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類也能“淘金”?肯德基、星巴克就這么干!

    垃圾分類這件事,隨著管理員大媽一句“你是什么垃圾?”爆火,惹得全國網民都圍著它“哈哈哈哈”,好不熱鬧。

    即將熱鬧起來的,還有以北京為首的 46 個城市;按照部署,到 2025 年,全國所有地級市都將實行垃圾分類政策。

    熱鬧背后,這個政策對于“垃圾大戶”餐廳來說,究竟有多大影響?我們試圖幫大家理清現狀。

    餐飲老板內參 小鴨子/文

    7 月 1 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按照條例,垃圾被分為了“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種,不按照要求分類,個人罰款 50~200元;單位或企業罰款 5000~5萬。

    分類看似簡單,其實不易。當天,西貝副總裁楚學友正巧在上海出差,在微博感嘆到“一只龍蝦竟然同時是三種垃圾”,引發大量討論。

    ◎ 微博#垃圾分類挑戰#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了 15 億。



    同時,我們也在后臺收到讀者留言:“一個垃圾分類,就讓我周邊的很多餐廳面臨關門的境地”。

    垃圾分類真有這么大影響?

    垃圾一分類,餐廳就倒閉?

    道聽途說罷了

    臨街店鋪關門是實情。據內參君了解,關門不是倒閉,而是閉店參加“垃圾分類培訓”。

    在上海,向商戶普及垃圾分類常識的任務,交給了街道。因此,同一街道內,同時有多家餐廳閉店參加培訓。閉店傳著傳著,就傳成了倒閉。

    ◎垃圾分類培訓現場,圖自網絡。



    此外,關于垃圾分類,還流傳著不少“要多收垃圾費,許多小店因此倒閉”的故事。

    加收垃圾費是實情。據 21 世紀經濟報報道,上海市部分地區對區域內部分商鋪,的確有額外收費。收費標準根據經營面積不同,分為7200元/年、14400元/年兩種。

    對于額外收費,部分餐飲老板有異議,官方的回應是:因為涉及到了“濕垃圾”的清運處理,物業費中所包含的垃圾處理費,只涵蓋了干垃圾。

    ◎ 濕垃圾清運車,圖自網絡。



    由此可見,不少餐飲老板看垃圾分類,是霧里看花,容易輕信流言。事實上,它并沒有讓餐廳倒閉的力量。如果真有人因此倒閉,那垃圾多半只是他的借口罷了。

    垃圾分類,

    給餐廳增加了哪些成本?

    不會造成倒閉是真,但垃圾分類增加了成本,也是真。

    首先是垃圾費清運成本。

    即將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城市有 46 個,細則由城市做主——北京的分類政策就跟上海不同。不過,考慮到垃圾處理的成本,單獨收費很難避免。

    以北京為例,據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 2017 年調查:焚燒廠處理 1 噸生活垃圾的成本為 2253元(其中包含運收成本、社會成本),而餐廚垃圾處理費為 100元 / 噸,顯然蓋不住成本。

    目前,內參君聯系到的多家北京餐廳,均尚未接到額外收費通知;另一邊,朝陽區已經針對餐廚垃圾,鋪設了獨立垃圾車、清運路線,每日處理量達到 400 噸。

    ◎ 餐廚垃圾專車,被設計為全封閉式,圖自北青報。


    其次,還有管理、培訓等不便量化的成本

    在上海,作為垃圾大戶的餐廳,已經成了重點檢查對象。條例實行后開出的首張罰單,便開給了一家早餐店——員工混裝垃圾,并拒絕改正,罰款50 塊。

    ◎ 截圖自我們視頻



    可見,“垃圾分類”需要落地到員工層面。對于餐廳來說,自然要付出培訓、建立管理制度等“隱性”的成本。

    不知道怎么分,可以通過技術解決。上海官方除了垃圾分類指南外,還推出了“生活垃圾怎么分”小程序,如果不知道怎么扔,查它!

