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 文
在這封信中,張勇透露了一些關鍵做法。
張勇說,海底撈在2019年十月份左右,對“家族長”以上干部的收入實行了“限高令”。這意味著這些優秀的干部無論多么努力,其收入都將被控制在一個固定的數目內。
這個數據是多少?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家族長”下屬于的店長的工資。
2019年9月,就有消息曝出海底撈店長的月薪能達到10~12萬元。后來張勇親自回應媒體,“店長年薪最高可達600萬!”
海底撈推“限高令”,是打出了組織又一次變革的信號彈,就是逼著優秀人才從“享受紅利者”轉變成“二次奮斗者”。
如果你想得到更高的收入,你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去干你以前并不熟悉、從來沒有干過的工作。比如,財務、新技術、采購等等。第二,你可以內部創業。
張勇說,只有這些新的工作才會給你帶來額外的、不菲的收入。
其實,參考西貝的做法,更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2020年1月,西貝重啟精益賽場也是重頭戲,其中一個看點就是打破“鐵飯碗”。
“每20家門店為一個競賽組,由總部派出裁判,在生產、服務、食安、場景等方面對門店進行全面幫裁,出具體檢報告。以競賽促進門店管理升段,以競賽帶動西貝幸福顧客的能力升級,以競賽促進每個西貝人的成長。”
賈國龍說,重啟精益賽場,優化精益賽場,“各分部老大是‘管理升段、體驗升級、品牌登頂’戰役的前線司令官,要立軍令狀,能打就上去打,不能打就讓位。”
必須強調的是,無論海底撈還是西貝,都是在組織力運行一個時間段之后,對組織力出現的疲敝做出的又一次調整。
師徒制——家族制——積分制的演變
海底撈的組織力總體走過了兩輪。
第一輪是師徒制,實現快速開疆拓土。
海底撈為三級分銷模式,師徒制通過利益掛鉤,綁定了店長與徒弟和徒孫的利益。店長不僅可以對本門店享有業績提成,還能在其徒弟、徒孫管理的門店中獲得更高比例業績提成。
在薪酬體系的激勵作用下,海底撈實現了快速拓店。但是問題也出現了,就是海底撈對一些城市的開拓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012年出現了一次調整,把師徒制升級為家族制。
師徒制是師傅開店,徒弟守店;家族制則是師傅守店,徒弟開店。
這種轉變,為“內部競爭”創造了空間。
舉例說,同一座城市,師徒制時代,都是海底撈,內部沒有競爭關系。轉換成家族制之后,同樣都是海底撈,可以是兩個或者三個不同的海底撈家族。
這樣,無論是海底撈內部競爭,還是對外部市場的開拓,都更加深入。
參照前兩次,海底撈的這次組織變革,可以稱為“積分制”。
張勇在信中說,你每干一份新的工作,我們都會給你相應的積分。當我們需要晉升一名干部的時候,會把積分最高的幾個人找到,由上級領導擇優錄取。所以你沒有積分,就不可能得到更高的收入,當然也就沒有得到提拔的機會。反之,當你擁有很多積分的時候,你不僅擁有更高的收入,同時也說明你對所有的業務都比別人更熟練。當然也就證明了你比其他人更聰明、更能干。
這就進一步釋放了人力資源。
洞察人性,十年篩選接班人
從師徒制、家族制,再到這次“積分制”,都是海底撈了不起的“創造”,并且深植于透明、公平和效率。
如果張勇所說:“我再清楚不過,每一個努力工作的服務員,背后一定有一個努力的店長;努力工作的店長,背后一定有一個努力的家族長;努力工作的家族長,背后一定有一批優秀而努力的教練;這些優秀而又努力工作的教練,背后一定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升遷體系。”
積分制推出之后,員工每干一份新的工作,就會得到相應的積分,積分最高的人將會被上級領導擇優錄取,反之則沒有提拔的機會。
并且,這個計劃涵蓋了所有人。
被“限高令”限制的人才,需要到其它領域輪崗,來獲得更高薪水和晉升空間。同時,普通員工也有機會。
張勇說,“如果你是一位財務主管、新技術的工程師、或者一個分公司的普通員工,請你不要擔心。這個計劃涵蓋了每一個人,只是細節有所不同而已。”
海底撈在管理中又充分洞察人性。張勇說,特別強調,積分制并不是唯一的標準。“我在這里要特別提醒各位的是:我沒有說誰的積分高,我就一定晉升誰。我說的是把積分最高的那一批人找出來,長時間的觀察,擇優錄取。‘擇’的是你做人、做事的善良。”
海底撈期望通過這個計劃尋找到一位愛海底撈、業務熟練、又能洞察人性的領導者。而這個篩選接班人的過程也很長——十年。
謀劃新一輪增長
2012年,海底撈從師徒制升級為家族制。完成之后,實現了又一輪增長。
2016年到2018年數據,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分別為14.1%、14.0%、6.2%;2019年翻臺率為4.8次/天,而2018年是5次/天。
這次全面啟動“接班人計劃”,或許開啟新一輪增長。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