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雅的門店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門店已于日前關停。你一定有千萬感慨,千萬疑問。我們踏破鐵鞋去學習的企業,真的倒了?凈雅還有未來嗎?
現在,凈雅集團總經理張桂君女士,站出來告訴我們:凈雅的失敗只是暫時的。
自2016年初,凈雅在青島各地關店的消息陸續傳出,大家便對它的去向有了各種猜測,直到在北京大面積收縮后,才知道凈雅真的要倒閉了。
紅餐網在11月報道的《28歲餐飲巨頭倒下,自殺還是他殺?》,更“刺痛”了幾十萬餐飲同胞。很多人不敢也不愿意去相信,這個全國標桿性企業,居然倒下了。
太多的猜測,太多的感慨,我們卻很難從凈雅相關負責人身上得到回應。終于在12月10日,眾美聯集團發起的2017年“共探蔚藍”中國餐飲酒店領袖峰會論壇中,凈雅總經理張桂君,站出來說話了。
▲凈雅大酒店總經理張桂君 淚灑現場
張桂君女士在此次論壇上的一字一句,紅餐網不做任何刪減,只想最完整地保留她的心聲,和大家共同分享凈雅當家人這一年是怎樣走過來的。
死亡都能面對,還有什么不能面對?
“今天我以一個相反、暫時的失敗的角色跟大家分享。今年經歷了兩個大事,我母親的離開和一個曾經兩年開三家,面積都在兩萬平米以上的高級餐飲,到現在變成一年至少關三家店,心里是很痛的。
經歷這個過程之后,有時候我會恐慌,別人怎么看你?曾經是有這樣的擔心,但是后來我想也沒有什么了,死亡都能面對,還有什么不能面對?有死一定有生。
▲凈雅,曾經是一塊金字招牌
對凈雅來說,經歷這個過程其實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傳統思維的挑戰,挑戰你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能否用智慧快速做出一個選擇,用勇氣快速做到一個方向。
如果兩年前,我能夠下得起這個決心,把所有高端店全部關掉,相信凈雅不會是現在的狀態。
事實上那個時候想了很多,關了店以后,員工怎么辦?客戶怎么辦?社會怎么看?畢竟是我們苦心、用心、用匠心精神打造的一個28年的企業。但事實上,由于傳統思維不能快速突破,快速適應互聯網的變化,遭受了這樣的慘局。
像這樣一個例子,一個人走在風雨交加的田地,手里拿著一把傘,自認為能撐起來給他保護,而事實上這個傘已經沒有作用,傘刮歪了,雨打在身上全部淋濕,最后造成重感冒,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假設那時候把傘都扔掉,找一個地方停下來避雨,可能結果就不會這樣。
▲凈雅張桂君幾度泣不成聲,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人
由于當時的這樣一個決定,導致現在凈雅資產負債過重,員工工資所欠,還有會員卡客戶擠兌這一系列問題。退到三年之前,我都不相信會發生今天這樣事情。兩三年之前我也在想,沒有什么,只要企業在,就有我的所有,事實上現在看來,真的不是這樣,隨時隨地都不知道哪天會發生什么。”
凈雅未來,何去何從?
凈雅倒下,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是倒下后,又何去何從呢?
“凈雅的失敗是暫時的,我將最快的速度把原來的大店關掉,也即將開啟和眾美聯家宴小南國的項目,將凈雅的家宴送到千家萬戶,讓社會消費者體驗到凈雅高品質的菜品,我相信一個南方的30年的品牌,加上北方的28年的品牌聯手打造,一個吃得好吃、食品有安全保障的時代很快到來,也請大家期待。”
情到深處,張桂君淚灑現場,幾度泣不成聲,但是她是堅強的,凈雅人是堅強的,他們還在努力尋求新的出路。
現在北京是一家門店不剩了,其他城市還會陸續關停。但是哪怕失敗了,凈雅也完成了偉大的歷史使命。它培養了成千上萬的餐飲人,為社會輸送了無數優質的人才,可以說是餐飲業的黃埔軍校。
這次我們很慶幸,能聽到張桂君這番話,同時也看到了曾經的餐飲巨頭留下的一筆無形資產。而這些無形的資產,將來或許又將引領著餐飲新時代的發展。
正如張桂君所說:“凈雅雖然現在如此,但是凈雅的精神,凈雅的思想,凈雅的文化,凈雅的內涵將永存人間。”
▲合眾互助會上,餐飲同仁手牽著手擰成一股繩
此次的合眾互助會上,所有嘉賓手牽著手,聯合在一起助力凈雅,也助力自己。張桂君也很樂意將凈雅保留下來美好的東西,和餐飲人共享。
“我想在這里對行業,對我們的同行表達一份心意,無論現在凈雅剩下無形的東西,大家認為對你還有幫助的話,不管菜品也好,服務也好,管理也好,大家認為你還可以用得上的話,我可以全部提供。”
凈雅加油,餐飲同仁共同祝愿
現場我們的很多餐飲同仁都為凈雅加油,并發出真誠的祝愿。有嘉賓道出心聲,“即使凈雅目前這個航母沉入海底,也是我們餐飲人的奠基石,我們都在這個奠基石上借助了很多力量,所以我覺得每個人或者每個企業都有困難期,倒下并不可怕,我也倒下過,倒下再爬起來是需要勇氣的,只要有這口勇氣在,一切都在。
▲晚宴現場,熱心人士紛紛上臺為凈雅張桂君打氣、祝福!