    理念上的改變,則需要更多的柔性政策,不能僅將員工當成一個“經濟人”來看待。內部培訓、志愿者機制、輪班機制等,都可以幫助餐廳更好地落地垃圾分類。

    ◎ 上海頂立餐企內部學習現場,圖自網絡。



    另外,我們要特別提醒各位餐飲老板,不會分類,也不要深夜偷偷扔垃圾,不僅罰款,還會上新聞被圍觀嘲笑。

    ◎ 截圖自微博。



    說到底,垃圾分類只是餐廳運營層面的一個細節問題,面對即可,并不值得恐慌,尤其對于各位餐飲老板們——畢竟還有食安、消防等更復雜、更嚴格的規定在前。

    多位與我們聊到這個話題的老板,均表示“政策怎么要求,就怎么做”,但我們認為,這樣的心態,也許會錯過從這次全民熱鬧中“淘金”的機會。

    打造“環保”人設

    你的消費者可能會更愛你

    餐飲產品為王,這是肯定的,但對于 90 后、95 后消費者而言,他們需要附加值,也愿意為此買單。

    以垃圾分類為切點,“環保”就是這群消費者熱愛的一個附加值。

    據咨詢公司尼爾森今年發布的報告,81% 的受訪者認為,企業應該幫助改善環境,其中以 90 后、95 后、00 后最為支持。

    ◎ 21-34 歲人群中,支持企業環保行為的占比 85%,圖自尼爾森。



    大品牌們已經行動起來,比如整個飲品圈頭部品牌,都開始大量使用“紙吸管”,星巴克今年4月22日起,用紙吸管、直飲杯蓋代替了塑料吸管,到現在已經減少數百萬根塑料吸管。

    另一個例子是肯德基的餐籃正在迭代,新餐盤以帶洞塑料盤+防油紙,取代了原來紙盒、紙袋,用于盛放薯條、炸雞塊等多種產品。據悉,這種餐籃將推廣到全國所有門店,預計每年可以節約超過 2000 噸紙。

    ◎ 圖自周到上海



    部分以 90 后、95 后為目標的新生代品牌也在行動。

    總部位于上海的蛋糕品牌 21cake,便稱“將在近期隨包裝附贈垃圾分類卡片”,并通過推文,向消費者宣傳蛋糕包裝材質大部分均為可回收材質。

    ◎ 蹭熱點的同時,不忘介紹自己的產品、包裝優點。



    對于主打素食、有機、輕食餐廳而言,也是一個和消費者互動,增加品牌黏性的好機會。

    位于北京的有機餐廳胡同四十四號,便在組織消費者進行各種“環保”相關體驗。用舊紙箱做垃圾桶、組織去農場、用廚余垃圾發酵有機肥、烹飪體驗工作坊等等。通常,這樣的活動加上“親子”,效果更佳。

    ◎ 這家餐廳的環保活動已經做了多年,積累了許多高粘性用戶。



    對于更為普遍的餐廳而言,最為基本的是設立垃圾分類箱,引導消費者協助,餐廳再進行二次檢查,以完成垃圾分類的基本任務其次,是合理推薦菜品,倡導光盤行動,減少單品分類,增加單品種類,從源頭上減少垃圾。

    在此基礎上,可以想各種方法,提供給消費者拍照發朋友圈的機會,比如認認真真教他們把吃飯的垃圾全都分好,排整齊。這樣的經歷,對于 90 后來說,比吃飯更值得分享。

    畢竟 90 后熱愛環保——至少在朋友圈里是這樣,而“以科研般的精準度環保”,顯然將是一個更高贊的好人設。

    ◎ 如果分成這樣,試問哪個消費者不想發個朋友圈吹噓呢?圖自網絡。



    垃圾分類這件事,往小說,是一個操作細節;往大說,是宣傳企業“環保”“有社會責任感”的好機會。

    要大要小,全看各位老板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end·

    輪值編輯|于聰聰 視覺|王晶雪小鴨子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網紅雪糕|倒閉餐廳盤點|肯德基賣串串

    開垮果汁店|德克士逆襲之路|馬路邊邊

    下半年餐飲怎么干|就三桌|王俊凱的奶茶店關店

    商務合作楊松13331022960(同微信)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39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8日 07:28
    下一篇 2019年7月28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