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創業者的痛:向老炮取了無數經,可我還是跳了這4個坑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 1206 期

    出身阿里,擁有豐富互聯網資源,出書、站臺、演講,沒有做餐飲之前,拌調子熱干面聯合創始人大俠已是“業界大咖”。但做了餐飲之后,他卻越發變得謹言慎行。

    從前期籌備到開業,至今不滿一年,大俠對產品、拓店、品牌、供應鏈等方面的認知經過了無數次的推倒重來。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也向老司機們取了許多經,遇到了很多貴人,“知道了哪些是坑,但2016年一半的時間我們還是在坑里,該跳的一個都沒躲過去。而這,才是餐飲業給我的最寶貴的財富”。

    大俠口述餐飲老板內參|王艷艷整理

    人物簡介

    劉俠威,花名大俠

    拌調子熱干面聯合創始人

    原阿里巴巴資深經理,熱門圖書《電商3.0:玩轉微信電商》、《移動社交電商》、《人格化電商》作者。

    1

    規模的坑

    認為規模就是品牌力

    剛開店的時候,我們認為規模就是品牌力,比如,要成為鄭州第一品牌,河南第一品牌,然后是全國第一品牌。 那么店鋪的數量、規模是最重要的。當時就計劃今年要開20家店,甚至連街邊店的規劃都做出來了。

    尤其當我們第一家店生意火爆,很多加盟電話打過來的時候,我們還有一種擔心,就是怕自己不去搶占位置,競爭對手就會去做,迅速的做大規模,搶奪我們的品牌影響力。

    后來出去考察,和牛人聊,我們才意識到,這個認知是錯的。規模并不等同于品牌力。我也了解到,在武漢有一個熱干面品牌,店鋪開到600多家,但品牌的知名度卻并不高。

    同時,在和頂新集團的一個副總裁聊的時候,他也告訴我,有的創業者,一兩年只開了一家店,但到了第三年可能就開了100家。前期打磨好產品、數據模型,那么爆發的時候就很快。先打好底盤,這是很穩健的做法。

    心得|

    現在我明白了,品牌力的核心是消費者的認知,以及你能提供出的產品力和消費體驗,這是消費者定義的,而不是用店鋪的數量去定義的。

    而且,我們是為了做品牌的,如果還去做街邊店,那就相當于站在沙縣小吃和黃燜雞的旁邊去PK了。同時,我們商場店的價格可能并不適應街邊店的價格,所有產品的價格體系都要調。

    在還沒有好好的打磨而積累出經驗,優化好產品和服務,培養出人才,提煉出管理模型的時候,大規模去開店,管理和內耗的問題會層出不窮,會讓我們成為救火隊員。

    也就是說,對我們是坑,于競爭對手或許也是坑,如果他愿意跳,那么就讓他跳進去好了,自己到最后依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們只需要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 把優勢做出來,讓用戶對我們有更好的認知,這才是最重要的。

    2

    產品的坑

    你認為是對的,顧客不一定認

    對于產品,從一開始我們就極其認真,開業的頭兩個月,就做了30多次優化。

    調子熱干面

    僅面的分量就經歷了從180g、200g、220g。其實開始的份量并不算大,我們是這么考慮的:好吃的東西一定不要讓顧客一次就滿足,而是要讓他吃到意猶未盡,留有念想;另外,也是為了賣我們的鹵味等小食,提高客單價。面吃不飽,可以再點些鹵味填充嘛。再說了,吃飯七分飽是最健康的。

    但幾個月后,根據外賣和店內調研的結果,我們發現,顧客對我們產品的認知呈現4個特點:好看、難拌、好吃、面少。

    顧客跟你有不同的認知,那就要正視顧客的體驗,以顧客為導向。

    盛面的盒子好看,面好吃這兩項要繼續;面難拌,我們加長了筷子,降低紙盒高度、增加了寬度,把盒蓋做成壓痕,用餐的時候可以撕掉。現在我們面的分量也都提高到了250g,大大提高了性價比,讓顧客更實惠。

    |心得|

    為什么不讓顧客覺得好吃又份足呢?我發現,那些想買小食的人還是會買小食,跟一碗面能否吃飽沒關系,而是他要換個口味。不想買的即便一碗面吃不飽也不會買。

    我們要做品牌,就應該為用戶創造價值,就是要做到高性價比,好吃還很實惠。所以,不是你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就是對的,而是顧客覺得好的才是對的。