凈雅講了28年走過的路程,給我們行業提供了很多寶貴經驗。雖然他的企業今年遇到了困難,還有很多優秀的值得我們去挖掘的,包括他的優秀管理人才、菜品研發、服務理念等,我們都可以共同的去挖掘、去提升,共同打造行業生態圈,讓行業得到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
——韓明(中國飯店協會會長)
這些放下的企業,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只不過當時轉型的思維就像打一把雨傘,如果當時有壯士斷腕的精神,舍得放下,可能今天就會好一些,但是現在也不晚。
——姜俊賢(中國烹飪協會會長)
餐飲人一定要幫餐飲人,我們都是一條道上的。凈雅今天有一個轉折,一個機會,新的機會,我愿意跟她共建一個新的未來的餐飲機會。一個28年的餐飲行業,它的無形資產,它的內涵,一般人不能想象。他們有一千多個標準化的、有內涵的非常好吃的配方菜肴,你想這一千多個菜多有價值?如果變成一個新的機會,就是一個特別大的好的市場,所以我非常愿意,把家宴小南國這個品牌跟她一起經營。
——王慧敏(小南國董事局主席、合眾聯盟名譽主席)
“作為餐飲產業媒體,我深感責任重大,凈雅是一個非常有底蘊的餐飲品牌,我期待著它的重新崛起。今后,我們紅餐網也會盡量多做正能量的報道,以引導餐飲行業的良性發展。”
——陳洪波(紅餐網創始人)
與此同時,黃記煌創始人黃耕、眾強餐飲聯盟發起人吳志強、超越會會長蒲世球、小天鵝火鍋創始人何永智、阿興記創始人劉英、赤坂亭創始人游忠旺、豆撈坊聯合創始人高青春、水天堂創始人梅潤身、避風塘創始人葉錫銘、辣莊創始人魯小旭等都紛紛表態,愿意出手相助。而紅餐網在10日晚上第一時間發出“2017中國餐飲酒店領袖峰會”的現場報道后,文末更是被支持凈雅的留言刷爆了!
▲200多條留言見證!凈雅的精神將永存人間!
最后,我們再以花家怡園董事長花雷現場所作的一首詩結束。
不要看我慢慢倒下,
可能下一個就是你。
餐飲人更要努力不放棄,
牽手等你。
多少年風雨兼程,
這次重回起點。
我不會輕易認輸,
齊魯大地人性就是不服。
再苦再累也要前行,
餐飲根本沒有回頭路。
企業倒下心還在,
心在夢就在,
眾美聯同仁定有真愛。
失敗是成功的開始,
凈雅還會重新再來。
——花雷(花家怡園董事長)
凈雅發展過程:
1988年,凈雅在山東威海正式營業,從最初主營牛肉包子,到后來轉為經營活海鮮,以家庭聚餐為主。同年,走出威海,濟南凈雅大酒店正式開業;2002年成立凈雅集團。
經過幾年積累,凈雅在2005年進以高姿態進駐北京。而后的高端路線,可以說震撼整個餐飲界,一度菜品客單價達到600~1000元,人均消費近2000元。
2009年,高速發展之下的凈雅啟動資本助力之路,踏上了為上市鋪墊的擴張之路。不料,在2012年遇上滑鐵盧。“國八條”的發布,公款消費受到嚴厲限制,急速運轉下的凈雅,沒能及時找到調整方向,中間歷經了收購地鐵餐飲等的各種嘗試,卻不見好轉。
2016年伊始,關于消費者會員卡失效等糾紛問題,拉開了凈雅關店等序幕。而今,即將2017年,北京所有的門店都正式宣布關閉。
凈雅!凈雅!你,又有什么想對凈雅說呢?歡迎留言!
記者 | 紅餐網_林如珍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