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西貝的店面在逐漸縮小,這是很多業內人士都觀察到的現象,小店模式的開創其實與西貝內部的創新精神有關。
隨著城市綜合體的興起,西貝也產生了進商圈、進商場的需求。但是,綜合體對餐飲品牌的進駐往往有所要求,賈國龍對西貝做出了調整計劃:“第一,我們要往現代風格上轉,符合綜合體的整體氛圍;第二,店要變小。
那時候我們也是和下邊的分部在合作開店,傳遞了這個信息,就看誰能創造出一種小店模式。
正好我們有一個分部經理去日本考察,他就覺得日本的小店特別溫馨,有生活氣息,回來之后就申請要做一個。但是他看到的店是 280 平米,我們在上海那邊的經驗是低了 600 平米沒法做,他這個還不到 300 平米到底能不能做?
當他申請到我這的時候,我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就支持了他,說試一試吧!他接下了這個店,很快就做出一個小店模式。開業之后,我第一次去就喜歡上了,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店,這個模式就出來了。”
賈國龍將西貝的組織模式總結為:共創共享,就是團隊共同創造價值,然后再把價值按著評價的方式分配出去。這種模式帶來的最大的改變,就是基層員工的收入狀況。
餐飲是個辛苦行,基層的員工往往都是憑體力掙錢,賈國龍希望能有所調整,給基層的人一些利益。“但這個利益不是直接給、多給,我是希望優秀的人能夠做得更好,收入更高,希望通過這種模式讓他們干辛苦行,一樣可以有好收入。”在西貝,這個邏輯是通的。
賈國龍用的人很多,給的錢在行業內也屬于偏高的,尤其是基層的小干部。“這其實也是往下分利,分誰的利呢,就是我們頭部的大股東,我們少得一些,讓他們多得一些,這就是我的共創共享的一個邏輯吧。”
1
組織創新:創業分部+賽場制
西貝這幾年的迅猛發展讓人刮目相看,其背后的管理方法也在摸索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為了激勵門店員工,西貝莜面村獨創了一套“創業分部+賽場制”的機制,也就是西貝式“合伙人計劃”。
西貝內部有個很牛的制度:賽場制,顧名思義,員工之間要有競賽,比學趕幫超,賈國龍希望通過各種比賽把獎金分下去。
“西貝的價值觀里邊有一個‘不爭第一我們干什么’,其實就是一種競賽文化。
我要往下分,分給誰呢?比如三個人比賽,我就分給第一名,那第二名第三名也得想方設法做得更好,我覺得這個其實才是關鍵,就是不能平均分配,如果平均分配了,這個就成了大鍋飯。”
賈國龍還提到,組織的競爭力是靠多個維度的因素保障的,分利只是其中一點。“利”的刺激是有限的,而且容易疲乏,以高級干部的收入水平來說,“利”不足以激勵他,他們還在追求做事的價值和貢獻,希望一份事業能夠體現個人的一些理想。
所謂創業分部:大多數餐飲企業把地域作為依據,將部門劃分為西南區、華北區等經營單位。但是西貝不一樣,西貝下屬的十三個創業分部,是以每個分部的總經理為核心創建,甚至分部的名稱也以他們的名字命名。西貝的每一個創業團隊都是西貝的合伙人,擁有分紅權。
西貝創業分部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于,它打破了傳統企業按照地域劃分的方法,在同一區域甚至可以有兩個創業分部同時開展業務。
“舉例來說,A老總在上海負責一個創業分部,只要符合條件,B老總也可以申請一個創業分部到上海去開拓市場,從而形成了與A的競爭。但總部會協調A和B門店選址,以確保A和B之間是良性競爭,而非門對門的’骨肉相殘’”。西貝莜面村副總裁楚學友說。
與此同時,為了鼓勵內部競爭,西貝總部會對創業分部每年發放“經營牌照”,通過利潤、顧客評價等指標的考核進行“全國大排名”。
西貝總部會收回那些排名靠后團隊的經營牌照,以重新發放給新成立的創業分部,以此來把控門店擴張的速度和品質。這也就是西貝內部所謂的“賽場制”。
通過一年的實踐,這種“創業分部+賽場制”的西貝式“合伙人計劃”曾經創下某個創業團隊從虧損986萬元到易地再創業盈利一千萬的傳奇故事。
“起初我們才 4 個開店團隊,后來一點點往外分化,大拆小。我們的系統開發、硬件全部是總部做,分部帶著人直接入駐就好了。我們供應鏈也是打通的,由采購到中央廚房,然后到門店,完全支持。
這個門店開發也是總部的,財務門店中控,他們分部招人自己招,培訓他們自己培訓。當然,整個培訓的體系是總部有標準,然后每個分部有對應的一個培訓體系,這樣的機制更能夠讓他們在西貝里面自己創業。”
開店團隊的店里,總部占 60% 的股,開店團隊自己投 40%。但,并不是每一個團隊有資格開店。西貝的賽場制度在這里也發揮了作用。
“我們按季度為單位比賽,進行排名,分 A+、A、B、C 四個排名,獲得 4 個 A 才能換一張牌照,也就是開一家店,1 個 A+=2 個 A。如果拿到的 A 越來越多,那他這個團隊就會越來越大,開的店會越來越多。”賈國龍說:“我們最大的團隊,去年已經一個團隊的營業額就上十個億了”。
2
用一張經營牌照實現團隊“裂變”
西貝如今擁有200多家分店,還能保持營業額的持續上漲,如果僅僅依靠總部的宏觀把控,稍有不慎就會被被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所拖垮。
