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數廚師不一樣,王海東的廚藝生涯是迷彩色的。
蘭州軍區特務連偵查兵,這是王海東曾經的身份標簽。拿起槍,他是連隊神槍手,射擊成績名列前茅。后來放下槍,拿起菜刀,他又成獲獎章無數的軍旅大廚。最近,他一不小心,又拿了個“亞洲十大名廚”。
一路“開掛”的軍旅大廚王海東還有一個身份:享譽廚界的第五代鮰魚大王。
王海東
第五代鮰魚大王
亞洲十大名廚
中國烹飪大師
國家級高級技能大師
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
世界廚王爭霸賽總冠軍
中俄軍演烹飪賽總教練
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常務副主席
軍事經濟學院系大校軍銜副教授
首屆全軍烹飪大師認定賽上獲金牌
第四屆世界烹飪大賽獲兩項特等金獎
東方美食國際大賽獲得伊尹金杯第一名
偵察兵班長改當炊事班班長
當年還是偵查兵的王海東,參加野外生存訓練時,通常和三五個戰友被丟到荒山野嶺。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槍和匕首。抓來的野雞、野兔,通常由王海東來做,因為他的手藝最好。
當兵期滿三年,老兵退伍。戰士和長官們都惦記他做的飯菜,經由大家一致推薦,偵察兵班長王海東轉入后勤,當起了炊事班班長。
▲王海東至今還能槍槍九環十環
1.5公斤面拉7000根面條
從此,王海東開始一門心思搗鼓連隊伙食。
養豬、種菜不說,知道了好吃的館子,他就跑去拜訪老板,真誠請教廚藝。比如,為了學會蘭州拉面,他跑去拉面館幫老板和面、洗碗,最終1.5公斤的面,他竟然可以拉出7000多根—米多長的面條。
他的好廚藝,讓戰士們的軍中歲月里,多了一點迷彩之外的色彩。
▲王海東的廚藝生涯是迷彩色的
擔任中俄軍演烹飪賽總教練
在2016中俄兩國舉辦聯合軍演上,王海東擔任中俄軍演烹賽總教練。參加后勤保障烹飪比賽的戰士都是尖兵,但廚藝基礎幾乎都是零。
王海東帶領戰士們從基本功開始練起。經過近三個月的高強度訓練,最后在五項烹飪比武中,獲得四項第一,一項第二的優良成績。
30年來,他為邊防、海島、高原部隊和總部機關,各軍兵種、武警部隊培養等級廚師,一共為部隊培養了2100多名等級廚師。
▲王海東在我軍選手基地
一條鮰魚,能賦予廚師的至高榮耀
在部隊里,每當他做魚,戰士們會吃得特別歡。北方人會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但就是不會做魚。
事實上,魚,是王海東的廚藝基因,也漸漸成為廚藝生涯的一條異常清晰的主線。
生長在洞庭湖邊上的湖北人,一頓飯也離不開魚。石魚、鰣魚、鮰魚并稱“長江三鮮”。
其中,最讓湖北人驕傲的是鮰魚。從清道光年間開始,吃這種只能生長在非常清潔的水域里,并且總喜歡逆水而游的魚,就被當成一種享受。在湖北廚師幾代人的侍弄下,鮰魚躍居尊貴的地位,專做鮰魚的廚藝人,甚至被尊稱為鮰魚大王。
當時,孫昌弼正是以高超的鮰魚烹調技藝,被尊稱為第四代鮰魚大王。王海東和一批熱愛鮰魚的廚人師從于孫昌弼,開始續寫第五代鮰魚大王傳奇。
