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近日,64歲的康師傅創始人魏應州選擇卸下肩上的重擔,急流勇退,將自己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交給自己的兒子。
1
康師傅換“師傅”
創始人退休,兒子接班
12月20日,康師傅控股發布人事變動的公告,魏應州將于2019年1月1日辭任康師傅控股董事會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職務,此后他將出任公司資深顧問;委任魏宏名接任康師傅控股董事會主席、兼任薪酬與提名委員會成員;委任魏宏丞先生擔任康師傅控股董事會執行董事。
魏宏名、魏宏丞分別為魏應州的長子和三子。這一人事變動意味著康師傅品牌的頂新集團創始人魏應州正式交棒給了第二代。
公開資料顯示,魏宏名于2006年加入康師傅,出任總裁室專案經理一職;2007至2014年擔任臺灣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任康師傅執行董事,期間主導與多家國際級顧問公司推動的MIS集團經營管理系統發展藍圖等重大專案。
魏宏丞今年36歲,本科畢業于倫敦帝國學院,并獲得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學位及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就職于黑石集團紐約辦公室以及百事公司總部。他于2015年2月擔任康師傅附屬公司康師傅飲品控股有限公司(KSFB)的董事。
康師傅方面表示,魏宏丞先生在本集團歷練多年,期間促成了與星巴克、迪士尼等國際戰略伙伴的合作,并推動了快銷品市場研究系統TMRS的規劃。
2
“方便面國王”魏應州
盡管人們對康師傅耳熟能詳,但對康師傅背后的老板——魏氏兄弟,卻知者寥寥。“就是這個味”,就是這個魏。
“康師傅”的創始人是臺灣魏氏四兄弟: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和魏應行。四兄弟的父親魏德和1958年在臺灣彰化鄉村辦起了一個小油坊,起名“鼎新”;1978年“鼎新”更名為“頂新”,也就是如今頂新國際集團的前身。1978年,魏德和去世后,油坊由四兄弟接管。
由于在臺灣島內的發展始終磕磕絆絆,魏氏兄弟決定赴大陸投資。1988年,四兄弟的老四魏應行從香港轉道來到大陸。那時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一切都不熟悉。魏應行在各省輾轉奔波,因為家族企業是油坊,他想在大陸開發食用油。
許多人可能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一則廣告——“用頂好清香油,頂有面子”,這就是魏氏兄弟在大陸投資生產的一款精煉食用油“頂好清香油”。但當時大陸的消費水平低,根本還沒達到“要面子”的程度,魏家的買賣并不好,到1991年,魏應行帶來的1.5億元新臺幣(在90年代初約合3300萬人民幣)幾乎全部賠光。
就在他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康師傅食品王國的開國功臣——方便面,以一個非常偶然的姿態從天而降。一次出差,魏應行因為不習慣火車上的飲食,就帶了臺灣產的方便面在車上吃,不料香味引來眾人旁觀,不時有人詢問哪里能買到這種方便面。“大陸這么大,坐火車的人那么多,方便面的市場該有多大!”即使是后期加入康師傅的職員,也樂于繪聲繪色描述當時魏應行的興奮之情。
1992年,魏氏兄弟回臺灣四處籌錢、員工認股投資,才勉強在天津設立工廠,開了第一條泡面生產線。當年8月,康師傅投資800萬美元,在天津塘沽開發區成立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出第一碗康師傅紅燒牛肉面。
在集團內部,魏氏四兄弟依次被稱為大董、二董、三董、四董,對外則并稱“四位董事長”。四人的具體分工是:大哥魏應州負責戰略決策和最終拍板;二哥魏應交負責維護股東關系;三哥魏應充主管財務;四弟魏應行負責外聯和公關,包括與政府部門溝通。
老大魏應州是家族中的靈魂人物,在兄弟中最有權威,具體事務多是老大拍板定局。
在魏應州計劃要做方便面時,統一的方便面在全國已有四、五十家工廠。1992年8月,第一碗康師傅紅燒牛肉面面市,與當時的同類產品相比,康師傅的產品多了一個牛肉調料包,還配上了紙質的碗和叉子,1.98元的價格適中。從此,康師傅成了“方便面”的代名詞。
魏應州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起第一次辦訂購會的情形:“經銷商下的訂單,得讓魏家三個月24小時不眠不休地連續生產才能交貨。”
當時,天津第一條生產線一個月只能生產十幾萬包泡面,供應天津及附近市場都不夠。但魏應州堅持只能留20%的產品在天津地區販售,其余80%一定要運送到全國鋪貨,以便打開全國的知名度。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從1992年到1995年,康師傅的營業額從2700萬元猛增至24.5億元,幾乎翻了100倍。1995年,康師傅開始在天津開發區生產糕餅,1996年在杭州生產飲料。如今,這兩大事業群分別擁有4個工廠21條生產線和13個工廠82條生產線,與方便面共同構成康師傅的三大支柱。
1996年,康師傅在港股成功上市。同年,頂新國際集團購并德克士,開始涉足餐飲連鎖行業,如今已擁有“德克士”西餐、“有樂和食”拉面、“牛樂亭”烤肉三大品牌。1997年,頂新國際集團在上海成立樂購超市。1998年,頂新集團以3億美元的價格并購了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如今,康師傅年營業額超過600億,中國家庭滲透率達82.6%,成為覆蓋9億消費者的食品飲料行業領軍企業,可以說,魏應州一手締造了一個“方便面王國”。
3
頹勢盡顯,市值較最高點縮水三分之二
魏應州宣布退休,“魏二代”由幕后走向臺前,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康師傅創業一代和下一代的順利交接,是在方便面業務有所下滑、味全遭遇食品安全地雷等多種因素背景下實現的。隨著康師傅主要目標消費群體的結構變化,以往康師傅的優勢不復存在,需要兼具國際經管經驗和康師傅內部文化傳統的年輕人掌舵,才可能更貼近成為消費主力和康師傅主要目標的群體的需求。這次交接后,不排除康師傅會在定位、團隊、產品、營銷等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的革新。
從2011年起,康師傅控股的業績就已經放緩,2013年達到營收頂峰,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收入持續下滑,已經顯出垂老之態。從股價上看更為明顯,康師傅控股1996年香港上市,當時首發價為1.68港元,2011年股價最高23.9港元,市值達到1400億港元。12月21日收盤價只有10.22港元,市值縮水也近三分之二。
康師傅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98.58億元,同比增長3.32%;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47.58%至28.6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88.63億元,同比下降4.19%;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5.52%至15.54億元。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總體上,康師傅在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長,成績不錯,但是到第三季公司的營收卻出現同比下滑。
具體到兩大主業方便面和飲料,第三季度業績疲軟的跡象更加明顯。
康師傅方便面業務今年前三季度實現銷售額178.86億元,同比增長5.3%,但第三季度,實現銷售額67.52億元,同比僅微增0.66%。飲料業務方面,康師傅前三季度實現銷售額308.97億元,同比增長2.63%,但第三季度,公司飲料業務整體銷售額為117.49億元,同比下降6.52%。
餐謀長精彩案例
【 點擊關鍵詞查看原創案例 】
茅草屋-烤小串品牌升級丨津常聚-牛肉米粉
湘棲小館丨思美思味鮮果茶丨丸來玩趣
椰妹原生態椰子雞丨楚楚小財魚丨酸渡品牌升級
聾奶奶-無聲牛肉米粉丨街度-草原羊肉串
津是-凳粉丨恰圓滴恰扁滴丨懷湘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中國經營報、每日經濟新聞、 界面、網易財經、華夏時報等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