那么,西貝究竟是用了什么策略,既能快速的收回成本,還能實現大規模的擴張。
它用了一張經營牌照,是否擁有這張牌照可以說是代表著一個管理團隊的興衰成敗。
姚靜是西貝莜面村上海揚名廣場店的店長,但是一年之前,她和她的團隊還在廣州。他們是西貝莜面村創業分部中的一個管理團隊,姚靜作為店長,和服務部經理等人共同擁有西貝的一張經營牌照。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在廣州新開一家西貝莜面村門店。
西貝正是因為有數十個同樣機制的“姚靜團隊”,才擴張的如此之快。西貝總部給了他們最大程度的股權下放,每一個管理團隊就像是西貝分封在外的諸侯,他們只需要向總部上繳百分之六十的利潤,余下的百分之四十由管理團隊自行分配。
為了讓管理團隊在開店初期擁有一個易于成長的“溫室”,西貝總部會在開店的前三個月承擔所有的資金成本,這就讓西貝的團隊避免了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在一開始就勝過了許多獨立創業的小團隊。
但是這種“庇護”并不是無限期的。以三個月為限,這些管理團隊負責的門店就需要實現盈利,和總部分享利潤。也就是說,每一家新店開業三個月之后,西貝總部就開始進行資金回流。這樣的機制運行之下,西貝總部基本上不會面對投資期限過長,無法正常運轉的問題。
對于員工來說,這種機制又能提供給他們什么呢?我們來算一筆賬,如果一家分店一個月的利潤是一百萬,除去上繳部分與運營成本,一個管理團隊可以支配的資金就是三十萬左右,這遠遠超出了正常薪水的范圍。因此,這種將普通員工發展成合伙人的制度從根本上激發了團隊的戰斗力。
3
“賽場制”讓擴張既快又穩
盡管擁有一張“牌照”和總部的支持,姚靜和他的團隊卻離開廣州轉戰上海,因為他們在廣州虧損了986萬。但西貝沒有放棄他們,給了他們翻盤的機會,這就是西貝獨特的“不淘汰”賽場制。
西貝的“經營牌照”讓每一個有志于此的員工都想來一展身手,但不加限制的擴張就有可能導致門店品質的下降,長此以往,損害的是西貝整體的品牌形象。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西貝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賽場制。
體育賽場的“裁判員制度”帶給西貝靈感
從2015年開始,西貝讓15個創業分部以及下屬的各個管理團隊相互競爭。就拿上海來說,總共四十家分店,就有兩個總經理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在進行角逐。
在西貝的擴張規則里,除去為了避免惡性競爭的規模限制,如果兩個管理團隊看中了同一個城市,完全可以共同進駐,各憑本事。
西貝總部把這些經營牌照發放給你并不代表它就永遠屬于你。每年西貝都會組織一個考核團隊,深入到門店中進行多種標準的考核。
除了占據最大參考份額的利潤因 素,還有顧客評價,門店環境,菜單創新等等指標。
考核過后,西貝會將所有的門店進行一個“全國大排名”,排在后百分之三十的管理團隊,西貝會收回他們的經 營牌照以及相應的股份。
但這并不是說他們從此“下崗”了,西貝會將這個團隊打散,重新分配到其他的團隊中去,獲得新的股權。即使團隊是處在重新分配的過渡期,西貝也會照常給他們發 放薪水,讓員工省去了很多后顧之憂。
這就給了員工試錯的機會,上一次的失敗可能是因為客觀因素的制約,在下一次的重新組隊中,依然可以證明自己的個人能 力。
如果只是一味的收回經營牌照,西貝不會擴張的如此之快。它會將那些牌照發放給排名在前百分之三十的管理團隊。我們接著來說上海,如果某個經營團隊今年考核第 一,西貝會給這個團隊的總經理發放新的經營牌照,總經理可能會給他的副總。
也就是說,這個副總現在就可以招攬人才,重新組建了一支新的的管理團隊,去新的 地方開拓門店。有意思的是,按照西貝的擴張規則,他可能依然呆在上海,和原來的團隊展開競爭。
這些標準不僅僅是為了考核門店,它還是一種倒逼機制。為了達到這些標準,西貝的各個分店必須不斷提升門店的品質,才能避免因為落后被收回牌照。最直觀的效果就是讓顧客體驗逐步提升,如果顧客在買單時評價某個菜不好吃,門店必須免單,損而耗的成本由管理團隊負擔。
姚靜的團隊可以說是完整的體驗了上述的所有機制。他們在廣州虧損之后,在大排名中跌至倒數第二位。
按照相關的制度,他們的團隊將會被打散,但姚靜提出了一個 要求,不要打散他們的整體,她要將整個團隊甚至是廚師都帶去上海,在上海實現翻盤。
事實上他們做到了,經過一年的發展,這支團隊由倒數第二躍居第一,創造 了單店一千萬的營業額。
這些創業分部在“賽場”制度的統籌管理下為西貝創造了一年40多億的營業額。西貝現在全國共有 15 個開店團隊,年營業額最高的一個團隊做到了10億+,這個數字恐怕會令很多餐企望塵莫及。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第三只眼看零售、開家好店
餐飲020
作者:LiLo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