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人是如何改造中國小吃的

    掃描二維碼,馬上報名

    1710 期

    東北人非常的社會。因為其獨特的人文歷史,不僅重新定義了中介業,還重新定義了很多地方小吃。


    吃瓜星球(ID:chiguaxingqiu) 李西瓜

    四川麻辣燙、云南過橋米線、朝鮮大冷面、臺灣手抓餅等一系列街邊飲食,東北人改造并推廣了它們,這個有必要科普一下。

    01

    東北人第一個改造的,是四川麻辣燙。

    四川人會說,我們沒得麻辣燙,只有冒菜。

    但其實四川有過麻辣燙,很快就被市場淘汰了,留下了這么一首用四川口音唱的麻辣燙贊歌:

    當然,如果你肯深入四川,還是能看見一些麻辣燙的歷史遺跡:

    20世紀末21世紀初,大量下崗的東北人,和其他沒錢可賺的東北人,都在急切尋找解決溫飽的機會。

    工人階級的驕傲你讓他們打工是不可能,餐飲業就成了大家非常好的歸宿。

    所以四川人拋棄了麻辣燙,但是東北人用自己的想法還原了它。

    到了東北,麻辣燙的招牌是“正宗四川”,卻搭配起了冷面來賣,四川人又說,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沒有冷面,只有涼面。

    可以判斷,這是一家東北正宗四川麻辣燙。

    而且還細心地把“老字號”寫成了“老子號”,既先鋒又本地化。

    02

    在四川,如果有麻辣燙的話,是用紅油湯底燙出來各種蔬菜與牛肉等肉食。一般是長這樣的:

    廉價版的冒菜是這樣的:

    特點是蔬菜特別多,湯一定是紅油。許多店不提供清湯服務。

    等冒菜被東北人改造成麻辣燙之后,紅油不見了,藕片青筍也不見了,蔬菜也變少了。

    并且多出來很面,玉米面,粉絲,方便面,白面條。

    并且根據食客口味,可以加芝麻醬,這在麻辣燙的發源地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更不能忍受的事情發生在遼寧。

    在遼寧旁邊有一個城市叫撫順,麻辣燙被更加徹底地改造,變成了麻辣拌。

    麻辣拌的就是拌著吃的麻辣燙,符合東北人夏天吃大冷面和過水涼面條的冷食傳統。

    麻辣拌的特點是:加糖。

    這么一份看起來辣辣的食物吃起來是甜的:

    至此,我們已經見識了東北人改造外地食物的能力,而當東北正宗四川麻辣燙來到北京之后,身段靈活的麻辣燙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看著這么一碗麻辣燙,四川人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承認麻辣燙起源于四川的。

    03

    大家只知道東北人有海南情結,但在飲食上,不能吃辣的東北人對四川感情頗深。

    在東北,隨便走進一家館子,就可以在菜單上看到魚香肉絲和宮保雞丁。

    漂泊在北方的西南人,如果此時不慎點了一盤川菜,就會產生留學生在國外吃中餐時才會的出現那種困惑:怎么都是甜的?

    四川的魚香肉絲長這樣,有筍絲,有青筍絲,味道是用泡椒調制成的魚香味:

    下面這個是東北版家常魚香肉絲。青筍被換成東北更常見的青椒絲,筍絲被換成胡蘿卜絲,還會細心地加入一些東北特產黑木耳,吃起來富有層次感:

    宮保雞丁也是差不多的命運。作為一個四川廚子發明的川菜,宮保雞丁的味道在維基百科被描述為“糊辣荔枝味”,長成這樣:

    到了東北,宮保雞丁則被改成了這樣:

    蔥段變成了東北人的維生素圖騰——黃瓜,花生米大量被胡蘿卜取代,辣椒不見了,紅油沒有了,改成了用番茄醬勾的芡。

    04

    說起來,東北人在引進川菜的過程中,非常擅長用番茄醬來替代紅油。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菜品原本的賣相,在口味上悄悄歸順了東北人的口味。

    這種口味就是酸甜味,鍋包肉就是這個味道的。

    外人都以為東北人喜歡大燉菜的濃油赤醬,其實真的東北大漢都悄悄地愛著一口酸酸甜甜。

    就像海外華人對酸甜味的改良中餐充滿了嫌棄一樣,四川人對東北人改良過的川菜也難以接受。

    在成都的武侯祠附近,有一家生意火爆的東北餐廳,里面擠滿了外國人,和來這里尋根問祖的東北蓉漂。

    食客在酸甜味的海洋中盡興而歸,點評網站上卻對這家館子充滿了來自本地人的差評:味道太甜。還有人把東北大拌菜成為“亂七八糟的沙拉”。

    在積極吸收外來飲食的進程中,東北立足四川,放眼全國。

    05

    東北人第二個改造的省份是云南,并開發出了比過橋米線更正宗的正宗云南過橋米線。

    云南過橋米線是這樣的:

    正宗云南(東北)過橋米線是這樣的:

    在這次改造中,東北人也一樣秉承著本土化的原則,舍棄了過橋米線的那些繁瑣的小碟子,讓所有食材一鍋煮起。

    既用米線給了東北人異域風情,有讓人能吃到一種類似于亂燉的親切感。

    在燙煮的食材上,也和麻辣燙一樣,舍棄對新鮮度要求更高的肉類,僅僅保留鵪鶉蛋,大量使用淀粉丸子,使得流程更加快捷,成本更加合理。

    其實早在東北人改造南方飲食之前,東北就已經在積極吸收來自其他民族的食物了。逛一圈東北小吃攤,常見的小吃包括但不限于:

    其中,除了飯包和雞架是真正的東北土生土長的小吃之外,其他小吃皆多多少少來自于其他民族或外地。

    就算是正宗東北烤冷面,也源于正宗朝鮮大冷面。

    機智下崗的東北人把冷面壓成面餅,放到鐵板上炙烤,刷點蒜蓉辣醬,一天賣出一百多張,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就得以解決。

    06

    東北人改造的其他小吃更不用說。

    煎餅果子來自天津,在東北被卷上了油條和香腸;

    來自朝鮮族的紫菜卷飯,被東北大媽裹進了烤肉。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食物,東北人都欣然接受,并很自然地改造自己人愛吃的樣子:酸酸甜甜,多肉多面。

    沒有肉的話,用淀粉丸子替代也行。

    點擊圖片,拉升您的餐廳顏值

    ·end·

    輪值主編孟北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海底撈海外店|方大同胡辣湯|拍照小技巧

    星巴克被圍毆|高考營銷海報|小火鍋復購70%

    雞鴨鵝品類|串串井噴|40條經典廣告語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7600280777(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03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6月23日 07:35
    下一篇 2018年6月23日 11: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