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登上《大廚寶典》欄目的,是我們“紅廚微秀”的一位常客,他是一位內蒙廚師,擅長做西北菜,從后廚小弟到總廚,從45度高溫的廚房走到堂前,他只用了12年的時間。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他的作品吧。
米富林
高級烹飪技師
北京晉風莊園總廚
第六屆國際烹飪大賽金獎獲得者
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金獎獲得者
山西、陜西、內蒙、甘肅、寧夏等地因為地理位置和氣候相近,因此這些地域的菜統稱為西北菜。
西北菜雖然歷來不是八大菜系之一,但在歷史上曾經輝煌燦爛,其最顯著的特色,就是返璞歸真式的民間風氣。
“用最樸實的西北食材,最簡單的烹飪方法,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不用添加劑,不用味精、香精、色素。基本上,只用油鹽醬醋。”米大廚這樣概括西北菜的特點。
經過融合了多地的飲食文化,米大廚取百家之長,弱化了重鹽重油的西北風味,咸不至于太重,鮮是對食材口感鮮嫩的要求,酸不軟牙,辣也不咄咄逼人。
小咸小鮮小酸的山西過油肉,不得不提。從選料到刀工,從腌浸到烹制,山西對醋的講究特點,都凸現了濃郁的山西風味特色,既可佐酒,又可用來拌食面條。
地皮菜炒雞蛋可以很好地體現小鮮小酸,采用無污染的地皮生長出來的地皮菜,配以雞蛋,調入醋,鮮酸正好。
最具有代表性的食材堪稱胡麻油,炒菜、面食、涼拌,小吃,湯食,胡麻油從來不缺席。制作山西泡泡油糕、山黃米炸糕、地皮菜烤包子等特色風味食物,必須用胡麻油炸,別的油炸出來顏色不金黃,風味也出不來。
接下來,看看米大廚給大家帶來了什么菜品:
山西過油肉
原料:
豬里脊肉200克,木耳(水發)15克,花椒3克,小蔥10克,雞蛋120克。
調料:
淀粉(蠶豆)20克,黃醬3克,香醋3克,醬油15克,姜3克,鹽2克,雞粉3克,黃酒5克,香油10克,豬油(煉制)35克。
做法:1、里脊肉去凈薄膜、白筋和脂油,橫放在砧板上,片成0.33厘米厚的長帶片,然后平放在砧板上,再直刀斜切成長6.6厘米,寬4厘米的斜方形片。
2、水發木耳摘蒂,洗凈,大片的切小;蔥去根須,洗凈,切青豆大的片。
3、把切好的肉片放碗中,加黃醬、花椒、醬油、鹽拌勻腌漬半小時。
4、碗中加雞湯50毫升、黃酒、味精、醬油、濕淀粉調成芡汁。
5、炒鍋上旺火,放入豬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浸好的肉片,迅速用筷子撥散(約滑5~6秒鐘),倒入漏勺內瀝去油。
6、炒鍋再放回火上,加入豬油,放入蔥片、姜末、蒜片煸出香味,扣入過好油的肉片,先用醋烹一下,再倒入調好的芡汁,顛翻炒勻,淋豬油即可出鍋。
關鍵:1、“過油肉”一菜以油傳熱,因過油而名,火候對此菜最為重要,是成敗的關鍵。操作時油溫要求165℃左右,過油最佳,可使肉片達到平整舒展、光滑利落、不干不硬、色澤金黃的效果。油溫若高了,肉片粘連,外焦內生,油溫低了又易脫糊、變形、肉片柴老干硬。
2、肉片浸的時間要充足,才能確保此菜質感的風味,中途要攪拌幾次使其更加滋潤均勻,并加蓋和用濕布蓋上防止風干。
3、此菜在加熱調味過程中,采取了點醋的方法調味,醋要點的適時、適度、適量,方能達到去腥增香的目的,操作時火力一定要足,掌握好時機。
草原扒牛掌
原料:
牛蹄1只(約4.5—4.8斤)。
做法:
1、選用上等牛蹄,用火把毛燒干凈,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去腥味。
2、加入鹵湯,小火鹵制6小時,即可出鍋備用。
3、成菜時把牛蹄放入盤中,澆上酸辣汁即可。
鹵湯的制作:
原料:
花椒100克,大料100克,茴香100克,草果50克,白扣50克,砂仁50克,丁香30克,肉桂50克,香葉30克,蔥姜蒜各適量,生抽250克,南乳汁1瓶,干黃醬200克,鹽300克,雞粉400克,二鍋頭250克。
做法:
