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企“拉攏”員工的99種姿態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今年上半年,茶飲店數量減少2萬家,保持在48萬家。

    茶飲店開得多,去得也快。要生存,除了拼產品、拼運營,最關鍵是拼人才。

    “臥底”了幾家餐飲企業,我總結了3個“管理心機”:會發獎、巧立價值觀、制造意外驚喜。

    咖門(ID:KamenClub) |轉載
    妮可 |作者

    做獎懲,如何做出預期效果?

    當老板,做“獎懲”最難。

    有時候,明明發了錢,員工還不說好;狠狠下決心才罰點錢,員工認識不到問題,還把仇記到心里。

    別的品牌都是怎么做的呢?

    1. 獎業績,更獎創新

    茶顏悅色就很擅長設置獎勵。按照慣例,茶顏悅色的門店在五一會瘋狂忙碌,五一之后就會根據表現給員工頒獎。

    今年,他們設置了3類團隊獎:鐵漢柔情團、打破邊界團、最強大腦團,獲獎的門店共有33家。

    聽名字是不是挺有趣?其中,“鐵漢柔情團”,獎勵的是五一期間0客訴;“打破邊界”,獎勵的是銷售周邊占比前10名。這兩個獎項設置比較常規,但名字與包裝顯然花了心思,讓員工獲得感更足。

    此外,“最強大腦團”,用來鼓勵創新。茶顏悅色辦了最強大腦活動,將伙伴分享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其他門店。獲獎門店,分享成功經驗的金點子數量占區域排名前3。而4類個人獎里,最佳分享獎和能量點子王,也和創新有關。

    獎勵業績,是看當下、看過去;獎勵態度和創新,則是在看未來。

    2. 評級別,還要評問題

    餐飲企業甘棠明善,旗下擁有探魚、撒椒、蔡瀾港式點心專門店、蔡瀾越南粉等多個品牌,數百家門店,會對門店進行abc式評級,被評c的店總、廚師長,還要當眾喝下苦瓜汁。

    喝苦瓜汁,一是記憶深刻,二來緩解心情。因為評級頒獎過后,他們花費更多時間的是,一起頭腦風暴如何提升。

    他們會當場分析“沖A秘籍”,比如,請管理組先問自己一組問題:

    最近有沒有去過宿舍?哪些宿舍好?哪些宿舍差?你做了些什么?

    最近一個月,店里誰表現好?誰表現差?我是怎么評價的?

    公司的激勵方案,員工是否都清楚了?員工對如何掙更多的錢,是否清楚?

    整個總結中,甘棠明善一直在強調,人是一切的原點,只有好的團隊,才有好口碑、好業績。

    把人的成長與業績提升之間的關系捋順,評級才有意義。

    怎么塑造價值觀,讓年輕人不反感?

    老板都想用企業文化和員工“心連心”,員工最討厭被“畫餅”。

    但大到一個企業,小到一個門店團隊,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就很難擰成一股繩、一起往前走。

    怎么培訓價值觀,才不讓這屆年輕人反感?

    1. 樹立一個起點:把人當人,不單純視為工具

    茶顏悅色曾經在“茶悅你我伙伴官微”里,仔細梳理過“茶顏味”,也就是茶顏悅色的內部價值觀。

    他們首先就強調了一個茶顏的底層邏輯:視人為人,不把人單純視為工具。當苦難來臨時需要大家,受益的時候,更應該回饋一同扛起茶顏的伙伴。

    這屆年輕人對“尊重”的渴望,比以往的年輕人更強烈。

    從尊重人的喜怒哀樂、價值回報出發,能打消一部分年輕人的“戒備感”,潛移默化中增強向心力。

    2. 梳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精神”,更能引發共情

    現在的年輕人,誰還沒聽過幾句“客戶第一”、“協作利他”?

    比起常見的口號,從品牌、團隊自身成長歷程中梳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節點、品質,來作為團隊精神,更能引發員工的共情。

    我在喜茶最近的內部公號“茶茶星球站”,看到一個“江邊里精神”。

    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喜茶源自于江門一條名叫江邊里的小巷。“江邊里精神”欄目收錄的,大多是員工中的一個個平凡奮斗者的故事,小到磨出的水泡、受過的誤解,故事的共同點是堅持奮斗、不甘平凡等。

    茶顏悅色還設置了一個特別的“小蔥精神獎”(創始人昵稱小蔥),入選小蔥精神獎的人,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甚至可能當下能力還有些欠缺,但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卻得到了周圍人的認可,相較于能力,這個獎更看重態度。

