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奕宏開了一個8小時打通粉絲經濟訓練營,3天時間一個500人群瞬間爆滿,當天170人在線公開課,收得28名天使客戶。訓練營第一天,就讓客戶們大呼過癮,都覺得相見恨晚。驚嘆,原來還可以有這樣的思維模式來經營生意。
課程帶來的影響力也遠超奕宏想象,一時間電話,微信,微博各種渠道,各個朋友都想擠進訓練營。(奕宏在這里跟大家抱歉了,真的滿員了,再加收影響訓練效果。因為,奕宏不是簡單地辦一個培訓,而是要在未來的日子里輔導他們找到粉絲經濟的核心奧秘和執行系統)
而近兩天,奕宏又遇到兩位傳統生意的老板,他們居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用粉絲經濟的打法來創辦一個新企業,以作為他們在移動互聯,社交網絡的戰略布局。
那么,粉絲經濟究竟有何魔力來吸引他們紛紛關注呢?
這個還要從奕宏之前的行業經歷說起,奕宏做了近15年的廣告和營銷,深知近年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之痛。
1.廣告價格飛漲,效果卻越來越差!
2.渠道強勢,不斷壓榨廠家利潤。
3.人工費用也越來越高,更可怕是人也越來越難招。
4.電商和那些跨界高手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企業隨時面臨不明方向的競爭對手的無情打擊。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尤其是那幫用免費思維做企業的家伙)
企業無不哀嘆時代變了,生意太難做了。然而今年4.8日小米米粉節當日售出130萬部手機,凈收15億銷售額,只有短短12個小時,這一組驚人數字徹底喚醒企業家對粉絲經濟的熱情。
那么粉絲經濟跟傳統品牌經濟相比有何神奇之處呢?又為何是在移動互聯,社交網絡時代爆發了呢?
我們來看,一個傳統品牌,他的市場開拓路徑往往是:
1.央視或者衛視打廣告招商
2.由經銷商進貨鋪貨到各大渠道(中間可能有若干批發環節)
3.廠家繼續投放各種媒體廣告
4.終端做各種促銷
5.產品動銷
6.產品符合市場終端客戶需求,定位明確,定價合理,競爭對手較弱,品牌初步存活。
7.產品不吻合市場需求,或者某一個環節出錯,失敗告終。
這個中間任何一個環節沒搞定,基本over。并且等到貨鋪了,廣告也打了,才發現市場不認可,已經晚了。例如:我的一位朋友白總經營日本原裝東方廚具,花了大價錢進入上海樂購仕渠道,結果因為樂購仕受日資品牌在華負面影響,全面退出。而導致前功盡棄,付之東流。
品牌經濟適合短缺經濟時代,競爭少,媒體費用合理,渠道費用也較為合理。
我們再看粉絲經濟,粉絲經濟是一開始就以目標粉絲(核心用戶,甚至是發燒友)來決定,往往采用單品策略,聚焦精準人群,單點突破。透過各種渠道(尤其是網絡渠道)找到第一輪天使用戶。透過極致產品,極致服務給目標消費者帶來超出預期的使用體驗。從而讓第一輪客戶感知到企業的用心良苦,從而達到主動,大量甚至是拼命地幫助品牌做免費宣傳,也就是說,企業完全省去了中間費用,讓消費者成為渠道加營銷部。(聽上去是不是跟直銷有點類似)
這兩個商業模式最大不同:前者是高成本,低效率;后者是低成本,高效率。前者只擁有品牌,后者卻擁有品牌、渠道、終端顧客,還有粉絲。
昨晚,奕宏受邀請參加亞友團私密會線下聚會的分享,看到來自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創業者,或者是用自媒體的方式,或者是用粉絲經濟的打法在互聯網上開展自己的生意,實現自己的夢想。
尤其是一對夫妻,番茄妹和洋蔥哥,兩位80后夫妻檔,因為懷揣著大學時的理想與夢想,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在南京開創自己的事業。談到她對粉絲的用心用情,粉絲對他們的欣賞與包容,讓奕宏也非常感動。
這個時代真好,一個人只要自己有夢想,有正確的價值觀,有一件真正想做的事情,透過自己的努力,透過互聯網的無邊界,就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凝結認同自己的粉絲,從而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地開啟自己的粉絲經濟夢想之旅。
記得當奕宏開始自己的夢想,在微信上,qq里征集我的天使用戶的時候,我的一位相識20多年的好友給我留言:我覺得你現在做的事情是一個助人的事業,真的很好,有一天我要是創業了,你一定要幫助我哦!我的回答是:一定,謝謝肯定!
粉絲經濟不是今天才有,但是在移動互聯、社交網絡時代將會形成爆發,成為常態,甚至是未來的趨勢。未來,品牌沒有粉絲必死也許并不是一句恐嚇。而有幸接觸或者已經開始的朋友,我們是幸運和幸福的,因為奕宏預言,這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風口。我們不是豬,所以站在風口,就更會起飛!
當然,奕宏不是完全否認品牌經濟,但是至少對于個人創業者和初創企業,如果你不是土豪,粉絲經濟的商業模式更適合于你。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最美好時代的到來,感受粉絲經濟的魔力!歡迎你加入QQ群:346093496(暗號:粉絲經濟)也歡迎你就此話題跟奕宏交流,我的QQ:598684088,微信:xingzheyihong 。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