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676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頭條
餐飲同行對O2O還不知道如何下手時,海底撈已經完成了第三代信息系統的升級。
餐飲同行還在議論O2O是否要從支付開始,海底撈已經完全成了多個單項的融合,并形成系統……
海底撈CIO施琦用“干貨最多”的PPT,分享了海底撈O2O實操指南,經驗和教訓。
餐飲老板內參王新磊發于成都
行業痛點:應用服務和企業需求不匹配
餐飲行業特點是,從顧客到店以后有很多觸點,從門迎、開臺、點菜、鍋底配菜等等,整個供應鏈也要經得起推敲,還要有環境,裝修的風格、品牌的調性、情懷。
餐飲業務模式太復雜,服務環節太多。而第三方應用,往往只提供某個環節的服務。
施琦舉例分析說,大型餐飲需要的不是一個個零散的功能,而是集成的整體解決方案。中型餐飲需要先進的管理經驗,幫助自己提高經營水平并提高顧客滿意度。
而獨立的大餐館需要實用的、費用低的、能確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客戶滿意度的產品。目前,這三種規模餐飲的O2O需求都無法滿足。
如果餐飲行業有類似像電訊行業,有三家電訊公司占了中國市場的90%,那給它提供的公司就會產生出比較大的系統,就會出現華為、中興這樣的公司,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一直沒有太大的公司,全是小的。
通俗說,就是應用商VS企業的需求,就是小馬拉大車,不匹配。
按需整合第三方軟件
國內100多個系統只是做了餐飲系統各個環節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打通整個環節的集成系統。
海底撈的需求跟這個現狀恰好相反,它需要的是集成的整體解決方案。最終,只能由海底撈把一個個零散的應用,按自己的需求“整合”成一個系統。
海底撈在O2O實操中,就需要二次打通第三方工具之間的“兼融”,難度大,費時費力。
施琦說:供應商是很復雜的,它們之間的功能和系統在商業環境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如果把整個流程理順打通的話,還要形成上下的高級分析,操作難度非常大。
“代價非常大。100多人的IT團隊,做定制開發,接口集成。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系統不穩定,擴展性不足,成不居高不下,年輕顧客的新需求不能及時滿足 ………”
但是,還得做。這其中有三個價值特別大,一個是會員數據的深度應用,一個是游戲社交,還有BI的深度分析。所以,海底撈決定自主開發,兼融一些第三方應用。
O2O的根本,還要圍繞供應鏈切入
服務是海底撈的強項。餐飲O2O無論是從支付切入,還是從其它環節切入,最終都要形成供應鏈為核心的服務。
海底撈,通過對70、80后和85、90后等不同客群分析,理順了O2O需要在“供應鏈”所要提供的服務。并具有針對性地提供社交,游戲等多種手段提供服務。
海海科技最近三個月在研發一款產品,做了組網,在云端,會提供基本的線上線下功能,線下的六大功能,預訂、排隊、客服、會員都可以。
簡單說,就是從小切入進入,以系統思維理順“供應鏈”環節,然后各個擊破。
海底撈圍繞“服務”這個核心,通過微信、支付寶,周邊搖一搖,現場二維碼掃描,海底撈把所有的入口進來以后其實都跟APP功能是一樣的,線上無論從哪個口徑進來,它只是一個流量。
最終,線上的功能可以做成讓顧客體驗是一致的。
比如,海底撈的個性化服務:
訂餐成功后顧客還可享受無微不至的個性化服務,如獲得行車路線、選擇就餐類型、提前擺放涼菜、餐位偏好等等。
比如,在顧客到店前,可以選擇是否需要海底撈把免費涼菜放到餐桌了;是否需要發送進店的路線或停車場。
就連就餐環境,也可以預訂。比如靠窗、無煙區、近游樂園、近小料臺、近洗手間等等。甚至,還可以提供“用餐時,您是否希望通過視頻看到您的小寶貝的玩耍情況?”
編輯:內參小羊君
福利: 截止8月31日,每天內參頭條評論獲點贊最多者,內參贈送新書《餐飲O2O你也學得會》一本(回復“預售”或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新書大綱)。
往期精彩內容
Wonderful review
回復“秦朝說”查看秦朝所有稿件;
回復“稿爆了”查看內參五萬閱讀量級名企實事觀點;
回復“來一評”查看內參對行業分析評論文章;
回復“營銷”查看企業一切趣味有效營銷案例;
回復“策略”查看內參歸納優秀企業發展策略。
于學航
麻爪爪創始人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