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創品牌來說,首店該怎么去做?去選擇最旺的區域和原有的品牌競爭,還是要遠離競爭圓心?
其實,對于新創品牌來說,相對于如何去“爭”,“讓”也是一種方法。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王鹿鹿(微信號:canyindabaihua)授權發布;
懂得回避強手,爭取時間自我成長
大部分新創品牌在落地首店時,都會向往最旺的區位,比如城市級的購物中心或者成熟的美食街區,更有很多創始人不惜重金砸鋪位。穩定的高流量,有機會形成高轉化率,從而帶來高營業額,加上營銷做活動等手段,首店即爆似乎信手拈來。這種想法邏輯上沒毛病,但是我覺得,對于大部分新創品牌來說并不適用。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些區位里處處是老手和高手,要么是經營了十年八年的老品牌,名聲在外;要么是組織健全的成熟品牌,綜合實力強。新品牌,特別是經營同品類的新品牌,首店落位諸強之間,確實不討巧。具體分析下原因:
新創品牌的先天劣勢就是缺乏消費者的信任感,這也是為什么每次我們嘗新店都會用“掃雷”這個詞。特別是跟成熟品牌放在一起的時候,對于求穩的顧客來說,消費意愿會大大降低,除非給出很大幅度的優惠,也就是說主動降低消費者的“趟雷成本”;
有些創新品牌喜歡在同品類品牌扎堆兒的地方開第一家店,這種情況在美食街比較常見,覺得這樣可以蹭流量。
美食街門店往往集中在火鍋、燒烤和小龍蝦這些品類上(如深圳八卦二路的小龍蝦品牌林立、白石中路燒烤扎堆兒),這種聚集效應讓消費目的和消費預期的非常明確,新創品牌會直接被消費者拿來跟已有品牌做橫向比較。也就是說,你的門店至少要跟那些老手一樣好,才能被他們認可和接納;
第一家門店是品牌的“建模店”,可能是一個尚不成形的模型,甚至可能漏洞百出。拿這種門店去試最成熟的市場,體驗可想而知。任何的紕漏都會放大,更容易被消費者一票否決,或者引發較差的口碑傳播,他們并不會給你逐步完善的時間。更麻煩的是,有些問題即使發現了無法改進,因為在旺區做內部調整的代價非常高。小結:除非有絕對的實力,首店盡量避免以弱碰強,給自己驗證模式的機會和緩沖的空間。
看清供需關系,離競爭圓心遠一些
我認為,一個城市的餐飲競爭是分層級的。以深圳為例,南山、福田的市場是屬于核心競爭圈,羅湖、寶安屬于次一級競爭圈,龍華、龍崗是更次一級。為什么對于創新品牌的首店來說,要遠離競爭圓心呢?
這里說的供需不單純是數量上的供需,因為大部分區域的餐廳門店數量早已失衡。一方面對于核心競爭圈來說,優質的餐飲品牌的供應已“超標”;另一方面,各種品類的供應也非常豐富,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在許多品類、不同價格帶中找到一個或幾個好品牌。即便你的第一家店很優秀,對于消費者來說,不過是多一個選擇罷了;
而對于外層競爭區域來說,相近的需求量級,供應卻并不充足,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區域充斥著各種山寨品牌。對于底子不錯的新創品牌來說,更有機會填補需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圍包圍核心。
越是處于上升期的強勢品牌,越要快速占領城市的各個“制高點”,然后再下沉到城市邊緣。這不僅需要時間,而且需要非常強的執行力,能做的品牌有限。這就意味著在一個時間窗口內,大部分連鎖品牌的物理覆蓋半徑是有限的。除此之外,品牌的認知覆蓋半徑也并沒有想象中大,很多我們認為的高知名度的品牌,也僅僅是在特定區域或固定人群中有影響力。也就是說,在核心競爭圈以外的很多消費者對品牌的概念很弱,很多甚至沒有聽說過。
正因為成熟品牌的覆蓋半徑短期內有局限,就給了新創品牌以萌發的機會。在品牌認知薄弱、品類供給真空、優秀品牌稀缺的區域,新創品牌的首店可以以較優的姿態,出現在消費者面前。誰先出現在消費者面前,提供比同區域品牌更優的價值,并滿足他們的需求,誰就有機會占據他們的心智。取巧的是,因為對比的標的不同,非核心競爭區域的消費者對新品牌首店的態度會較為“寬容”。
當研究近幾年的一些受關注餐飲品牌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它們其中不少都有過首個試錯性質的門店,開在稍稍偏遠的區域(非偏僻)。這樣即有一定的流量保證低調試錯,又有一段調整優化模式的時間,還不會因為過于火爆而被同行盯上。
新創品牌首店沒有準備下做爆,并不是一件好事,它會為品牌未來的發展留下很多隱患,比如商標問題、山寨問題等等。小結:供需是商業行為最底層的邏輯,首店盡量遠離競爭圓心,尋找品類品牌的供給洼地,為自己創造更大的生存幾率及相對優勢。
對于新創品牌的首家門店,建議盡量避開強手較多的核心競爭區域,低調試錯的同時優化產品和體驗,為下一步的發展積累經驗。
編輯 | 紅餐_萬馨
餐飲開放加盟,你的品牌真的準備好了嗎?
想漲價卻不敢,老品牌如何做才能讓顧客接受?
深圳作為餐飲品牌的洼地,外地品牌該如何進入?
沒名氣的餐飲新品牌,進入商場到底有沒有捷徑?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有驚喜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