    這種帶有自身獨特風格的團隊精神,更有凝聚力和號召力。

    3. 讓員工聽見顧客的聲音,比領導說話更有用

    今年1月份,茶顏悅色在內部開放了一條“顧客表揚通道”。

    茶顏悅色的對外公眾號里,一直接收外部投訴,也一直有大量忠實粉絲對門店表白,他們就把這些表白收集起來,發給被表揚的門店和員工。

    在開通表揚通道后的半個月里,后臺陸陸續續收到了近100條表揚。這些內容,都發在茶顏悅色內部公眾號“茶悅你我伙伴官微”里,所有人都能看到。留言里,很多茶顏小伙伴備受鼓舞、互相打氣。

    來自領導的表揚或批評,這屆“見過世面”的年輕人有可能不在意,或者不服氣,但來自顧客真實的鼓勵/批評,比領導更客觀,也更能讓年輕心服口服。最關鍵的是,讓員工認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代表品牌形象,主人翁意識倍增。

    個性化福利,讓員工有“意外獲得感”

    茶飲店高強度的重復工作,太枯燥了。日常之外,制造一些“意外獲得感”,這屆年輕人很受用。

    1. 讓每個人都是榜樣、采訪對象:捕捉閃光點體現價值

    西貝寫給員工看的內部公眾號叫“西貝品味早讀”,每天早晨6點左右推送,絕大部分時候都是讓員工講自己的故事。

    在門店里,還安排了“品味通訊員”,像記者、通訊員一樣,這些一線員工,會成為故事的主人公,出現在文章里。他們有工作18年的廚師,有元氣滿滿的年輕人,有50歲為夢想拼搏的洗碗工;有人抒發夢想,有人打卡成長,有人記錄一些日常小事。

    看完這些故事,最大的感受是,每一份工作都是平等的,每一個崗位都有奮斗的意義——這正是“講員工故事”的價值所在:從員工自身出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2. 助員工買房、生寶寶:特殊津貼更顯溫度

    人生總有一些特殊時刻需要幫助,這時候如果企業能站出來、幫一把,收獲的將是員工發自內心的愛。

    茶顏悅色去年推出了一項新福利:寶寶補貼,用于補貼新生兒父母。根據2019年年底的統計,福利落地幾個月里,陸續發放到了7位新生兒父母手里。

    “茶悅你我伙伴官微”中提到,設立寶寶補貼的初衷,是讓每個媽媽更有底氣做職業女性,讓員工更有尊嚴的生活——對于“英年早婚”的年輕人,這是一句多么貼心的話。

    茶顏悅色還有一項福利,也十分有誘惑力:購房津貼。據統計,2019年有17人申請到了這份津貼。而且“茶悅你我伙伴官微”還曬出了小伙伴買的房,這簡直比什么招聘廣告都給力啊。

    3. 給員工上美妝課、瑜伽課:把培訓變福利

    茶飲店常常搞培訓,學習人數、效果如何,老板心里都有數。其實,培訓不一定總是枯燥的工作內容,開發些員工愿意主動上的,效果更佳。

    6月份,甘棠明善營運支持部在品牌服務打造項目中,專門開設了一門《美妝美姿》課,培訓當天,有200來名伙伴都學了這門課程。不光女孩子參與,男生也當場被提升了顏值。

    對門店來說,靚麗的外表,能從感官上讓顧客感到愉悅;對年輕員工自身來說,上班時間、老板付費,學變美技巧,誰還不樂意呢。

    另外,還請旗下探魚門店員工中的美妝達人,錄了一段視頻,手把手教大家化妝,身邊人來教,伙伴更能感受“變美”的過程。

    蜜雪冰城打造了“第二課堂”,瑜伽課、心理學課,個性化內容十分豐富,還會征求伙伴建議開設課程。參與的學員有積分、有獎勵,還被錄視頻。

    這樣的培訓,更像是一次小福利,結果是員工和門店的雙贏。

    結語

    飲品行業,已經到了拼人的階段:拼員工素質、拼企業價值觀、拼人才梯隊培養。

    單打獨斗、一杯爆款定天下的時代過去了,以后茶飲企業的成功,一定是組織的成功。

    組織的打造沒有捷徑,沒有統一模板,但前提都是從人出發,尊重人、成就人。

    統籌|臧政齊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往期精選

    《“進一波死一波”,共享廚房不香了?
    一個三線城市餐飲老板的“不盯店自由”
    《太二了!開博物館、澡堂子,最近又給空乘小姐姐開了家店
    《行業寒冬下逆勢V字反彈,餐飲人的新機會在哪?
    《搶灘私域流量,餐飲人如何抓住這波紅利?
    《專注牛排27年的餐飲品牌,靠一場直播火了!背后有何玄機?
    10年沉淀,3年爆發,5000家店的茶飲黑馬是怎么煉成的?
    如何省下30%的餐廳損耗?
    《國民飲品翻紅,是否會成為茶飲賽道新生霸主?
    疫后“返場”餐飲老板:很多倒掉的餐廳,是死于營太糙

    商務合作: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neicanmishu(微信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148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日 23:15
    下一篇 2020年8月3日 06:0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