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慶樓首發申請獲批,
將成A股第五家餐飲企業
同慶樓于去年12月12日IPO申請過會,現在終于拿到上交所主板市場的入場券。6月19日,證監會核準了同慶樓等公司的首發申請。
資料顯示,同慶樓是知名的徽菜餐飲品牌,采用連鎖經營模式,走大眾餐飲路線,先后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2010年,作為徽菜唯一代表入駐世博園提供餐飲服務。
同慶樓立足安徽、江蘇,并向全國輻射,截至目前,同慶樓及其子公司在合肥、南京、無錫、北京、張家港、常州等地擁有直營店55家。
而同慶樓早在2016年6月就向證監會首次報送IPO材料,但在2017年被拒。時隔4年,相對低調的同慶樓卻異軍突起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
據了解,同慶樓發行上市后將成為A股市場上繼西安飲食、全聚德、中科云網、廣州酒家之后第五家餐飲企業。
上一次有純餐飲企業在A股主板上市,還要追溯到2009年,湘鄂情的上市帶動了餐飲企業擁抱資本的熱情。不過,現實很殘酷,湘鄂情發展并不順暢,幾次轉型變更業務后,目前已成為ST云網。
2017年6月,廣州酒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主營業務包括食品制造和餐飲服務。主營利潤中超過七成來自食品加工制造業,餐飲業占比不到三成,應歸為食品板塊,并算不上純粹的餐飲企業。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味千中國、海底撈、呷哺呷哺赴港上市,瑞幸咖啡赴美上市,可謂是花開墻外。但是港股上市和A股的條件不一樣,登陸A股難度更大。
不過,此次同慶樓的首發過會,可謂是餐飲行業進攻國內資本市場的一次破冰之旅,或許具有一定的風向標意義。
也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北京疫情的反撲,餐飲業再次陷入低迷期,同慶樓的上市或將會給餐飲人帶來更多的發展信心。
濟南多家“面包新語”門店關門,
公司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2020年,烘焙市場異常動蕩。4月份,“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宣布關店100多家,裁員千人,而近期,進駐濟南多年的面包新語品牌連鎖店也已悄然關門,加盟公司更是被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不少充值該店儲值卡的消費者找不到消費門店,面臨退卡無門的窘境。
3月27日,濟南面包新語微信公眾號曾發布通知表示,面包新語濟南恒隆店、世茂店、和諧店將恢復營業。但在今年4月24日,該號發布消息通知,其公司決定將關閉世茂和恒隆兩家店,和諧店正常營業,同時大力發展線上渠道。
早前,有媒體聯系到面包新語品牌官方一工作人員。她表示,目前僅是暫時關掉多家門店,并非退出濟南市場,如要退出也會妥善處理消費者的儲值卡問題。
但是記者走訪面包新語位于和諧廣場、恒隆等多個商圈的連鎖店發現,均已經出現關門停業現象。
面包新語進入濟南已經近9年時間,且開有多家分店。如今,為何會突然關門?
關于退卡事宜,總部回復說,“目前濟南的店面只是在裝修,沒說要閉店。”
有記者聯系到面包新語一工作人員。她表示,“加盟部門給出的回應是,濟南面包新語連鎖店因涉及成本等個別原因只是暫時關掉門店,并非退出濟南市場。”至于店面何時開業,她表示不知情,還需加盟商和總部協商溝通。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面包新語如要退出濟南市場,會提前告知消費者,不過對于山東面包新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出現經營異常一事,她也稱不知情。
然而,據調查發現,面包新語品牌加盟商山東面包新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也已在半個多月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有失信被執行人。
網傳武漢亢龍太子酒軒倒閉?
