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2018年的中國餐飲,我們發現有這8大特點

    距離2018年結束僅有20天了,2018年中國餐飲的主流是什么?又有哪些可改進的地方呢?

    本文由紅餐專欄作者胡茵煐(微信號:yuelaoban)授權發布;

    最近和一個餐飲大佬聊天,聊到“大娘水餃最新logo”時,無限唏噓。這個曾經餃子界數一數二的品牌,幾經轉手、CEO更換……正不斷被喜家德、船歌魚等趕超,如今成了“到火車站、汽車站不知道吃什么才吃的餐廳”。

    大娘水餃四次“換臉”在焦慮什么?

    ▲圖片來源:餐飲品牌研習社

    然而,“大娘水餃”不過是傳統餐飲企業近年來的一個縮影。

    01

    2018年餐飲“三分天下”格局初現

    2018全年中國餐飲市場總額將超過4萬億,同比2017年增漲預計10%左右,超過50%以上的餐飲老板對未來餐飲發展信心指數超過100點……數據反饋的形勢一片大好。但正如張愛玲所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里面爬滿了虱子。

    從2014年外賣崛起、同年全家等便利店上線便當,到2016年底新零售被提出來,中國餐飲一路在高速增長,但也漸漸看出了點眉目:一個是餐飲行業整體趨于成熟,行業平均凈利潤率回歸理性,另一個是目前中國餐飲隱約可見三分天下的趨勢。

    1
    傳統餐飲仍是主流

    這個傳統餐飲指的是,在Mall里、社區里經營的連鎖大眾化餐飲品牌。這些正統的餐飲在未來仍然占據主流。但是目前,受到外部環境和內部競爭的影響,大眾化餐飲勢必迎來一場升級變革。那些老化的、落后的品牌將在2019年和2020年被悉數淘汰出局。

    2
    外賣割據一方

    從外賣的兄弟平臺——電子商務平臺來看,2017年網上零售總額約7.18萬億,全國零售總額36.63萬億元,占據全國零售19.6%。盡管電商增長勢頭迅猛,但高額的流量費用,讓電商的天花板近在咫尺。

    ▲外賣將會分食餐飲市場份額并牢牢占據

    但是從長遠看,外賣不會取代傳統餐飲的地位。傳統餐飲人也看明白了外賣,基本都持冷靜并重視的態度,做外賣,但是不依賴。

    外賣頭部品牌里,大多還是耳熟能詳的傳統品牌。從2017年數據來看,外賣市場僅占餐飲總體的7.69%,未來這一數據還會在增長,從目前大多數正餐對外賣營業占比的需求來看,預計10%~15%會是一條參考線。

    3
    新零售(跨界者)攪局能力大

    全家、7-11、羅森這種24小時便利店,提供便當、咖啡、早餐還有座位供應,顛覆了傳統便利店。雖然,目前暫無此類銷售數據,但是,便利店里的便當每賣出一份,傳統餐飲生意就少一份。特別是工作日午市,靠近工作區的便利店,截取了不少餐廳的客流量。

    便利店截取客流搶占市場

    ▲圖片來源:百度

    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這類跨界來打劫的新零售,來勢洶洶,背后有資本加持,一旦商業模式跑對了,又將是一輪變革。

    據悉,盒馬開店1.5年以上的門店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線上銷售占比超過60%;在開店數量方面,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馬已在全國14個城市擁有64家門店。

    盒馬就餐區域人氣高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其他還有賣咖啡的理發店,開辟柜臺賣甜點的奢侈品店。誠然,這些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這些打劫者的背后是一個個高度成熟、資本雄厚、企業人才濟濟的集團。如果任其跑出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對餐飲業也是一個挑戰。

    雅詩蘭黛跨界做奶茶

    ▲圖片來源:贏商網

    02

    2018年餐飲的弊端

    外界跨行者風生水起,真正餐飲企業在2018年反而是哀鴻遍野,盈利高的少、及格線的多、虧損的不計其數。大多數2018年以來的客流量、銷售量、凈利潤紛紛下降,達到歷史新低,日子相當艱難。

