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店最初是為了顧客享用飲食或休息而設立的場所,但現在餐飲店已超出往日的舊套路,層出不窮的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以招攬顧客,搞旺人氣。
為吸引顧客、娛樂顧客而舉辦的活動,營銷學上稱為辦活動,即是為了促銷宣傳廣告的目的策劃的活動。無論選擇哪種類型的方式,其目的是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強化自己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追求最大的利益。
怎樣選擇促銷的最佳時機,怎樣去做促銷,促銷的方式有哪些?接下來將教你如何通過促銷來提升競爭力:
通常為不少餐廳經營者所仿效并推廣的促銷活動類型有:
演藝型:卡拉OK、爵士音樂、輕音樂、電影、劇場、民歌活動的餐飲店。
藝術型:書廊、漫畫、古董活動的餐飲店。
知識型:書香、新聞、英語會話活動的餐飲店。
實用性:電話、洗衣、彩擴、照片快速沖洗活動的餐飲店。
此外,餐飲業舉辦的活動還可分為:
●常設性活動:
利用空間型——例如交際廣場、周日廣場的創設。
展示型——例如水池、噴水、小溪、庭院式、復古式等。
●企劃性活動:
短期型舉辦活動:從傳統與新創意設定各種活動。
定期型活動:季節性劇本活動,相當容易實行,只要配合一年中的各種節慶舉辦活動即可。例如情人節的當周,凡光顧本店的情侶,即贈送巧克力;母親節贈送康乃馨給每位顧客。如此配合各季節的節慶,籌劃舉辦活動,必能使活動豐富多彩,顧客就會覺得非常新鮮、有趣。
利用區域特色舉辦活動:配合當地民俗節慶實施特別活動,此時必須有由各地聞風而來看熱鬧的群眾。不妨內外配合獎節日色彩裝飾一番,再舉辦活動以招徠顧客特別是觀光的顧客。此外,旅游勝地的餐飲店可以懸掛旅游向導地圖,提供信息服務。
1. 話題性
舉辦的活動具有新聞性,能產生話題,引起大家傳播的興趣,間接帶動顧客。
2. 新潮性
即要具有新鮮感。陳腔濫調的花樣,毫無新潮性可言,倘若能以“氧氣供應”為號召,在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情況下,此招頗能滿足現代顧客的心理。
3. 戲劇性、新奇性
這一特征也稱非共性、非日常性,即以奇取勝,以不同的活動引起大家的注意。
4. 單純性
這一點銀都常為業者所忽略,有時意見極富創意的企劃,卻由于過分拘泥而變得復雜化,失去了效果。例如“優待券”的贈送,與其按照總消費額的一成,再開設優惠券,不如簡化手續,按照顧客消費額分等級,即刻發送,比較能讓顧客接受。
5. 視覺性
人的感覺器官所獲得的信息,有70%是透過視覺而來。可見眼睛所扮演的角色是如此重要。新聞雜志的圖片與插圖比密密麻麻的文字更受讀者注意。菜單上,圖片介紹比文字更具吸引力與親切感。舉辦活動當日也是同樣的道理。
6. 參與性
歌星演唱、鋼琴演奏的音樂餐飲店,不如卡拉OK的餐飲店參與性來得高。同樣的,畫廊餐飲店也比不上涂鴉餐飲店參與性高。
7. 演出性
并非自然發生,而是經由人企劃所產生。例如快餐店盛行為小朋友慶祝生日,凡當天光顧該店的小客人可以在店內享受一系列的優惠。
策劃餐飲的促銷活動除了要了解和掌握以上幾種類型和注意要點外,安排和確定推銷的時間也很重要。
節日推銷成了不少商家再掀高潮的大好日子,他們看中了節日是人們愿意慶祝和娛樂的時光,所以是餐飲工作人員舉辦特殊推銷活動的大好時機。在節日搞餐飲推銷,需要將餐廳裝飾起來,烘托節日的氣氛。并且,餐飲管理人員要結合各地區民族風俗的節慶傳統組織推銷活動,使活動多姿多彩,使顧客感到新鮮。
在一年的各種節日里,如春節、圣誕節、情人節、中秋節、復活節等都可以舉辦各種活動。例如北京麗都假日酒店,在各國的國慶節推出各國的風味餐和慶祝活動,將駐北京的各國外交人員和商務人員吸引到麗都來就餐。又如新加坡皇冠太子酒店,在圣誕節與元旦期間,各餐廳都組織豐富多彩的特殊推銷活動,其龍江川菜館利用節日在推出特別節日套餐的同時,舉辦迪斯科誤會和贈送節日禮品。皇太子咖啡座推出自助餐并有圣誕老人光臨助興。酒廊中備有風味別致的“圣誕雞尾酒”,并雇歌星演唱為客人助興。
借著節日人們愿意消費、舍得消費的大好心情發財,成了近年不少餐飲店的拿手招數,有不少人是屢試屢贏,但是隨著人們消費觀念越來越成熟,消費行為會變得越來越理性。所以,逢節日就搞促銷活動未必都能有效,最佳的辦法還是要針對自己的目標顧客群,量身訂做出一套適銷對路的餐飲產品。好比經營風味餐廳的店主就沒必要在情人節、圣誕節一類的西式節日中,與西餐廳、酒吧一類的餐飲業爭個高低,而是要在“春節”、“冬至”、“中秋”一類的中式節日中下點心思,適時推出幾款應節菜品,營造出具有傳統美感的就餐氛圍,反而會贏的偏愛中式節日這一階層的顧客。
來源:職業餐飲網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