原料桶內加入60斤水,把所有調料裝入料包,小火熬半小時,用老抽調色即可。
干鍋臺蘑
原料:
野生苔蘑300克,五花肉50克,紅綠尖椒、洋蔥塊各20克,蔥姜面各5克,大料面2克。
調料:
山西陳醋10克,東古醬油10克,蠔油5克,老抽5克。
做法:
1、將野生苔蘑泡開洗凈,汆水,用豬大油煸干水分。
2、將五花肉煸香,加入蔥姜蒜、大料面、山西陳醋、東古醬油、蠔油,小火炒出香味,然后用老抽調色,下入苔蘑以及輔料,加入明油即可出鍋裝盤。
口味:
咸鮮微酸,回甜。
說明:
野生苔蘑是產于山西五臺山的野生蘑菇,其蘑菇肥壯,肉質鮮嫩,色澤鮮艷,鮮味濃,無論干鮮烹飪都具有獨特風味口感滑嫩。
一品黃瓜花
原料:
黃瓜30斤。
輔料:
大蔥300克,拍大蒜500克,姜片250克,小米椒150克,香菜200克。
調料:
陳醋1500克,東古醬油250克,美極鮮醬油100克,雞粉200克,白糖800克,蠔油100克,花椒油20克。
做法:
1、把黃瓜一分為二,去心,切成斜刀塊。
2、加糖,殺出水分。
3、把以上輔料、調料調勻,用花椒油熗一下,制成湯汁。
4、把殺好的黃瓜放入湯汁中,泡制8小時。
5、把泡好的黃瓜裝盤即可。
特點:
脆爽可口,是酌酒待客的美味佳肴。
碧綠沙蔥
原料:
新鮮沙蔥400克。
調料:
鹽3克,味粉2克,橄欖油5克。
做法:
1、將新鮮的沙蔥汆水過涼。
2、把調料加入沙蔥拌勻,裝入模具做成菜墩即可。
說明:
沙蔥也稱蒙古韭菜,盛產于大西北蒙古高原沙漠地帶,是天賜的一種佳肴,此菜碧綠誘人,清香美味。
萬紫千紅
原料:
南茄400克。
調料:
鹽3克,雞粉3克,白醬油5克,蔥油15克。
做法:
1、把南茄切成條狀見方1厘米。
2、上籠蒸10分鐘,取出晾涼。
3、把以上調料加入蒸好的茄條中拌勻,用模具裝盤(如圖)。
4、撒上紅黃彩椒粒、小蔥花即可。
特點:
茄子軟爛,口味清爽,色澤鮮艷。
晉風喜四碗
原料:
扣肉1碗,沙棘黃米粥1碗,酥雞1碗,海帶1碗,五花肉250克。
做法:
1、扣肉:選五花肉煮至五成熟,過油,炸成金黃色。切片加入甜面醬10克,排骨醬5克,香其醬54克、南乳汁5克,白糖少許,拌勻,裝入水碗蒸1小時,備用。
2、沙棘黃米粥:黃米用水泡半小時,挫干水份,上蒸籠蒸熟后,再加入白糖30克,黃米100克,果脯20克,拌勻,裝碗備用。
3、酥雞:選用雞腿250克剁塊,加入鹽2克、雞粉5克、蠔油5克,雞蛋15克、生粉10克拌勻,入油鍋炸至金黃色,碼碗加湯,上籠蒸半小時,備用。
4、海帶絲:干海帶泡開洗凈,切絲炒香,上籠蒸1小時即可。
5、將以上四碗按照合適的位置擺放,即可。
鄉長招待飯
原料:
丸子4個(約雞蛋大),燒肉2片,豆腐片4片,雞蛋2個。
做法:
1、丸子:肉餡250克,料酒少許,十三香5克,蔥姜汁50克,雞蛋1個,生粉30克,拌勻,炸至雞蛋大小。
2、燒肉:選用五花肉方塊,加香料、蔥、麥芽糖,煮30分鐘,切片,炸成金黃色。
3、豆腐:自制黃豆、黑豆合為一體的現磨豆漿,用醬水點制而成。將點制好的豆腐放入木盒內,2小時后,切片即可。
4、雞蛋用五香粉加鹽放罐,腌制10天左右,開水煮熟即可。
特點:
久煮不爛,軟嫩筋道。咸鮮,家常味濃,葷素搭配合理。
土豆口菇小白菜
原料:
鮮口菇,土豆條,小白菜。
做法:
1、土豆去皮切條,上籠蒸熟。
2、口菇洗凈切片,油炸干。
3、用雞湯、內蒙麻油,鹽,雞粉,雞汁燴在一起,小火煮5分鐘即可。
口味:
咸鮮,雞香味濃。
串串脆果
原料:
皇冠梨500克(可批量做)。
調料:
沙棘汁300克,冰糖100克,白醋50克。
做法:
1、將梨去皮,用挖球器挖成小梨球,入鍋煮5分鐘,撈出過涼。
2、把所有調料和在一起調勻,放入梨球,泡制8小時。
3、成菜后將泡好的梨球用竹簽串好,裝盤即可。
特點:
開胃爽口 清火清肺 老少皆宜。
3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紅廚網
是一個專注于廚師群體的公眾號
這里只有最動人的廚師故事
最新鮮的廚藝資訊
最有用的廚房秘籍
最有趣的廚藝人生
你還沒關注嗎?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