    但深入分析這些表現不好的傳統餐飲企業,我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老”

    這個老,是指整體不具備現代化企業特征的意思,還停留在20世紀那一套。例如:品牌意識低、內部管理粗放等。如果2019年環境持續惡化,這些餐飲企業將會是第一輪被淘汰出局。

    ▲餐飲環境日新月異,固守老一套只會被淘汰

    1
    品牌勢能低

    在2018年各項指標歷史最低的餐飲品牌里,都有這樣的情況——知名度高,美譽度低,忠誠度零。

    企業旗下十來家店,消費者也僅僅是停留在知道——“哦,xxx家,就那幾個菜還可以,其他一般”。品牌缺乏創新,公關無力,導致消費者形成呆板印象,好感度一般,完全沒有忠誠度。這種品牌,一旦周邊新開其他餐廳,對其沖擊很大。

    由于品牌沒有形成勢能,不僅對消費者吸引力低,而且對供應商、招聘、商場招商部、外部媒體等都沒有吸引力,變相加大了自身的成本。

    收入少了,成本高了,企業出局是板上釘釘的事。

    2
    市場反應慢

    面對這兩年餐飲行業風云巨變,很多餐飲品牌反應遲緩。一方面是決策層對外關注度不夠,一方面企業僵化上傳下達的速度變慢。O2O平臺、新媒體、外賣、商場運動、新零售……企業在一輪又一輪的變革中,始終保持“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最終被市場“置之事外”。

    自媒體出來這么久了,到現在還沒投過廣告的餐飲品牌一抓一把,這還是一線城市。

    3
    市場反應過激

    反應過激比反應慢更糟糕,誰火就跟風誰。把產品線越做越重,價格上不去,導致利潤率越做越低,同時也打亂了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認知。一個重慶火鍋店,既有潮汕牛肉火鍋、有酸菜魚、還有炭火牛蛙,夏天晚上還有小龍蝦賣。

    上海某著名頗有逼格的川菜品牌,近年來老化嚴重。最近跟風牛蛙,把大大的銅鍋掛在了其頗具設計感的餐廳里,更是自亂陣腳。

    4
    商業意識淡

    餐飲行業有個趨勢——新入行的餐飲老板,學歷越來越高、履歷越來越漂亮。很多入行的新餐飲人,在此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商業模式。

    ▲新入局者人才濟濟

    他們的產品線、供應鏈、地段、面積、人員配置,是從商業的角度出發,每一項的增減都是依據反饋出來的數據做決策,有理有據。一旦這些商業模式經過認證,他們就迅速整合各方資源復制,形成規模。

    相比于上一代餐飲老板,這一代更職業化更商業化,侵略性也更強。

    5
    產品品質高

    我所了解到的幾十家今年下滑厲害的餐飲品牌里,菜品都非常好吃。老板們對于菜品要求抓的還是非常嚴苛,他們的觀點是:菜一定要好吃。

    但,現在早已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對于一家餐飲品牌來說“好吃”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然而,很多餐飲老板死守著這條“鐵律”,把好吃當唯一。

    結語

    當下餐飲行業整體正在升級,20%~30%這種高利潤時代結束,行業凈利潤率逐漸在向香港日本等地看齊:公司化運作、10%~15%凈利、高投入低回報將成為常態。

    一句話,餐飲告別龍蛇混雜的時代,內部不規范、雜亂的企業,將在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

    編輯|紅餐_萬馨

    往期內容回顧

    2018上半年餐飲業發生了哪些大事?

    餐飲新風向:2018年這些單品將會成為爆款!

    2018H2必火品類大預測,這些風口你抓住了嗎?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943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11日 21:21
    下一篇 2018年12月11日 21:4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