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57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特輯
“互聯網+”時代,不少互聯網公司,特別是技術服務公司,想在此輪風口從餐飲業“撈金”,紛紛提供支付平臺、協助開發APP、建立線上預約點餐系統等。
為何餐飲經營者對這些行為不太感冒?雙方沒產生一拍即合、親密無間的感覺?餐飲業與互聯網結合的痛點在哪里?如何能“融會貫通”?聽聽互聯網人、餐企老板們在“2015中國數字餐飲論壇——O2O峰會”互訴衷腸。
餐飲業的兩種痛:“前后端”脫節VS“賦稅”過重
林琛:從我的角度看,餐飲業最大的痛點在于前后臺脫節,形成了兩個孤島。傳統餐飲業秉承多年經驗,在品控、店鋪管理方面積累了非常好的經驗,但是我們會發現年輕人在前臺用一些新方式下單和互動,而餐飲后臺卻無法將此很好地接入和利用。
微智全景聯席CEO 林琛
一談到互聯網對餐飲的影響,一定會講到大眾點評網、美團網。兩個平臺差不多有1500億元的交易額,但是冷靜地去看,主要的表現形式還是“團購”,營銷行為并沒有對餐飲行業內部的系統化改造和如何提升運營效率起到幫助。
再比如支付,每個商鋪都上了很多支付手段,有微信支付、支付寶、百度錢包、現金、銀行卡、會員卡等等,導致收銀臺上擺了一堆的機具,工作量不可避免地增加。如何整合?如何實現前端后端的順暢連接?微智希望能夠提供一種便利的解決方案。
隋政軍:我們與銀行間存在兩個痛點,一是POS系統手續費,二是扶持力度。現在,銀行對POS刷卡收取費用標準為1.25%,木屋燒烤的綜合純利潤不到10%,刷一下卡就把利潤白白刷給銀行,憑什么?這也是我們一直沒用POS系統的原因。
木屋燒烤創始人 隋政軍
最近我在跟各家支付系統的人談免除手續費的事情,將來這個市場的競爭結果將是倒貼,誰來免費、誰來倒貼,我們就跟誰合作。我們跟銀行最大的痛點是銀行從來不支持我,餐飲企業從銀行拿貸款基本不可能。餐飲企業是最小的小微企業,如果銀行不扶持,那就要少收些費率。
餐飲業的本質,互聯網顛覆不了
曹誼松:餐飲業是一個傳統行業,但不會被互聯網顛覆,互聯網顛覆的是餐飲業的支付手段、用餐場景,不能顛覆餐飲業的本質。我贊同餐飲老板內參CEO秦朝的一句話“我們作為傳統行業應該擁抱互聯網,擁抱互聯網思維,擁抱互聯網技術,以互聯網思維方式對傳統餐飲進行經營。”
北京新辣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集團品控總監 曹誼松
餐飲行業的不同模塊有不同的痛點。比如技術研發方面,怎樣用互聯網思維抓住顧客的核心需求?怎么把到店顧客或者進入流量接口的顧客保留住?餐飲品控有一個需求:到餐廳做檢查,怎么樣最快速度把這個結果匯報給所有人,把問題解決在第一時間。這些都是餐飲業的痛點。
裘榮華:面對不同的合作伙伴,餐企如何發揮合作伙伴效用,將這個合作伙伴價值最大化?我認為這是餐飲業的痛點。餐企的合作伙伴非常多,原材料供應商、技術系統支持公司、銀行等等都會與其發生聯系,如何去發揮他們的作用,關系著餐企運營效率的提升。
招商信用卡中心市場企劃部總經理助理 裘榮華
技術服務商的“自以為是”會要了餐飲O2O的命
隋政軍:很多做O2O的互聯網公司,他們對餐飲的理解和餐飲老板不在一個頻道上。他們認為很簡單,只要搞定流量,只要有人來你就贏了。我們做餐飲的很清楚,“流量”和“做好”是兩個事。
我反倒認為原來做傳統POS系統的那些軟件開發商可能更理解我們,他們正在做重大的轉型,他們正在學習和C端溝通的東西怎么做。互聯網公司在為餐飲業提供IT服務前,最好在餐飲服務一線體驗過,不去真正把臟活苦活干一遍,是不會了解這個行業怎么干的,不真正了解,就找不到餐飲業的痛點。
施琦:現在,為餐企運營提供解決方案的產品有很多,但都是做的單點服務,沒有“串”起來。比如,像美團網或者大眾點評網,通過團購服務,凝聚了大量C端用戶流量,而對B端考慮的非常輕;給餐飲企業提供傳統POS系統服務的公司,他們有一些對內部管理的某些點做的還可以,但對C端用戶怎么經營,怎么滿足要求,卻沒有經驗,這兩波人沒在一塊。而且,兩類公司人員大都自己沒開過餐館,這是一個很要命的事。
海底撈首席信息官 施琦
論壇主持:億邦動力網主編 賈鵬雷
作者:李根兒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編輯:內參小剛君
常青
時鮮食客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