    這種認知不能光停留在管理層,而是要傳遞到所有人,這點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雖然有了這樣的認知,但做決策的時候還是會陷到里面去,要知道有時候團隊不是為市場和用戶負責的,他是為領導負責的。

    3

    團隊的坑

    牛人于大公司或許只是一顆螺絲釘

    4個月之前,我對于我們的“黃金4人組”非常自豪。

    其中兩個人都有類似麥肯這種大公司的工作背景,他們的數據化能力、標準化能力都非常強,執行力也很強。比如,能把下個月某一天某個時段的營業額預算個差不離,我們就根據這個數據倒推出采購量等。

    過去的幾個月,我深深地陷入整合人力的痛苦中。

    |心得|

    以前的我并沒有意識到,很多牛逼的人在大公司里或許只是一顆螺絲釘。每個專業的人背后都帶著從前公司制度的烙印,不同的烙印在一起也容易出問題。很專業,但卻不一定能很好地適應創業。

    我認識到,專業的人一定要有,因為在創業型公司,很多專業的問題或許創始人都不懂。但專業的核心崗位必須由創始人去帶、去磨合,讓專業的空降兵和團隊融為一體,同時做好內部人員的培養。要階段性的用人,因為系統不是生出來的是長出來的。

    有人曾這樣評價我的團隊配置,是一臺勞斯萊斯的發動機來拉牛車。對于一個創業型公司,動力和效果可想而知。還好經過及時的磨合、優化與調整,逐漸朝著更理想的執行力層面走。

    4

    營銷的坑

    別拿你的特色當優勢

    我是從阿里出來的,互聯網方面也有很多資源,但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中情懷和互聯網思維的毒。

    即便如此,還是會走一些彎路。我們門店有個掌柜號(微信號),剛開始一直是我一個人在運營,和用戶聊天、引導、體察等,我會做大量的工作,甚至用戶提意見時我會給他發個紅包。這個時候,用戶得到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粉絲漲得就很快。我們就想,如果每個店有5000個粉絲,那么基本養這個店就沒問題了。

    初心是去歸集每個店忠實的粉絲,但去做的時候就走偏了,因為太注重這個量,我們送鹵味、瘋狂發朋友圈去吸粉。尤其到后來,這項工作變成一個規定的任務,比如每天客單的30%以上要加微信,完不成就懲罰。

    這個時候,員工在執行其實已經變味了,動機就變了,在壓力下他想方設法去加粉,結果卻是很多人加,但加完就刪,很多人把我們屏蔽了。因為用戶根本沒有好的體驗,我們一天8條的瘋狂推銷幾乎刷屏了他的朋友圈。

    |心得|

    運營微信號這個事折射出很多問題,包括企業文化、對互聯網的認知、考核激勵等。現在我們的掌柜號是由員工輪流運營的,但每個人的風格和愛好都不一樣,還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

    但是今年會有一個思路,就是再回到初心上來,不會追求(粉絲)量的急劇的變化。以前對員工只是提要求,下命令,讓他干什么,并沒有深入告訴他為什么這么干。因為這件事需要慢,并不是能立竿見影的。

    所以,我復盤的時候意識到,一開始,這是我的特色,但并不是我們團隊的優勢。就像有些東西是偶然成就的,如果當成優勢,沾沾自喜,還當成規律去強推復制,那么很快就會出現問題。或者說,表面是這樣子,但其實真正并沒有什么作用,沒有普適性。做很多事,需要時間去驗證,復盤,再驗證……

    未來要想走快,最核心的還是系統,踏實地從0到1把系統弄出來,用數據說話,客觀去評估,有了強大的系統才能去復制。所以,未來可能還會跳坑,但要能快速跳出來快速往前跑,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財富,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歷練和成長。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阿部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利潤去哪兒了|第二家店超級店長制

    必栽的5個坑好吃不貴高手的5段位

    決戰20平西貝裁判制2017生存法則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50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17年2月27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