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
出于疫情管控的需求,當下大部分餐飲門店都按照政策要求,關門閉店。
隨著“復工潮”的開始,風向正在發生變化: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成為了新的指導性方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要做好兩條線作戰的準備,一條線是抗擊疫情的前線,一條線是經濟發展的前線。兩條線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互為支撐。
2 月 11 日,國務院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在這里明確和大家說,我們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對于餐飲人來說,隨著政策導向變化、復工潮的臨近,營業是遲早的事情——如何保證“安全經營”,才是當下應該研究的核心問題。
外賣自救
“無接觸”是熱門詞
“現在,外賣算是唯一的增量。”不止一個餐企老板這樣告訴內參君。尤其在過去的元宵節,部分餐企出現了爆單的情況,可見消費者端的需求仍然在。
西貝賈國龍上周四給員工的公開信里,也寫到:“全國有超過4/5的門店受疫情影響關閉了堂食業務……我們逐漸開放外賣業務,現在已經有近200家門店外賣正在穩步運營,外賣業績也在不斷提升……”。
那么,如何保證外賣的“安全”?
首先,是餐企內部的管控,包括食材進貨安全、員工健康監測、每日消毒滅活等等措施,以保證生產出的餐品本身是安全的。
下一步,則是配送的安全。疫情期間,“無接觸配送”是個熱門詞。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以飛沫、直接接觸傳播為主,傳統的“手傳手”送餐模式風險較大,外賣平臺相繼推出了更安全的無接觸配送模式:
1 月 26 日,美團緊急推出了“無接觸配送”,優先在武漢試點,現在已推廣到全國使用。
所謂“無接觸配送”,是指用戶在下單時,可通過“訂單備注”、電話、App內消息系統等方式,與騎手協商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如公司前臺、家門口等;送達后,騎手將通過電話、App等渠道通知用戶自行取餐。
隨后,美團外賣在“無接觸配送”的基礎上,升級推出“無接觸安心送”。
這種新模式,在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將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以“電子卡+實體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現給用戶,確保無接觸,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
當下,自配送對于大部分餐企來說難以實現,平臺的發力至關重要—— 打開美團外賣 App 你會發現,“安心卡”、“安心送”等功能已經全面落實,騎手體溫等功能也將在 2 月 15 日上線。
而針對很多中小商家沒有打印機,疫期難以找到打印店等問題,美團也緊急開發上線了“安心卡”打印功能,連接小票打印機后可以批量打印出包含了姓名、體溫等格式信息的“安心卡”。
從外賣到送貨
“無接觸”的全覆蓋
當下,美團已經推出了全鏈條的“無接觸”服務,涉及多條業務線,幫助商家在外賣配送、商家進貨、餐廳點餐取餐各個環節實現無接觸,保障商家在疫情期安全經營。
比如,旗下餐飲供應鏈平臺快驢進貨,采用線上下單,一站式采購,線下無接觸配送:司機達到商戶門口后,電話通知商戶門口自提,并確定卸貨位置,商戶到達指定位置清點商品確認無誤,司機需拍照后操作簽收。避免雙方人員接觸,從而降低安全隱患。
比如,部分餐企已經開始試點“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的服務。
深圳順徠德·仙廟燒雞店長表示,“使用美團‘無接觸點餐’模式,可以在點餐、取餐等各個環節避免接觸,我們在配餐環節也注意做好隔離,不僅保障了雙方安全,還最大化保障了餐廳的正常經營。”
成都黑眼熊壽司,一門店店長則告訴我們,使用了美團“無接觸點餐”模式,餐廳經營更安全,減少了疫情帶來的損失。
與此同時,美團也在大眾點評App、美團App上線了“無接觸外賣/自提”等標簽。通過線上展示,支持餐飲商家疫情期間的外賣配送、自提外帶業務的開展。目前,必勝客北京區域已有184家門店在大眾點評App上線了“無接觸外賣/自提”等標簽。
在必勝客相關負責人看來,即使在疫情期間,用餐仍是消費者的剛需。必勝客一直在疫情期間提倡“無接觸、必安心”,無接觸系列標簽能幫助具備無接觸服務能力的商家更好得展示信息,輔助消費者做出安全用餐的決策。
通過這些涉及進貨、堂食、外賣等多個環節的“無接觸”服務,美團構建了一套完成的“無接觸”全鏈,最大程度的保障了餐飲人們能夠正常生產,將精力更多放在內功的修煉上,抓住返工時間,打磨自身,挺過疫情。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