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聽BAT產品大牛講用戶體驗,還不如來這家包子店坐上10分鐘!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93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用戶畫像、服務藍圖、滿意度建模……

    提到人人都在談的用戶體驗,有餐飲老板哀嘆說,名詞太多了,概念太多了,其實都在用華麗的知識體系支撐日復一日的閉門造車,該學不會還是學不會。

    那么,對用戶體驗提的最多的BAT,究竟在談什么?

    騰訊倡導的是,放下自己,研究服務對象。以服務對象的需求和滿意度為中心,定義所做的一切。

    在餐飲業,翻臺率高達19次,產品價格比普通小籠包貴30倍的鼎泰豐,成功的秘訣就是擊中了人們內心最渴望被滿足的服務需求。

    來看看鼎泰豐員工“雷達”一般,用眼、耳、手、心精確感應顧客需求并及時提供服務的工作現場,你或許能更直觀地理解“用戶體驗”。

    耳力

    聽到筷子掉落會馬上送上新的

    在鼎泰豐,無論餐廳有多少食客,只要聽到客人掉筷子的聲音,馬上有人主動送上新筷子,名副其實的“筷”遞服務。

    因為在新人教育訓練里,會有“聽筷子掉落聲音”的課程,組員通過聽辨訓練,能迅速辨別出筷子掉的方位。這就是“順風耳”的功力。

    在鼎泰豐,最高記錄是,同時為客人送上三雙筷子,因為不同區域的多位服務員都第一時間聽到了聲音。

    |眼力

    看到孕婦、拿藥袋的客人會送上溫水

    我們平常說一個人有眼色,到底是怎么樣的?

    在鼎泰豐,當客人轉了一圈放置調味罐的轉盤,再抬頭,服務人員會主動對上他的視線,問道:“請問您是不是需要辣油?”客人驚訝點頭。

    看到從包包拿出藥袋的客人、看到孕婦,服務員會主動送上他們需要的溫水。

    那位正哄著小朋友吃飯的媽媽,還沒開口拿紙巾,服務員已經送到她面前。

    答案有跡可循,轉盤轉了一圈卻沒有拿出任何調味罐,應該是吃辣的客人;喂孩子的媽媽桌上放的全是使用過的紙巾,猜想她會需要新的;客人拿藥袋,下一個動作便是想要一杯溫水方便吃藥。

    在鼎泰豐,根據觀察服務人員發現,孕婦通常是不喝茶的,也不宜喝過多咖啡因的飲料。

    如果看到客人自己拿隨身濕紙巾在擦拭衣服時,服務人員也會主動拿過去去漬包,若是女性,會由女性組員送上,若是男性客人就由男性組員服務,“不光送上去漬包就離開,還要跟客人互動,教他們怎么使用。”

    微笑力

    光看眼睛就能感覺到口罩底下的笑容

    發自內心的微笑是什么都掩飾不了的

    走在鼎泰豐的總部、央廚、餐廳現場,就算是戴著口罩、帽子的傳菜員、跑包小弟,也能從他們的眼睛感覺到口罩底下的笑容。

    服務業是高壓工作,在鼎泰豐更辛苦,假日與尖峰時段,顧客平均用餐時間約40分鐘,如何讓員工在高速的工作節奏里,記得且保持發自內心的微笑?

    秘訣就在找出每個團隊的“黏著劑”人物,這種角色常存在于常勝球隊里,是凝聚隊友向心力的靈魂人物。

    鼎泰豐的“黏著劑”人物,每天會在機子里講笑話,保持組員快樂的心情,帶動大家微笑,還善于模仿,同事形容他們就像空心菜一樣“超多梗”。

    而這也源于鼎泰豐秉持的“管理心情比管理業績更重要”的理念。鼎泰豐第二代掌門人楊紀華說,沒有快樂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顧客。員工若心情好,工作效率、創意自然提升,微笑也是發自內心的,營業額就會提升。

