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原麥山丘,成立于2013年10月底的面包品牌,短短兩年時間內在北京連開5家店,而且間間人頭攢動。單靠面包,一個100平左右的單店的最高月流水近240萬,趕超“面包新語”、“85度C”,成為面包的代名詞,是什么讓它如此厲害?
在成立原麥山丘之前,中國市場上的面包有三種特點。第一,中國市場上現有的面包基本都是日式面包,由日式甜面團制成。第二,中國人不太愛吃歐式的面包,即使是上海這么一個能夠接受外來文化的一個地方,也還是不能接受硬的歐式面包。第三,整個食品行業的趨勢是健康。但是日式面包高糖高油高熱量,大而硬的歐式面包反而更健康,只是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習慣。
1
大店模式+網購
從2013年10月第一家門店開業至今,“原麥山丘”已發展到13家門面,并且每家門店月流水都過了百萬!它還和諸多老北京小吃一起,被列到“來北京必吃小吃”的榜單中,催生了幾百家淘寶代購。
原麥山丘開店有標準:每家店要能達到月流水一百萬才開。不搞餐飲的做互聯網的人可能不明白一百萬意味著什么。在北京,任何一家面包店,如果每個月能做到三四十萬的流水,那就是A級的店了。
而原麥山丘流水最低的是一百萬,最低的這個數字都是其它面包店的三到四倍。這個標準至今沒有降低。其實百萬大店從根本上來說是策略層面的東西,選品、定價、選址、運營、營銷,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決策都是圍繞這個目標來的。
原麥山丘不會開流水三四十萬的店的,六七十萬的也不會開,社區店也不會開。不會在一個城市開一百多家店的。要的都是最好的商圈的最好的點,就是A+和A++的位置。這些店就是拿來做場景體驗的,顧客沉淀和頻次提高,原麥山丘在網上來做。
2
單品切入
原麥山丘是只賣面包的面包店。這句話聽起來很奇怪。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面包店不僅僅賣面包,他們還賣餅干賣蛋糕還賣簡餐。40%的流水可能都是來自于飲料的,特別是夏天的時候。消費者有時候走進一家面包店,發現它都沒人啊,納悶它到底是怎么盈利的?
實際上上,大部分面包店一整年都不盈利,他們只靠一個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時賣月餅或賣月餅卡。但是原麥山丘把面包這一個單品做到極致,營收的91%都來自面包。店內也提供簡單的幾款飲品,考慮的是少部分顧客在店里坐著吃的這個場景。
3
高客單價
傳統的面包店,都是在“我餓了”和“我剛好路過”這兩個場景下存在,它們的客單是10多元。原麥山丘顧客的購買場景是“明天早晨想吃點好的”“享受一下生活的精致”“來點每日的奢侈品”。這有兩個數據證明,一個是原麥山丘的客單平均接近50元。因為原麥山丘的面包平均單價是20多元,這意味著大部分顧客都是買兩三個走的。
另一個證明就是,原麥山丘所有的單店月流水最低都是100萬,門店附近的人流也就是步行10分鐘能到店的辦公樓和住宅區的人流是絕對不足以撐起這樣的高流水的。一大部分顧客都是從更遠的距離特意過來買的。所以,顧客的購買場景不是“我要吃面包”,而是升級到了“我要吃原麥山丘”。
4
有KPI的試吃
原麥山丘的試吃不是超市里那種一小丁一小丁的,而是非常大塊,品類也很豐富。每一個人走到店里可以免費地試吃,絕對不會出現因為多吃兩塊而給你白眼的情況。
有時候顧客也會主動和服務員提,我想吃吃那個,可以不可以,服務員也會答應。其實給這么大方的試吃一定是反人性的。因為店長的獎金是和業績流水掛鉤的,面包多拿一個去做試吃了,就少了一個拿去賣的。
所以大部分超市和商店的試吃都比較小氣。而原麥山丘是無KPI的文化,唯一的KPI就是試吃了。門店一周業績的2%就是下一周免費試吃的KPI,店長需要把這個達標的,所以服務員們都很歡迎顧客試吃,因為那是在幫忙他們達成KPI呢,怎么會不高興。
總結
從行業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原麥山丘的成功離不開幾個原因:與消費者上升的需求成功對接;合理的管理營銷手段;產品的專一性;大眾可接受的價格躍遷。少了其中任何一條,成功都沒有那么簡單。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虎嗅網、網絡綜合 編輯: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