓客的贊揚。后逐步流傳到美洲、歐洲等地,并成為湘菜的風味當家菜目之一。寓意吉祥如意,四海升平。
原料:
凈雞肉400克,石耳20克,雞蛋清一只。
調料:
精鹽、味精、料酒、胡椒粉、淀粉。
1、石耳用溫水泡開,洗凈,切成斜塊;雞肉剞花刀,用蛋清、鹽、淀粉拌勻。
2、坐鍋,倒入清水燒開,把雞肉放下攪散后,移到溫火上燉四成熟后,再加入石耳,蓋上鍋蓋,繼續燜煮肉爛后,放入味精、精鹽、胡椒粉即成。
此菜是當地春節年夜飯的必上一道菜,當地年夜飯有一習俗,要有整雞整魚,雞當晚可以吃,魚不能吃,等大年初一才可以吃,這叫年年有余!
來源:金龍魚(ID:jinlongyuGF)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3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紅廚網
是一個專注于廚師群體的公眾號
這里只有最動人的廚師故事
最新鮮的廚藝資訊
最有用的廚房秘籍
最有趣的廚藝人生
你還沒關注嗎?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