公司負責人回應:屬謠言
自4月8日武漢“解封”,4月26日《武漢餐飲恢復堂食細則》出爐以來,武漢各大酒樓餐廳已陸續開門營業。但是武漢亢龍太子酒軒多家門店一直未開門營業。近日,朋友圈有消息指出,武漢亢龍太子酒軒倒閉了, 目前已進入資產清算環節。
有媒體向太子方面求證,該負責人回復說,網傳消息不實,屬于謠言,公司并未倒閉。
6月22日,武漢亢龍太子酒軒還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聲明辟謠。
聲明提及,亢龍太子酒軒破產純屬無中生有,是謠言。酒店沒有復工,是考慮目前北京的疫情反彈,政府對大型酒席尚未放開。武漢的新人也對辦婚宴酒席有所顧慮,邀請的親友也不敢參加。因此酒店暫時沒有開放,具體恢復營業時間需要等待進一步通知。
顧客被地毯絆倒,
北京一餐館老板被判賠償9000余元
2019年9月10日晚上,李女士到張先生經營的飯館處就餐,從飯館準備外出時被餐廳門口鋪的地毯絆倒,造成身體受傷。住院治療7天,支出醫療費8000余元,臥床3個月,為此誤工4個月之久。在雙方協商賠償未果后,李女士將張先生起訴至法院。
李女士認為:張先生在經營活動中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致使其摔倒致傷,給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痛苦,因此應承擔賠償責任。
而張先生則認為,李女士當天穿著拖鞋,外出,人穿著拖鞋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走路都會比平常小心謹慎些,更不用說下雨天穿拖鞋外出,李女士對自己所受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經查,事發當天下雨,李女士前往張先生店內就餐,右手舉著傘、左手打著電話、腳上穿著拖鞋,從店內走出,在紅色地毯上向前滑倒。
法院認為,張先生作為飯館的經營者,從其接受李女士等人進入其經營場所開始,即對李女士具有安全保障義務。但張先生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事發當天下雨,路面濕滑是常態,且飯館門口為斜坡,但張先生未對其鋪設的地毯的防滑性考慮周全。故張先生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法院也認為,李女士作為成年人,其應當知道下雨天路面滑,故應在走路過程中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還穿著拖鞋、使用手機打電話將自己置于危險之中,故對其損害,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最后,法院判決張先生賠償李女士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等合計9000余元。
在此,紅餐網提醒各位餐飲老板,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店內要做好警示標識布置,尤其是在下雨天等惡劣天氣,適量放置小心地滑等標識,并時刻提醒顧客注意安全。
陸正耀旗下兩家實體被清算,
瑞幸第一大股東位置或將動搖?
瑞幸咖啡風暴仍在持續。
6月21日,開曼群島法院的一份文件顯示,瑞信集團牽頭的銀行贏得一項法院命令,清算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家族控制的兩家實體,以追回3.241億美元的未償債務。
陸正耀旗下兩家實體Primus Investments Fund(簡稱“Primus”)和Mayer Investments Fund(簡稱“Mayer”),請求法院允許他們通過再融資或出售資產償還債務,法院予以駁回,并稱“沒有可信的證據表明將在合理的時間內償還債務”。
查詢瑞幸咖啡招股書可知,陸正耀主要通過家族信托Haode Investment Inc.(簡稱“Haode”)持股瑞幸咖啡。數據顯示,Haode持有瑞幸咖啡約2.97億股股份,而由Haode全資擁有的Primus,持有1.875億瑞幸咖啡B類普通股。
此前,Primus將持有的5625萬股瑞幸咖啡股份質押給了承銷商,以擔保貸款。需要注意的是,銀行貸款方還在英屬維爾京群島向陸正耀的家族信托基金Haode提交了清盤申請。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裁決結果。
另外,根據瑞幸咖啡招股書,Mayer持有約1.97股瑞幸咖啡B類普通股,而Mayer由Mayer Management GP, Limited持有,后者的實際控制人是陸正耀的姐姐Sunying Wong。
數據顯示,陸正耀與Sunying Wong分別對瑞幸咖啡持股23.94%、9.72%,兩者累計持股比例為33.66%。
如今,陸正耀旗下上述兩家實體即將迎來清算,且家族信托基金Haode也被申請清盤,這或許意味著,陸正耀在瑞幸咖啡的第一大股東位置可能動搖。
一方面,陸正耀在瑞幸咖啡的資本地位不再穩固,另一方面,陸正耀在瑞幸咖啡的行政職務也面臨危機。
此前,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于7月5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討論公司董事會的改組問題,包括解除董事長陸正耀的董事任命,黎輝、劉二海的董事任命,以及獨立董事Sean Shao的任命。
*注:文章部分案例素材來源于市值風云、中國法院網、濟南時報、楚天都市報、36氪及其他媒體。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餐飲復蘇專題匯總
外婆家吳國平:我從沒有這么清醒過
酒后打罵餐廳服務員,兩男子被判刑!
餐飲業,再受重創
餐飲老板,你敢不敢看回N年前的自己
動蕩六月!餐飲人再迎大考!
如果,餐飲老板和前員工成為競爭對手
一夜之間,商場30多家餐廳被封!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品牌有多賺錢
多家餐企再獲巨額融資!品類風口變了?
喜茶憑啥這么值錢?
餐企局部關店愈演愈烈!是淘汰還是常態?
17城松綁地攤,餐飲業大變局來了?
餐飲市場有多少泡沫?餐飲人該醒醒了
感謝疫情,讓我體面地關了餐廳!
巨頭殺入,餐飲最后一片藍海市場要變天了
餐廳客流慘淡?“7種武器”破解客流難題
海底撈創始團隊套現15.6億,值得驚訝嗎
疫情后,這10類餐飲老板最有前途
這些干餐飲的誤區,害了多少人?!
張勇的焦慮與海底撈的未來
餐企跟風玩直播帶貨,90%會死得更快!
餐飲人最擔心的事情來了
疫情下的小餐飲老板:倒下爬起來再干
餐飲,還值得做嗎?
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餐企的破局之道
品類大洗牌來了!你的餐廳符合趨勢嗎?
疫情重創餐飲產業鏈,無一幸免
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餐飲驟降46.8%,請珍惜你的工作!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