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3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觀點
經常有一些餐飲人來內參總部聊天,談方法、項目、模式,辯經驗、教訓、趨勢……
線下的這些面對面交流,有時反倒比線上分享更具火花,比他們面對記者采訪時說得更“發自肺腑”。
那么,把這些“臺面”下的思想,拿到“臺面”上好了!讓大家聽得更爽、更帶勁兒!
喏,《內參開放日》欄目,來了!
這期,聽聽“紅高粱燴面”創始人,紅高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喬贏,一位馳騁餐飲行業二十余年的老將,在叱咤、跌宕后對新時期餐飲業形勢的思考和感悟。
餐飲老板內參 溫馨 發于北京
在現在的餐企團隊中,如果還是以廚師、行政總廚們為主,表明這個餐企還沒有轉型。大數據、云計算專家的作用如果在餐企中越來越大,而廚師的作用在下降,說明這個企業在轉型。
沒有大數據、物聯網,企業將不知道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在哪里。現在是我們生產什么消費者吃什么,將來我們要提供超值服務。餐飲業的“圍墻”已經坍塌,將來的餐飲業是一個大健康產業,將進入高估值的時代。
互聯網現在不是“門檻”,是基礎設施,必須要跟實體結合才有價值。
這一次的創業風潮是給80后、90后準備的,但80后、90后不善于經營實體,50后、60后卻擅長。
從50后到90后,一定要手拉手往前走,一個愿意上去一個愿意下來,不能一看80后、90后就認為不靠譜,一看到50后、60后就覺得老掉牙。
準確地說,此次O2O浪潮,不只是線上線下的合作,也是80后、90后與50后、60后間的代際合作,哪一方不愿意結合都不行,誰不結合,誰就不會真正成功。
一些餐飲企業曾經很火,但某一天你突然發現它已經從市場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它們有的是死于突發事件,比如安全事故,但多數不是這樣,只是因為做的一年比一年差,沒有升級換代。或者說它們的專注力下降,精力轉移到別的行業,但當它想回到餐飲業時,卻發現不能夠回頭了,市場已經變了,你不進步就是退步。
總之,餐飲企業有老死的、病死的、退化死的,一旦死亡可能就永遠不會再活過來。
我公司里現在沒有廚師,全是大數據和健康專家,標準化的東西都交給工廠做。
我在做新的模式,一是做存量市場的生意。我把生產出來的燴面直接供給幾十家餐廳,一個餐廳一天賣一百來碗就夠了,不需要更多的服務團隊,哪個店不需要一碗面呢?我不會再開門店,你也不用自己生產面條,凡是涉及標準化的產品,我給你做。
二是做增量的生意,類金融模式的新餐飲。我跟投資人說,真正好的創意和項目不需要太大規模的投資,只要給少量的投資就可以創新和賺錢,拿特別多的錢才能啟動的事兒,都不是好事。
未來的O2O將重新定義餐飲業,它提供的是健康解決方案,適合你的口味,適合你的營養需求。對于餐飲企業而言,大方向錯了,怎么選工具都白搭,怎么走都是錯。
中國前幾次的創業機遇期,拼的是嗅覺、機會,但這次創業機會,拼的是智慧、創新力、資源整合能力,現在機會最大,難度也最大。
你應該用領先半步的做法去賺錢,領先太多可能反而是劣勢。我在2000年時說過三句話,一個是人類將用鼠標吃飯,一個是餐廳將開在手機里,一個是餐飲業離電子商務還有多遠?但說的有點早,那時候的市場條件和現在不一樣。
先行者多數是要受罪的,但如果受罪就放棄,“罪”將成真,如果沒放棄,堅持下來,那將是財富。
此輪創業,需要有系統思維、做頂層設計、具國際視野、懂市場規則。
O2O不只是商業模式的O2O,是人、思想、組織的O2O,否則只能是浮云,走不遠、走不長。
50后、60后的優點很突出,要拉著80后、90后的手再出發,兩方優勢互補、相互欣賞,建立一致的價值觀,O2O這條路才會走順。
編輯:內參小然君
【推薦】內參新書《餐飲O2O你也學得會》+餐友匯VIP
價格:49元
購買: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了解目錄:請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
企業團購咨詢:陳先生 15600710005
下單后兩個工作日內發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