▲師從第四代鮰魚大王孫昌弼
第五代鮰魚大王,30余道鮰魚宴
手藝這個東西,就像豆漿,如果缺少點化,任憑怎么用心,都成不了豆腐。師傅孫昌弼就是點化王海東的“鹵水”。
做鮰魚,講究頗多。選魚,那種表面粉紅的,內在才會雪白滑溜,肉質鮮嫩。火候,要從大火過渡到小火、微火,最后,自然收芡,得到濃美的膠汁。時間最多8分鐘,再長就要老了,辜負了鮰魚的鮮美。
▲鮰魚
手藝傳承間,每一代鮰魚大王,都要創造性地做一桌鮰魚宴。在孫老的悉心啟發下,王海東相繼推出30余道創新鮰魚菜,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五代鮰魚大王。
他創新的國宴菜蟹粉鮰魚獅子頭,用鮰魚肉取代傳統的豬肉,更健康,口感也更鮮美、更讓人回味。這道菜曾經多次走進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八一大樓等國宴餐桌,每次都頗受贊譽。
就著“龍的傳人”這一圖騰情結,他又創造了清湯鮰魚游龍。在獨特的刀工和手法的配合下,雪白的鮰魚肉,化身成游龍。再配上藍色透明的器皿,轉盤轉起來時,龍就漂浮、靈動起來,“活”了起來。
還有五味烤鮰魚,三味蒸鮰魚,黃豆醬燒鮰魚,佛手海參燒鮰魚,蟹黃小米鮰魚……他一共創造了30余道鮰魚宴,全部編錄在一起,取名《鮰魚撰》。此外,他還出版了《部隊大鍋菜》、《粗菜細做》、《宴席指南》等20多部專著。
▲王海東編撰的《鮰魚撰》
“我現在,閉著眼睛都能畫出一條龍來。”對于制作清湯回龍游魚所需要的繪畫功底,王海東如是說。由此可見,羨煞旁人的榮譽背后,要吃多少苦。
然而,王海東這一輩子,從拿槍到拿菜刀,從軍裝到廚師服,他最擅長的莫過于“吃苦”。所以,多少苦頭,到他這里,只是化成了一句“就是用心做。用心鉆研自己熱愛的東西”。
水漲船高,多少五星酒店出高價聘請他,他一概拒絕。從原蘭州軍區炊事班班長,到現在的武漢軍事經濟學院。他一直停留在軍旅之中。因為,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當兵的人,離不開那一抹軍綠色。
清湯鮰魚游龍 寓意中國龍,采用鮰魚肉制成的魚絨裱成龍的形狀,栩栩如生,給人以視覺震撼,是一道絕世佳作。 主料: 長江鮰魚1條(約2000克) 輔料: 雞蛋2個、姜蔥水350克 調料: 鹽、生粉各5克、清雞湯800克、味素2克、熟豬油20克 制作過程: 1、鮰魚取凈肉,刮成魚茸,漂盡血水,放進榨汁機中攪制成魚茸。 2、魚茸納入盤中,調入鹽、味素,順向攪打上勁,邊攪邊加入姜蔥水,至魚茸上勁,調入豬油攪拌均勻,入冰箱鎮20分鐘。 3、將魚茸裝入裱花袋中,在圓形不銹鋼片上裱成龍行,入雞湯中小火汆熟,取出鋼片即可。 舉一反三: 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鳥語花香 制作竅門: 必須順一個方向上勁,魚茸要和得稍硬一點,便于成形。 菜肴特點: 形象逼真,富有意境,高端大氣上檔次。
