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沒搞清楚“我是誰”,一切營銷動作都是白搭!

    先搞清楚我是誰,鎖定自己的目標客戶,再談餐廳營銷力打造才有意義。

    信息碎片化時代,用戶每天都會接觸成千上萬的營銷廣告信息。品牌方要想在龐大的信息流脫穎而出直達受眾,讓營銷效果達到最大化,第一步要做的便是講清楚“我是誰”,即向受眾精準傳達“我的屬性”。

    在“我是誰”的大問題下,可以細分為三個小問題。1、我能提供顧客什么差異化產品?2、我的價值主張是什么?3、何以見得?西貝莜面村“4年換4次招牌”的事情曾被多個媒體報導。西貝如此愛折騰,其實就是為了更好地講好“我是誰”。

    第一次更名,西貝更名為西貝西北民間菜,口號為“90%的原料來自于西北的鄉野與草原”,更名原因是有很多人不認識“莜”字,不利于讓顧客形成記憶與高傳播度;第二次更名為西貝西北菜,口號也隨之變更為“草原的牛羊肉,鄉野的五谷雜糧”,更名原因為“民間菜”不符合大家習慣性的分類方法;第三次,西貝基于單品分類更名為西貝中國烹羊專家,口號為“做羊肉的專家”;第四次正式確定為西貝莜面村,同樣基于單品分類,因其健康的屬性,西貝方面考慮“莜面”更具備“一招鮮吃遍天”的特性與潛力。

    西貝品牌更名歷程

    從西貝莜面村四次更名的經歷不難看出,西貝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非常明確,就是扎根于西北民間美食,之所以數次持續進行“微調”,是因為西貝一直在尋求最能打動消費者的產品和定位。無論是對于西貝這樣的大型連鎖餐企還是小微餐企,做好產品特色與精準定位,講好“我是誰”,都是走近與走進消費者的第一步。

    我們拆解國西貝的品牌價值體系,恰巧是回答了“我是誰”的三個細分問題:

    品類:莜面(我能提供顧客什么差異化產品?)品牌口號: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我的價值主張是什么?)品牌背書:天然無添加、兩次代表中國美食走進聯合國、登上CCTV《舌尖上的中國》等(何以見得?)。

    那么,餐企應當如何做好自己的定位,講好“我是誰”?

    怎樣取一個有營銷力的品牌名?

    品牌名往往是顧客對餐廳產生記憶的第一步,也是關鍵點,一個個性鮮明的品牌名有助于營銷內容的傳播與營銷力的促成。

    市面上,常見的品牌命名方法有如下這些。

    1、基于歷史典故

    在烤魚品類中,常見三國烤魚、諸葛烤魚、蜀國烤魚等名稱,這源于一則歷史典故。相傳在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聚于皇榜下,結義于桃園。在桃園酒宴中,有一廚子做得一手炭火烤魚的絕活,令三兄弟吃得大為過癮,對廚子大加贊賞。在劉備登基后,更是定烤魚為蜀國國菜。

    基于歷史典故命名,為品牌平添歷史與文化韻味,是餐飲品牌命名中極為常見的方法。如今,基于歷史典故命名往往有兩大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像三國烤魚這樣“照搬”典故;第二種途徑是基于大家熟悉的歷史典故進行潤色,讓“典故”更具趣味性與傳播性。

    2、基于品類

    XX家常菜、XX火鍋、XX中式快餐廳、XX烤鴨……在餐飲業,多的是如此命名的餐廳。它們往往基于品類,以在品類前加入“前綴”而形成品牌名。而事實上,基于品類命名也可以擺脫老套,有“聰明”的餐廳就將品類巧妙融入了品牌名中。比如,蛙來噠、叫個鴨子、魚你在一起……這些品牌名不僅極具個性,且融入了一目了然的品類特色,因此讓品牌名更具辨識度與記憶點。

    3、基于地域

    在國內餐飲業,以地域為特色的餐廳有很多。這些餐廳也往往基于地域命名。比如曾經主售湘、鄂菜系的湘鄂情,以云南過橋米線為爆品的云味館,品牌名即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4、基于文化

    在處于品類上升期的酸菜魚品類,有一個叫“酸囧”的餐廳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他們喜歡的不僅有酸囧的口味,還有其獨特的文化氛圍——酸與囧。在酸囧的命名釋義中,酸不僅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場景,生活中的人們,哪一個背后沒有一個心酸的故事?酸囧主張“酸來囧擋”,哪怕生活偶有心酸,我自開懷大笑,心情坦蕩,以囧式幽默與心態笑對人生。

    酸囧的文化理念收獲很多年輕人的共鳴,而酸囧基于共鳴文化的命名也自然令人印象深刻。基于文化命名除了像酸囧這樣以情感共鳴為基礎外,以趣味概念為基礎的命名方式也并不鮮見,比如基于一種另類概念玩法,為顧客“答疑解惑”的答案茶,也是基于一種文化概念命名。

    5、基于人名

    由創始人網名延伸而來的奈雪的茶,直接用創始人名字命名的陳鵬鵬鹵鵝飯,基于人名的命名方法與曾經傳統的“陳記”、“何記”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越簡單越好記,基于人名命名就是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強化品牌與創始人的關系,從而形成專屬的品牌符號。

    6、基于IP

    近幾年,明星開餐廳的情況很常見,但是,能夠讓消費者第一時間通過餐廳名字與明星“對上號”的餐廳卻并不多,這是因為很多餐廳雖然借著明星的IP開店,在命名時卻并未使用與明星相關的內容。反之,像上上謙、孟非小面這樣的明星餐廳在短時間內就打開了知名度,這與其從品牌名就借勢IP影響力有著莫大的關系。

    除了明星餐廳,基于IP的命名方式還常常用于主題餐廳,比如一些動漫主題餐廳會在名稱中就加入動漫角色,以突出其主題特色。

    7、基于口味

    川菜是國內廣普度最高的地方菜系之一,很多川菜館在命名時并不以“川”的地域特色為基礎,反而直接突出川菜的“辣”、“麻”特色。川菜的辣、烘焙的甜都常被用于命名中。

    比如新辣道魚火鍋,僅從品牌名稱就可以吸引很多喜辣的消費者。在顧客有某種口味的需求時,也更容易想到這些基于口味命名的餐廳。

    8、基于情懷

    近兩年,餐飲業掀起了一股懷舊風,很久以前烤串、8090餐廳,這些打著懷舊旗號的餐廳,大多走的是情懷路線,這一點從它們的命名上就可見一二。

    在上述常見取名方法的解析中,大量的案例讓我們不難總結出,好的品牌名稱會具備一些特征與共性。

    1)差異化,具有鮮明的辨識度。2)與品牌、產品定位一脈相承。3)簡單易懂、易記、易傳播。

    來源:餐飲界

    作者:鶴九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03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1日 01:00
    下一篇 2020年9月21日 07:3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