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不少餐飲品牌寄希望于外賣,希望通過外賣的輸血,讓餐廳渡過難關。但是,外賣需要長線運營,打磨利潤結構,而平臺高昂的傭金,也壓縮了餐廳的盈利空間。
其實,外賣并不是只能依托第三方平臺,疫期的最大贏家,反而是使用小程序的餐飲品牌。
1、樂凱撒小程序營業額增長300%,
眉州東坡單日拉新2萬用戶
疫情期間,樂凱撒通過宣傳小程序外賣,在整體營業額下降50%的情況下,實現了小程序外賣的營業額平均增長了300%。

兜約下飯菜創始人楊躍軍,用小程序開直播16天,他的17家店靠小程序團餐外賣度過疫情難關。
奈雪的茶點單推出了小程序「外賣免配送費」活動和「無接觸配送」服務。對于來到門店點餐的顧客,則可以在門店直接掃碼進入小程序點單,使用無接觸點單服務。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無接觸服務”推廣期間,奈雪的茶小程序訂單量占比環比提升近50%。

自上線眉州東坡菜站,團隊用24個小時完成小程序“東坡菜站”的開發及上線,顧客可以通過眉該小程序來買家常蔬菜和四川特色菜。
團隊通過服務號推送、內部員工轉發、朋友圈廣告、便民蔬菜站、社群微信群等多個途徑進行推廣。相關負責人稱,活動期間,單日最高拉新用戶數近2萬,單日最高訂單量高達700單。
目前,微信的月活用戶已超11億,小程序月活用戶超3億!疫情期間,小程序日活增長超20倍,這其中,大部分的增幅來自餐飲業。

對于餐企,美團餓了么碑等平臺所帶來的流量是不為商家所控制的公域流量。而通過小程序,很多餐企可以完成線上的閉環:小程序、公眾號、企業微信、收銀系統數據共享。而且,相較于成本較高的第三方平臺引流,微信小程序的引流成本更低,60多個流量入口 ,包括掃描二維碼、微信搜索、 公眾號、圖文嵌入等。通過小程序,將線下流量,變成了“留量”,組建自身的“私域流量池”。一方面,小程序充當“翻譯官”,用戶行為、消費數據、食材物料的規劃被數據化,分析報表自動化,極大提高餐企的運營效率,而這些數據也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外賣營銷決策上。
喜茶表示,通過小程序的數據分析,他們能夠清晰地了解用戶習慣,從而制定精準的營銷活動,如周一免費配送,新品當日上架半價等,在疫情期間保持穩定的外賣業務增長。
另一方面,微信小程序因其便捷性和輕量性,小程序的迭代也很及時,2月18日,已經有不少老板表示:“收到微信官方的小程序直播功能公測邀請。”這意味著可以在小程序中實現直播互動與商品銷售的閉環,餐飲店可以通過小程序在微信內直播賣貨。兜約下飯菜借助小程序開直播,推出團餐外賣和凈菜配送業務,可觀的下單量,給了餐飲人更大信心。疫情下,通過小程序的分銷功能,發展門店店員為分銷員,通過店員的撒網式推廣,引流到線上、實現線上下單。既能解決銷售問題,也能解決店員疫情期間工作和收益問題。顧客也可以成為分銷員,將產品分享給朋友,其他人通過分享鏈接購買產品,獲得獎勵,可以是代金券、積分、傭金。潮榜夜宵奔跑的火鍋,用不到48小時搭建小程序進行火鍋外賣,幾乎每天上午就可以賣斷貨。不管是美食還是服務,只要足夠打動用戶,就有可能產生傳播的漣漪效應,除了更用心做好味道、顏值,顧客體驗也至關重要。此外,小程序上還可以設置很多的營銷活動,用來激活用戶,增強用戶的裂變。比如:每日簽到、滿減優惠、限時搶購等。功能越多,費用也就越高,具體費用與需求有關。目前,市面上的小程序報價區間為1000~20000元不等,商家后續還需支付后臺服務費用。商家在小程序上擁有預約、排隊、點餐、外賣、零售包郵、分銷推廣、會員裂變等功能,用戶數據均為商戶自有,可自由配置營銷玩法,同時可根據自門店情況,定制個性化優惠券、營銷活動等。微信公眾賬號(企業認證過);開通微信支付商戶;門店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一臺打印機(兼容美團/餓了么/自有小程序等)疫情期及復工初期,很多公司的食堂會暫停營業,小程序和外賣平臺必將大行其道。說到底,小程序是一種工具,想要發揮它們的最大作用,前提是了解工具功能,根據品牌調性,并好好落地運營,讓小程序“活起來”。同時,搭建“小程序+微信社群+朋友圈+公眾號+外賣平臺”的線上閉環,給自己留一個流量寶庫,培養用戶習慣,并主動開發自有功能。各位老板們,沒事記得備把“傘”,即便在疫情結束后,你的用戶流量池也會制造另外的增長點。復工關鍵期,如何玩轉外賣新零售?如何運營私域流量,提高營收點?3月4日~6日,火鍋餐見特邀成都餐盈動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成都通吃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凈海鷹,為我們直播分享:凈海鷹簡介:《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國餐飲報告2019》顧問;美團點評餐飲學院特邀講師;公司已服務何師燒烤、霸王蝦、老甘家小龍蝦、蛙三、大融廚等川渝地區知名連鎖餐飲品牌,累計服務門店超過1200家。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