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白:聚焦做減法,焦點做加法!

    文/王小白 個人微信:amy_minmin80

    (抱歉與上篇雷同,為保護原創,

    因為上篇忘點原創了:)

    這兩年不管是講定位,

    還是講生活哲學,

    似乎都少不了”減”這個詞。

    聚焦、斷舍離,

    在我們的腦海里不斷的重復著這樣的詞匯,

    個人、企業似乎都在積極向瘦身靠攏。

    究其根源,無外乎時代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而這個競爭從工業時代到市場時代現在已到了心智時代了,即從供不應求到供求平衡現已到全面過剩。

    在這樣的一個同質化競爭越加嚴重的今天,我們個人或是企業如果還要大而全,亦或不提前嗅到市場競爭的動向,技術的變革,很容易轟然倒塌!

    君不見江蘇以前曾經有個春蘭,很牛逼的企業,春蘭空調曾經鼎盛時期占據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后來摩托車、電動車、卡車、電池等多元化部署。現在的春蘭只是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突然想起來了,江湖上似乎消失已久!

    諾基亞,也曾經是手機行業當之無愧的王者,有人說他是被智能手機淘汰的一代,但其實他是一直拼命的做加法,做新機型,而且讓人越來越難認知他,現在幾乎看不到用諾基亞手機的人了!

    不過,至少他們曾經也有多年的輝煌,而如今這個時代信息過載、技術的快速更迭,同質化的嚴重,讓我們必須打起百分甚至千分的狀態去迎接挑戰,因為我們知道稍不留神就可能被競爭對手超越了,被時代給淘汰了。

    那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企業真正的出路在哪里?或者說我們怎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智?

    也許你會說,答案就是你要寫的主題減法啦!

    世上業態千千萬,尤其餐飲因為地域、品類、業態、消費人群等等的不盡相同,你要說有哪一招能管便天下餐飲業態的,我想沒有誰有這個底氣!更何況,每個人對一個觀點的認知還存在著不同的理解。

    就拿減法來說,有餐飲朋友來跟我說,我之前根據誰誰誰也減了菜單,但是后來反而還沒現在好了,所以我又改回來了。但他不知道他減的根本利益點在哪里?

    一家企業也好、小店也好,作為老板,你每做一個動作如果只是跟風不究其根本,往往只能做到霧里看花,說不準里面真是一朵花,但也難說你看到只是某樣東西反光的影子。

    但是,我在這里想說的是,很多的企業依然需要做減法。只是我們對于減法的理解,到底是在一個什么層面,需要我們自己去衡量。

    為什么一定要做減法?

    做減法,其實更像是做一個精準的認知。

    心智時代的消費者如何認知我們呢?

    滿眼的信息,在我們這個時代一點都不足為怪,我們已經漸漸習慣手機、會議、各種電子設備、視頻等等的信息,每天如果能把接收到的信息都看完,我覺得這一天也不用干別的了,所以篩選價值信息變得異常重要。

    同理若你希望別人能夠獲取你發送的信息,即如何讓你的產品能夠讓消費者對你有所認知,甚至能夠實現預售,就成為定位傳播的重中之重。

    這個重點在于:

    [1]

    要能在顧客心智里有差異化

    心智里的差異化,不只是產品的差異化,他是一個認知聚焦,簡單來講,就像一句話說明你這個人的特性,且是有別于他人,據有獨占性、利益點。

    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消費者心智中有,市場上無的這樣一個差異化認知聚焦,所以獨占性明顯。同時,給消費者帶來貼切的消費利益。

    [2]

    要研究顧客的心智模式

    人都是在成長的,正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如果你硬是要塞給一個只想滿足生理需求的人更多的精神糧食,這很容易造成雙方的可悲,彼此的痛恨!

    更何況在我們這個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的年代,我們更要能夠精準細分的到達消費者的內心。

    • 心智模式分為哪幾種?

    a:心智容量有限b:心智厭惡混亂c:心智分類處理d:心智抗拒改變e:心智尋求安全f:心智關注差異

    當我們理解顧客心智的時候,我們才更理解為什么要有認知聚焦,要做減法!

    而我們做減法,減的是什么,減的利益點在哪里?作為專注研究和實踐菜單品牌定位規劃的我來說,我就是減法的受益者,減法是必須,但不同的業態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 簡單舉例:

    比如你是做一家具有社交屬性,客單在100左右的中餐館,同時是具有特色的產品,那么首先你要思考的是你的消費人群來吃的目的是什么?

    你滿足了他怎樣的生理或是心理需求?你希望消費者對你的認知是什么?

    既然是社交屬性,我們不難想到,他們來主要是帶朋友來吃——請客,帶家人來吃——聚餐,同事、領導之間的商務請客。

    我們需要滿足的是請客人的選擇有品、有面子,被請的人吃的舒服、吃的好,還有一點就是穩定性,當這家餐廳滿足請客人的這些需求后,往往會被列入請客、聚餐的首選餐廳之一,如果被帶來的人感覺也很好,也可能下次也會請人來。所以這時候穩性是非常重要的。

    穩定性如何控呢?

    這里我們就可以回到做減法了,社交屬性、100客單、特色美食、消費人群等等,通過對此餐飲業態的多維度考量來聚焦,做減法。那么減的就是讓消費者完全沒有對此餐廳正向定位感知的產品,讓消費者產生選擇困難的產品,可有可無的產品,降低無品、無面子的產品。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減的利益點重在:首先消費者對你的精準認知,再次則是產品、服務的穩定性。

    所以,做減法,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需要,也是我們能夠聚焦發力的選擇!(但是減法也有適應性,這個例子只是其中一種業態,請慎重選擇!也許你的產品等等應對你的業態、地域反而是對的,不要為了做減法而做減法!)

    光做減法就可以了嗎?

    小白覺得做減法是一種定位戰略,也可以視為一種價值觀。做減法是低效資源的釋放,釋放之后如何進行重新組合、匹配等等,這是我們需要再次思考的問題。所以不是做完減法就OK啦!

    為什么不只是做減法?

    做減法,是先要懂得聚焦,我們通過聚焦做了減法,讓消費者能夠正確認知我們,這只是第一步而已。

    不只是做減法,是要學會在做完減法的焦點上做加法。建立認知和運營的雙重優勢。

    聚焦做減法,焦點做加法!

    –尊重原創,轉發請帶王小白公眾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王小白,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43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6月30日 22:46
    下一篇 2016年7月1日 01: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