    心力

    “讀心術”挖掘客人潛在需求

    資料來源:《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

    當客人問:請問有濕紙巾嗎?很多服務員會按照要求送上。但是鼎泰豐的員工會問,為什么需要濕紙巾,如果客人是因為衣服不小心沾到醬,她們會送上有去漬片的干凈小毛巾,還有濕紙巾的“去漬包”,并協助客人清理。

    誠如楊紀華那句名言:“大多數客人是沉默的!客人不說,不代表沒事!”員工必須思考客人問話背后的原因與目的,挖掘客人的潛在需求。

    這也就是鼎泰豐員工的“讀心術”,要求員工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善于觀察客人的一舉一動,去猜測客人每個動作的意義,務必做到“想在客人之前”。

    記憶力

    熟記客人的姓氏、特征和喜好

    你以為記憶力是天生的嗎?顯然是靠隨時隨地的溫習。

    如果你在鼎泰豐,服務員能直接叫出你的姓氏,你的喜好、習慣無須重復贅述,你會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報到,最后變成常客?

    鼎泰豐員工有熟記客人的秘密武器,那就是每位員工天天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面記錄著常客的姓氏、特征和喜好,以及今日學到的技巧與心得。

    “我常在來上班的車上,打開小筆記本,溫習常客的名單。”餐飲組組長謝家宜說,只要有客人變成固定每周至少來一次的常客,她們就會在筆記本里記下這位客人的特征。“大家也會分享資訊,讓更多組員認識新的常客。”

    這是鼎泰豐把顧客變成常客的秘密,有賴于一線服務人員經營好顧客關系管理(CRM)熟記客人的習慣、喜好,創造比在家用餐更自在、愉悅的體驗價值。

    感知力

    用同理心思考客人的需求

    客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妨換位思考,同理心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在鼎泰豐,服務人員即使對待小客人也一樣細心,有的兒童椅對小孩來說太大,他們會主動拿一條大毛巾墊在背后,讓小客人舒服。

    曾有媽媽帶著一歲多的嬰兒與四五歲的女兒到鼎泰豐用餐,吃到一半,女兒想上洗手間,媽媽懷里抱著剛入睡的嬰兒,安撫女兒說吃完再去,女兒就非常生氣。員工看到了主動對媽媽說,“如果您放心,我來帶妹妹去洗手間吧。”

    這是服務人員有同理心的表現,同理心是一種換位思考,當自己是客人時,會怎么期待今天的用餐時光?當自己是客人時,碰到一樣的情況會希望有人為你做什么?

    |小結

    魔鬼的服務細節是這樣來的

    鼎泰豐每到一個國家,都成為當地權威評價受歡迎的餐廳,創造令人驚奇的全球排隊現象,鼎泰豐靠的不僅僅是產品的美味,更因為其讓客人戀上的“服務心法”。(相關閱讀:鼎泰豐如何上位米其林?全靠六個奇葩的自我要求)

    他們這樣定義:服務是連接顧客情感的過程,顧客的體驗會轉為對品牌的記憶,我們必須準備一個心靈舞臺,像是表演般的展示,為服務者與被服務者,創造出倍感美好的幸福滋味。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鼎泰豐不鼓勵員工殷切過頭,而是追求“剛剛好的服務”。所謂“剛剛好”,是一種優雅又熱情,沒有過度打擾,又能及時送上所需、令顧客驚喜的互動體驗。

    員工不必為了替顧客制造感動而絞盡腦汁,只要徹底將分內的事情做到最好就行。每個人各司其職,和諧共事,一切都像是瑞士手表那樣精確無誤。

    滿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老板為啥累成狗|砍掉店長|馬云百變造型

    潮汕火鍋瘋了|王石&田小姐|餐飲混搭這么玩

    激活員工的絕招|嘲笑麥肯|大佬透出的風向

    凈雅被討薪“神奇”的粥|品牌營銷術

    摘編自《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

    統籌:劉曉紅|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92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7月11日 01:33
    下一篇 2016年7月11日 07: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