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品牌名是一個人的人名,品類就是這個人的個性化特征,那“品牌口號”便是一個人的價值主張。“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些耳熟能詳的營銷力品牌口號就是一把利器,能助力品牌搶占用戶心智,搶占品類第一,并產生極大的銷售助推力。
一個營銷力品牌口號,能將品牌核心價值主張與用戶痛點需求緊密結合,進而產生情感共鳴,最終促進消費行為。“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句簡單粗暴直入用戶心智的品牌口號,讓王老吉一樣火遍全國,成為涼茶品類領導者。國人愛吃火鍋,但吃火鍋容易上火,對此,很多火鍋店會以菊花、甘草、金銀花等中草藥為原材料自制涼茶,但自制涼茶口感讓很多顧客接受不了。于是,王老吉洞察到了這一用戶痛點,并創新口味,生產了一款口感好又能預防上火的涼茶。這款飲料不僅從品類定位上瞄準了用戶痛點,而且“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品牌口號更是將用戶痛點直接擺在了臺面上,如此,讓顧客吃飯時不得不每人點上一罐。“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在口號里直接“暗喻”競爭對手海底撈,曾經,巴奴這個口號惹出極大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爭議”讓這個口號有了更高的傳播效應。價值主張的表達不拘泥于從自身找素材,找競爭對手差異點,直指競爭對手的空白或痛點軟肋,主張自己的特色和賣點,也是創造一個營銷力品牌口號的重要突破口。一個有營銷力品牌口號不僅是給用戶看的,更應當成為內部人員強有力的“戰斗口號”,成為每個員工發自內心的價值認同。“做宇宙最好吃的酸菜魚”“閉著眼睛,道道都好吃”,太二酸菜與西貝莜面村的價值主張看起來簡單粗暴,實則“用心良苦”。對外,太二與西貝通過品牌口號是為消費者呈現里外一直的高產品品質;對內,它是激勵每個員工“使命感”的價值準繩,是企業文化的內核。有了品牌名、差異化品類定位以及品牌口號,我們還需要為品牌做背書,來回答“我是誰”的第三個問題“何以見得?”。品牌背書就是充分證明品牌定位的“信任狀”,用以向消費證“證明”產品的差異化與價值主張。通常,“信任狀”的書寫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挖掘。餐廳自我標榜的營銷效果,可能不如消費者分享的一條朋友圈。“累計銷量超過100萬份的水庫魚頭”“評分5.0”等類似的消費者數據可以刺激顧客迅速下單。顯然,消費者證明,是最讓顧客信服的品牌背書方式。以阿五黃河大鯉魚為例,在其店內以及各類對外宣傳海報中,會將“連續3年入選大眾點評必吃榜”“累計售出370萬條黃河大鯉魚”等顧客消費數據作為招牌菜品的信任狀,如上圖。同時,網上也多見一些“探店”、“揭秘”阿五黃河大鯉魚的文章,文中以消費者的口吻描述出阿五“肉質筋軟”、“不添加雞精味精”、“單鍋現燒”、“每條魚都有專屬身份證”等特色;與此同時,阿五黃河大鯉魚在大眾點評上,在口味、環境、服務等維度的評分均在9分以上……這些出自顧客之口的“背書”內容有著更高的信任度。從食材到調料,從烹飪技藝到大廚團隊,很多餐廳通過各種方式自我證明品牌的核心優勢與差異性,并通過菜單、終端視覺、服務員話術等但凡顧客能接觸的渠道不斷去強化。西貝莜面村為了論證“閉著眼道道都好吃”的品牌口號,給顧客做出“天然無添加,拒絕任何雞精、味精、色素、添加劑等”安全承諾;同時,在食材選用上反復強調“來自大蒙古牛大骨”“精選草原羔羊”“五谷雜糧”等,全方位將西貝產品特色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給顧客。除了消費者與自我證明,餐飲品牌還有一種常見的背書渠道——第三方權威背書。例如,西貝先后引進了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出現的張爺爺空心面與黃饃饃,莜面被評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西貝莜面村走進聯合國”等都是來自第三方的品牌背書。常見的第三方權威背書方式有第三方頒布的獎項、獲得的發明專利、權威機構及人士的認可等等。比如,“米其林指南”對于每一個上榜餐廳來說都是一種權威背書;在重大賽事上獲獎的廚師可以成為餐廳的“金字招牌”;餐廳通常在餐廳顯眼位置擺放的烹飪、擺盤藝術,甚至室內設計等賽事中獲得的獎項,都是一種第三方背書方式。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節選了鶴九《新餐飲營銷力》一書”我是誰”章節小部分內容,下一篇將陸續節選刊登“五項修煉之產品營銷力修煉板塊”《餐廳免費產品如何設置?》《餐廳跨界產品如何設置?》等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大箏,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