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5月,這家美式網紅中餐第一家中國分店在上海開業了,店名也是中西結合,叫“P.F. Chang’s華館”,很多網友表示無法理解這種做法,但也確實有不少美劇粉絲來打卡。
這家中餐館還真是無所畏懼。“我們的食物和中國多元復雜的口味,以及中餐發展的方向完美契合”,華館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奧薩羅表示,他覺得美國食客的味蕾都想受點挑戰,而中國餐飲界也出現了這一新動態。
雖然上海的華館剛在前不久開業,但奧薩羅估計,本地的食客大約能占70%,而剩下三成估計都會是來嘗鮮的游客和外國人。畢竟這家中餐館在國外和美劇粉絲圈內影響不小。
網友“拔草”點評
中餐在美國流行起來,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當時中餐里大雜燴一類的菜肴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盛行。
董教授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不少留學生來到美國,也孕育了中餐的繁榮,尤其是連鎖的中式快餐,比如1983年開業的熊貓快餐和1993年誕生的華館。當時洋快餐在中國還很罕見,“當時即使走進麥當勞,也是一段非常新穎而特殊的經歷,因為麥當勞當時在中國開的餐廳太少了。留學生出國后也只想吃中餐,他們一開始拿到菜單的時候,也對中式快餐很陌生,甚至排斥,但時間一長就習慣了。”
《老友記》劇照
而隨著城市快速發展,食物越來越豐富,人們對傳統以外的菜系也產生了好奇心。
至于是不是班門弄斧,奧薩羅說,“我認為中國人的口味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樂于嘗試新鮮的口味。我們的廚房系統很復雜,對運營來說并不容易,但對客人來說很友好,比如就可以專門為食素、過敏體質的顧客量身定制,還提供無麩質的食品。”
目前,這家店最受上海食客歡迎的菜肴是元祖天婦羅蝦、蒙古牛肉和江氏生菜包雞肉,這些菜在美國也很流行。大部分菜的單價在50-100元左右,與美國相當,但分量會少一點,配合中國人點很多菜再分享一起吃的習慣。
網友實拍菜品圖片
據美國調查機構預計,中國快餐業的收入去年達到約151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6%。麥當勞、肯德基等美式大眾化連鎖店在中國的成功,讓不少企業都垂涎。但要想在中國打出名氣,也沒有那么容易。
喬治敦大學商學院的教授亞瑟·董表示,美式快餐想來中國,第一個難題就是哪里適合開店,“通常他們會與中國當地的企業合作,因為單獨去做這件事很困難,尤其是他們不了解當地的情況。”
相比華館美國門店的奢華裝修風格,上海店可以說是相當簡譜了
華館把第一家店開在上海,也是想法很多美滋滋:“上海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大都市,美食行業在這里大有市場。”奧薩羅還夸張地表示,“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回看現在時會說:‘哇,這真是明智之舉,現在我們在中國已經擁有數百家餐廳了。’”
那么這一遠景能否實現呢?很多餐廳都會倒在第二步:解決供應鏈,這也是難度最高、耗時最長的一步。由于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一些無法在當地獲得原料的餐廳只能花大力氣進口食材。
奧薩羅說,他對華館“贏得中國胃”特別有信心,因為這家餐館和我們熟悉的“金拱門”“開封菜”等洋快餐還不一樣,在“美式休閑餐廳”之外還主打有機、健康等概念,所有菜肴都現點現做:“比如華館的點心餃,就和工廠流水線批量生產的速凍食品不一樣,都是每天早上新鮮先做,然后顧客點單的時候再當場蒸炸。”
有網友調侃,該店有志在中國開辟一大新菜系。但類似這樣“外來戶”到食物原產地“班門弄斧”,遇挫也是常有的事。比如主打墨西哥卷的快餐店Taco Bell(塔可鐘)開到墨西哥,反響就不太好,而一直想到意大利開店的星巴克,至今也未能如愿。目前這家店在大眾點評上的評分是四星半。光顧過的客人大多反饋,服務周道環境比較好,口味就莫衷一是了。有留言表示總體口味偏酸甜,吃不出什么菜系,大概是“歪果仁眼中的中餐”。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文匯網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