雞湯鮰魚餃 在傳統“金包銀”、“銀包金”的基礎上改編,將鮰魚制成魚餃,并配上猴頭 菇點綴,這是一道傳統的經典菜肴。 主料: 長江鮰魚 2條(約2500克) 輔料: 猴頭菇250克、小蔥、生姜各50克、胡蘿卜50克、萵苣、香菇各50克、雞蛋1個、五花肉、馬蹄各250克 調料: 味素2克、生粉5克、清湯雞800克 制作過程: 1、鮰魚取凈肉,改成夾刀片,上漿備用; 2、將五花肉剁成肉沫,加入馬蹄丁,香菇丁,小蔥,生姜,再加入鹽制成餡; 3、猴頭菇用清湯蒸至入味,改刀備用; 4、將改刀的鮰魚片包入制好的餡,成魚餃狀,裝入猴頭菇,放入雞湯,蒸15分鐘即可。 舉一反三: 砂鍋鮰魚糕、砂鍋鮰魚圓。 制作竅門: 包魚餃時要封好口,猴頭菇有余味。 菜肴特點: 色彩鮮艷,口感鮮嫩,營養豐富。
蟹粉鮰魚獅子頭 主料: 長江鮰魚2條(約2500克) 輔料: 馬蹄250克,蟹黃50克,雞蛋1個,娃娃菜1顆,生姜、小蔥各250克。 調料: 味素150克,鹽5克,味精2克,清雞湯1000克,生粉10克。 制作過程: 1、將鮰魚宰殺洗凈,取凈肉,切成均勻的粒米狀,漂凈血水,馬蹄去皮切粒狀,肥膘肉切米粒狀,姜蔥洗凈,用純凈水泡成姜蔥水,蟹黃加入姜片,將黃酒上籠屜蒸熟備用。 2、鮰魚肉粒,肥膘肉粒放在干凈的砧板上,粗剁幾下,納入盆中。調入精鹽、味精,加入姜蔥水,順向攪打上勁,放入馬蹄粒、雞蛋清、生粉5克和勻,用手團成丸狀,釀入蟹黃,均勻地粘上生粉,放入溫水鍋中,小火煮至定型,撈出備用。 3、砂鍋上火,放入雞湯,獅子頭,用娃娃菜葉蓋住獅子頭,小火燉煮至熟,盛于燉盅中,點綴剩余的蟹黃即可。 舉一反三: 清湯鮰魚圓,清湯珍珠圓 制作竅門: 制作獅子頭的關鍵在于“精切粗剁”,魚肉切制時要大小均勻,這樣的獅子頭口感才嫩滑,有層次感。 菜肴特點: 湯鮮味美,肉質嫩滑,入口即化,營養豐富。 魚香鮰魚肚 主料: 長江鮰魚肚 10個。 輔料: 竹蓀50克,蔥、姜、蒜各5克,檸檬片25克,泡椒10克。 調料: 蒜蓉醬10克,燒汁、糖色各5克,生粉3克,鹽10克,味精5克,豬油、料酒各10克,大紅醋5克。 制作過程: 1、將新鮮的鮰魚肚10個洗干凈,腌制備用。 2、將鮰魚肚在油鍋中清炸出鍋,竹蓀洗凈,發好備用。 3、國內下豬油、蔥、姜、蒜蓉醬、泡椒等調料,再下魚肚、竹蓀同燒,燒制約12分鐘,收自然芡,淋蔥姜油,裝盤即成。 舉一反三: 魚香鮭魚肚、魚香鰱魚肚、魚香魚子 制作竅門: 用檸檬片去掉魚肚的腥味。 菜肴特色: 色澤紅亮,口感滑嫩,回味無窮。 蟹黃珍珠魚元 主料: 鱤魚茸300克 輔料: 蟹黃10克,蔥、姜各5克,杏仁5克,青豆5克。 調料: 清湯10克,生粉3克,鹽5克,生粉3克。 制作過程: 1、將鱤魚宰殺制成魚茸備用。 2、將魚茸擠成小珍珠汆湯備用。 3、鍋內下油,蔥、姜片、杏仁、青豆,下入珍珠魚元,收薄芡起鍋裝盤即成。 制作關鍵: 制作魚茸要順一個方向上勁。 菜肴特色: 色澤潔白、口感滑嫩、形態逼真。
3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紅廚網
是一個專注于廚師群體的公眾號
這里只有最動人的廚師故事
最新鮮的廚藝資訊
最有用的廚房秘籍
最有趣的廚藝人生
你還沒關注嗎?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