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 1209 期
“隊伍分為上、中、下游,每移一步就是進階,直至升級到店門口,苦盡甘來的即視感不禁讓你熱淚盈眶!”——一位顧客在點評網站上發表的感受。
你應該猜到了,說的就是上海新開的那家喜茶店。
黃牛黨把排隊的票賣到100塊一張;而門店也適時推出了“限購”的規定。
熱熱鬧鬧排長隊,已經成為一個品牌火爆最直觀的現象。然而,熱鬧背后,對品牌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
”
1
你能為一杯飲品等多長時間? ▼
“你知道人民廣場開了一家排隊到發神經的茶飲店嗎?”
2月20日那個周末開始,我在南京西路附近上班的朋友小徐發現,身邊的年輕女生,幾乎都開始討論一家新開的茶飲店。
是的,就是那個風靡了整個廣深地區的喜茶。繼火遍珠三角之后,上海店剛一開張,每天上百人排隊的場面就刷爆了社交網絡。
在公司素有“茶飲中毒者”稱號的小徐,周六約了好友一起到來福士,想要品嘗一下這杯久仰大名的茶飲。
沒想到,排隊排到了商場中庭,工作人員直接告知,從現在開始到點單,至少需要三個小時。
▲茫茫多的排隊人群
“三個小時夠我坐飛機去一趟日本了啊。”小徐的好友感嘆。
有數據顯示,目前在上海想要喝到喜茶,平均一單至少要排隊一個小時,周末所需時間更久,甚至,有人會在喜茶開始營業時間的前半小時,就早早去等候。
另一個側寫是,在某些跑腿代買app的搜索欄里輸入一個“喜”字,就可以直接彈出“喜茶購買”等字眼。
據澎湃新聞報道,一名排隊的男性顧客就是在某網絡平臺接了跑腿單,每杯加價50元。據悉,每位顧客限購6杯喜茶。因此,一單跑腿,該名男子可以賺300元。
而在黃牛手里,17元一杯的奶茶要賣50元。更讓人驚訝的是,一名自稱是店員的人也在倒賣,兩杯要價100元。
2
天平的一端是“等待”,另一端是? ▼
“現象級”的排隊場面,與喜茶的產品密不可分,也與消費者的從眾心理與好奇心有一定關系——
詢問了數十位在喜茶排隊超過兩小時、并成功買到產品的顧客后,發現大家幾乎都對產品贊不絕口。
但當問到“是否愿意再來光顧”,給出的反應大多是:
“如果不需要排隊這么久,會愿意再來。”更有甚者直接表示,“為了一杯飲料太浪費時間,不值得。”
這并不是一個令人感到意外的回答。
▲據說,該門店現在已經要限購了……
不難想象,當一個品牌擁有了非一般的高人氣,會同時正比拉高消費者內心的期望值,排隊人越多,等待的時間越久,對產品的期望值就會越大。
人們在做一個選擇(排隊等候)的同時,所放棄的東西(時間)就是經濟學中所說“機會成本”,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思考,其中必定包含不是用錢來衡量的東西。
▲排隊等出來的更高期望值,如何得到回饋?
大部分消費者會將心中的高期望附加到對產品的判斷上——
喜茶一杯茶飲平均20多元人民幣左右,而當顧客需要排隊數小時才能喝到這杯茶飲時,對于他們而言,希望能夠從中得到的“回饋”,早已超出了20元所能夠帶來的價值。
這意味著,“值得”與否,不再單純地由產品的口感決定,也包括了為其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心理情緒等眾多因素。
去年上海阿大蔥油餅也是如此。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經濟社會學系主任劉長喜指出,這其實已經演變為一種符號化的消費,不具理性。這時候的意義不在于產品本身,但能夠買到這樣的商品,在聊天中、在社交網絡中,是向朋友傳遞出一種信號,我買到了很難買的、你們都沒有的東西。
3
“喜新厭舊”常態下,排隊是把雙刃劍 ▼
有業內人士表示,喜茶在運營以及產能上的表現其實已經非常優秀——身處一個并不算藍海的市場,憑借其強悍的品牌力引起轟動,大排長隊是必然結果。
通過高產品力和精準的市場定位,帶來了持續不斷地人氣,高端的品牌形象也拉開了與其他一些連鎖茶飲品牌的差異。
▲開在深圳萬象城商圈Prada旁邊的喜茶門店
從目前各類口碑網站反饋的數據來看,喜茶的熱度依舊很高,社交媒體上也依舊有很多躍躍欲試、一嘗美味的消費者。
然而,對于商家來說,顧客排長隊是一件好事,卻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都市快節奏生活的的當下,年輕人的“喜新厭舊”是一種常態,曾經許多生意火爆的品牌,如今門可羅雀。
當新鮮感逝去,如何繼續留住消費者的心,拉長品牌的生命周期;
當供需比例失衡,消費者需要付出的占比過大時,所帶來的邊際效應如何應對;
當消費者心甘情愿花費數小時來排隊買產品時,如何回饋更多給這些核心用戶;
……
“人潮即錢潮”或許沒錯,但如果排隊消費者額外的心理期待無法滿足,有時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對于已經擁有極強產品力的喜茶,以及那些“網紅”級的餐飲品牌們,都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
后記
▼
去年《咖門》采訪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時,他曾很嚴肅地表示“當一些店排隊要排很久,這種時候是很危險的”。
講真,當“排隊經濟”被頻頻提起、成為營銷手段,甚至有品牌作為自己的宣傳重點時,這只蟄伏在身邊的“灰犀牛”,正在侵蝕著品牌的勢能。
羅振宇曾在一場演講中,提出未來商業獲得用戶的兩個辦法:一是讓他上癮,拖住他的時間;二是提供服務,優化他的時間。
應用在體驗式的消費場景中,一些成功獲客的品牌往往狠盯著前者,而忘了后者。
無論外界如何用“排隊/等位經濟”進行“教學”,對品牌來說,有人氣是好事,但在之后的可持續經營中,“排隊”應該是要解決的問題,而非炫耀的資本。
來源:咖門 作者:彎彎楊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阿部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跳了4個坑|中國“蛋糕王”|被員工坑死 加盟模式解析|加盟6套路|對話大董 美女學霸開餐廳|王品掉坑記|90后喊話70后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