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原本是紀念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統節日,但是在互聯網以及現代商業社會的推動和變革之下,逐漸演變成商家借勢營銷,促進全民消費的“浪漫經濟”日。
七夕與214、314、520、雙11、圣誕節這“六大浪漫節日”成為浪漫經濟的典型代表。
近年來,隨著年輕人對于 214(西方情人節)、314(白色情人節)、520我愛你、七夕中國情人節、雙11脫單情人節、圣誕節等6大浪漫節日的喜愛加劇,浪漫節日所帶來的消費市場潛力也隨之擴大。 譬如鮮花、餐廳、電影院、游樂場、商場等和浪漫相關的傳統行業,商家們都已經提前做好了營銷對策,營造浪漫氛圍和展開促銷,市場上紛紛出現了以“浪漫經濟”為主的消費升級潮流。 乘著浪漫經濟的春風,餐飲業的消費力能夠得到明顯的提振,那么,在浪漫節日中,餐飲市場到底會出現哪些有利信號和趨勢?餐飲人又應該如何去抓住這些機會? 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將通過美團點評研究院提供的大數據為各位餐飲人提供一些方向。 01 “浪漫經濟”成型 掌握六大變化趨勢 通過美團點評研究院洞察發布的《浪漫經濟大數據報告》中可以發現,在浪漫經濟下,餐飲市場的變化和趨勢: ◆1、餐飲訂單暴增,主題餐廳需求最大 浪漫節日里,美食必不可少。 據美團點評研究院大數據的監測,相較于平日(節日前7天的日均數據),在浪漫節日來臨之前,餐廳的訂單量和主題餐廳都有很大的需求變化:總體餐飲的日訂單量比平日增長36%,其中,主題餐廳的需求最大,日訂單量比平時增長55%,單均消費達到105元。 ◆2、熱衷正餐,西餐交易金額尤為突顯 在浪漫節日里,主題餐廳的屬性被放大,那種或安靜、或優雅、或個性的主題餐廳,成為為浪漫節日里最受歡迎的餐廳之一。 浪漫商機無限,浪漫節日的到來,激活了主題餐廳,也激活了其它品類餐廳的屬性。 拋開了平日忙碌生活的快餐模式,在浪漫節日里,具備舒適的環境、氛圍恰到好處的餐廳,也是情侶們共度時光的好去處。 上圖數據顯示,浪漫節日,甜蜜情侶熱衷正餐,火鍋、自助餐、西餐、燒烤、韓餐日料等品類也呈現火爆之勢,但是從訂單量來看,小吃快餐成最熱品類,訂單占比21%,為訂單量排名TOP1。 但是在這種特殊的節日里,小吃簡快餐的訂單增長遠不如正餐品類,火鍋、自助餐、西餐、日韓菜等5大正餐的訂單量與平日相比,平均增長高達50%以上。 此外,從交易金額來看 ,火鍋以23%位列第一,而自助餐、川菜緊跟其后,分列第二、第三名。 相較于小吃簡快餐最求的快和便捷,那些輕松的火鍋、自助餐,或者環境優雅、舒適的西餐廳,還有時尚的日韓料理是最受消費者們的青睞。 當然,除了正餐以外,代表甜蜜的面包甜點在浪漫節日里也頗受歡迎,占據訂單量排行榜的第三名。 其中,日本菜的單均消費最高,達到了186元,火鍋、自助餐、西餐、川菜、燒烤、韓國菜的平均單均消費超過了130元。 ◆3、熱門節日餐飲消費的兩個黃金時段 熱門節日餐飲消費集中在中午11-13點和晚上17-21點,出現了雙高峰的趨勢。 其中,中午11-13點是午餐小高峰,而晚餐高峰期則從傍晚的17點開始,餐廳也正式迎來全天的黃金消費時段,一直持續到晚上20點左右達到峰值。 此外,為了避免撞上白領們下班的高峰期,學生群體在浪漫節日主動選擇了錯峰消費,呈現出提前1小時用餐的錯峰消費特征。 ◆4、最注重儀式感的城市:北上廣深 餐飲消費力和城市經濟實力成正比。 北上廣深在中國是眾所周知的一線大城市,不管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實力和基礎,再加上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餐飲品牌均在加速布局一線城市。 據了解,2016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突破3.5億元,在眾多注重飲食文化的城市里,消費力指數最高的是上海。 由上表數據可知,在浪漫節日當天,上海的消費力“霸主”地位依然不變,成為餐飲消費地域分布城市的TOP1,占全國城市的5%,和北京持平;而深圳和廣州的占比均為3%,位列第三、第四。 雖然北上廣深不能說是中國最浪漫的城市,但是從數據可以看出,北上廣深絕對是中國最懂浪漫的四大城市。 從消費城市進行排名,北上廣深依然拔得頭籌,被評為全國主要消費陣地。成都、西安、鄭州、南京、重慶、武漢等6大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也同時進入了浪漫節日里的訂單分布TOP10城市榜單。 此外,從消費省份來劃分,河南、山東、浙江等省份極具消費潛力,訂單占有率緊跟廣東、江蘇兩大省之后,比例分別為8%和7%。 ◆5、餐飲商家應該如何抓住用戶的心? 做餐飲,要抓住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胃,還有消費者的心。所以,很多餐廳也是使盡了渾身解數、挖空心思去討好客人。 然而,最受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的餐廳具備哪些特質? 紅餐網在報告里面觀察到,如今好吃已經不僅僅是顧客選擇餐廳的主要標準,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消費升級的改變,特別是在浪漫節日里,環境好、上菜速度快、價格優惠等也成了消費者選擇餐廳的重要考量。 所以,商家們要特別留意用戶對于餐廳的評價,環境嘈雜、不好吃、價格貴、等位時間長等評價會影響消費者的體驗,在一些特殊的節日里面,更是如此。 ◆6、浪漫經濟,體驗方式更多元 在浪漫節日里,人們的玩樂方式也變得更多元,除了美食之外,鮮花和蛋糕也成了浪漫節日的代名詞。 在浪漫的節日里,給親愛的另一半送上一個蛋糕或者一束鮮花,也是許多年輕人表達愛意的方式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消費升級,人們享受浪漫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外賣、跑腿等即時配送成了訂花新模式。 以上數據顯示,在6大浪漫節日里,鮮花外賣日訂單量增長347%,比鮮花到店價格高65%,其中,有86%的用戶選擇當天下單,“隨訂隨送”趨勢明顯;此外,人們更熱衷于在公共場合示愛“虐狗”,公共場合送花占比超過55%。 而蛋糕的消費場景也發生了改變,蛋糕已不僅僅是生日的必需品,在浪漫節日里,蛋糕外賣在北上廣流行,訂單量比平時提升24%。 02 餐飲商家要如何抓住浪漫經濟機會? 場景化成為了餐飲業的主流模式,浪漫節日催生“浪漫經濟”,6大浪漫節日已然成為餐飲商家眼中的“香餑餑”,然而,餐飲商家要如何抓住浪漫節日帶來的商機? 紅餐網覺得,在浪漫節日里,餐飲商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發力,調整餐廳的納客姿勢: ◆1、升級服務、優化體驗,還要提升性價比 數據顯示,環境好,上菜快、便宜好吃等關鍵詞成為了消費者點評餐廳的關鍵詞,所以在消費升級的情形下,產品也要升級。 當然,這里的產品不是僅限于菜品,還包括環境、服務、菜品質量、氛圍等等。餐飲發展的趨勢是吃飽→吃好→吃體驗,這個體驗指的是:硬件環節上的體驗,菜品口味上的體驗以及軟件服務上的體驗。 就好比花舍鮮之味,一間用米其林標準重建的平價西餐廳。這個目標打造屬于東方味蕾的精致西餐主要從三個方面打造自己的獨特氣質:精致健康的菜品、濃郁的藝術氣息以及舒適自然的私密空間。 “健康、創新、傳承”,花舍鮮之味將生活的理念融入對到菜品的追求中,希望通過菜肴的體驗,帶給顧客精神上不同的感受,不是追求奢侈,而是用平民化的價格活出高品質的精致生活。 ◆2、錯峰消費營銷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消費者自動選擇錯峰消費。 正常情況下,每日12點和18點左右分布是午晚餐的就餐高峰期,很多熱門的餐飲店常常出現排隊的情況,尤其是在節假日,而在餐點前后時段則經常坐不滿。 所以,餐廳可以使用錯峰消費的營銷手段來實現上座率最大化,餐廳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段給予客人不同優惠,比如:在13-14點到店就餐的客人,可以享受9折優惠;14-15點到店就餐可以享受8折優惠,以此類推。 如此一來,消費者可以錯開高峰期前來消費,一來減少了消費者排隊等位的時間,增強了消費體驗,二來避免了客人因排隊時間長等問題而降低了餐廳的入座率。 ◆3、為消費者定制消費場景 隨著情侶們撒狗糧姿勢的變更,餐廳也可以通過打造更具個性化的場景和服務。 浪漫節日讓主題餐廳的需求變大,對于本來就是以主題為主的餐廳來講必然是好事,除了本身具備的粉絲群體,他們在浪漫節日里,因為特殊的屬性來吸引新的消費人群。但是,非主題餐廳怎么辦呢? 普通的非主體餐廳可以通過節日的特性來打造新的場景,拿最會玩營銷的肯德基來舉例。 今年春節,肯德基就將品牌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將二十多種民俗藝術融入到全國一百多家門店,打造出“百雞百吉”主題餐廳。 一方面是希望把地域性的民俗文化藝術與餐廳裝飾結合,將傳統之美融合在現代設計中致敬傳統;另一方面是想通過新年期間的民俗藝術展示活動,讓更多人了解中華之美、保護離我們遠去的老手藝。 肯德基把品牌本土化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方式,在不知不覺的影響著人們在餐廳中的消費行為和內容。 總結 中國年輕人熱衷浪漫節日,無論是西方情人節還是傳統的七夕情人節,浪漫節日都對市場的消費起到了推動作用。 當浪漫節日成為一種文化資本,并給商業賦予浪漫的意義,必定能掀起一陣“浪漫經濟”的熱潮,讓消費場景發生改變。 但是浪漫經濟過后,餐廳還是要回歸餐飲的本質,要以產品為王,再賦予體驗感和營銷手段,去促進消費,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 因為浪漫節日帶來的浪漫經濟效應畢竟是短暫的,餐廳的持續經營才是長久的。
PS:以上數據是由美團點評研究院(MDR)提供。美團點評研究院是依托于美團點評一站式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的數據研究機構。研究院致力于生活服務相關的數據洞察,面向用戶、商家、行業、媒體、政府等提供客觀真實的數據研究成果,推動生活服務產業健康、合理的發展。
編輯 | 紅餐網_周洪楚
美團小貸為中小餐飲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詳解美團小貸貸款攻略: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聽說,美團點評要建個餐飲市場的“IBM PC標準”
餐行健和天子星聯姻,連鎖快餐行業或將得到新一輪變革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