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近幾年最火的餐飲品類,火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數據顯示,無論是消費訂單量,消費總金額,火鍋在所有品類中都遙遙領先。
在餐飲老板內參和美團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報告》中,有這樣一組數據:火鍋市場占比13.7%,2020年預計會突破7000億……市場大,利潤高,樹立了火鍋的江湖地位,然而大的市場也意味著大的競爭。
中國火鍋產業已形成上游食品生產、中游門店與方便火鍋生產和下游調料制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并且涌現出了海底撈、巴奴、小肥羊、呷哺呷哺、小龍坎等這樣的產業巨頭企業。那么在巨頭們瘋狂廝殺瓜分市場的紅海市場里,初入行者再進入火鍋領域,還有什么機會可以去抓呢?我在研究了諸多的火鍋品牌案例,以及行業數據報告后,發現在火鍋競爭的紅海里,其實還有這樣一些藍海機會:實際上從地域、口味、工藝等不同維度劃分,火鍋還可以分為六大派系,分別是:以麻辣為主的川渝火鍋;以銅鍋、炭火、涮羊肉為主的北派火鍋;以海鮮和清淡湯底為主的粵派火鍋;以小火鍋為主的臺式火鍋;以天然食材和酸辣口感為主的云貴火鍋;以及椰子雞、韓式火鍋等其他品類的火鍋。川渝火鍋作為火鍋的主要流派,早已經出現了像海底撈、巴奴、德莊、小龍坎等這樣的全國知名的品牌,想要在這個領域里再做出獨樹一幟的品牌,去建立市場認知,無論是從產品還是從品牌,或者是從服務上,都鮮有機會勝出,而且競爭的成本也非常大。但是,從細分領域切入的話,機會相對就更多了。比如這兩年比較火的潮汕牛肉火鍋,在18年就已經超越了川味火鍋,稱為火鍋第四大細分類別,目前已經成為了川渝火鍋之外最大的火鍋細分品類。再比如豬肚雞這個誕生于廣東的清湯類火鍋,在19年也開始一路北上,大有開向全國的趨勢。根據大眾點評2019年4月的數據統計,這個品類目前在主要一線城市的店面數量都開始呈現增長趨勢,以豬肚雞為代表的一批品牌也在迅速崛起。此外,由火鍋延伸出來的一些細分品類里也存在著大量的機會。比如串串香,從2017年到2018年,串串的門店數量占比從12.3%提升到了13.5%,在火鍋這個品類里位居第一。在這個基礎上還延伸出來當下比較流行的市井火鍋,以及鹵味火鍋。尤其是鹵味火鍋,今年在餐飲市場剛剛暫露頭角,已經開始展示出了席卷全國之勢。在這些細分領域里,都存在著巨大的藍海空間,等著被發掘和開發。傳統的火鍋食材,主要包括肉類、海鮮類、蔬菜類、豆制品類、菌菇類、魚漿類、丸子類、小吃以及酒水等。從產品內容來看,火鍋品牌之間差異都不大,從口味來看,也很難有太明顯的差異。所以,產品這個維度之外才是火鍋競爭的新戰場。海底撈最早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從服務維度去塑造差異化,建立了競爭壁壘,巴奴緊跟其后,提出了產品主義戰略,塑造出了巴奴的特色毛肚,并且圍繞產品主義打造出了巴奴的12道護法,拉開了食材競爭的序幕。實踐證明,伴隨著消費者消費觀念的升級,以及健康消費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食材在火鍋消費中的重要性逐步開始顯露出來,所以很多火鍋品牌開始以食材切入,通過食材塑造差異化,原生好食材、品質食材將成為新的競爭砝碼。比如巴奴、譚鴨血、西安的竹園村酸菜魚火鍋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現如今、毛肚、蝦滑、肥牛、牛羊肉、羊蝎子、臘排骨等都逐步成為了火鍋界的超級單品。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火鍋市場上,誰能提供原生好食材,誰能開發出新的火鍋食材,誰就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在火鍋的消費客單價上,數據表明2018年人均在60元以上的火鍋門店占比達到了20.8%,和2017年相比有所增長,人均60元以下的門店數量相比之下有所下降。這格數據傳遞出了一個信號:在未來的火鍋競爭里,品質比低價更重要。一是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理念轉變,年輕人更愿意為價值買單,而不是隨隨便便被低價就能吸引。二是低價區間的競爭太激烈,對商家來講打價格戰和自己想要盈利的初衷是違背的,依靠價格戰只能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潭,只有做好產品品質,做好服務,才能贏得未來。這兩年很多餐飲從業者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市場競爭很激烈,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市場有多大,競爭就有多殘酷。與此相反的是,在三四線城市,這個市場的增長潛力正在被釋放。
數據表明,2018年一線城市的火鍋門店數量占比為22%,比上一年有所減少。三線城市的火鍋門店占比為21.3%,比2017年增長了很多。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一二線城市市場發展已經非常成熟了,市場大,門店數量多,競爭就異常殘酷。三四線城市正處于高速發展中,雖然相對而言市場規模小,但是市場增量很大,在這個增長過程中,機會是非常大的。隨著火鍋行業的發展成熟,火鍋產業鏈也已經發展成熟,形成了從上游食材生產基地,到中游的火鍋調味料與食材制品,到下游的門店與方便火鍋的完整的行業產業鏈。一年7000多億的市場里,無論是原料生產加工,還是調味品生產加工,還是行業相關的耗材的生產加工,都有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很多大型連鎖品牌為了保證食品安全降低采購與配送成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比如小肥羊有自己的養殖基地,海底撈、巴奴、德莊、呷哺呷哺等都有自己的原料加工廠,而且推出了面向市場的醬料和調味料產品。盡管如此,在火鍋行業里,大部分的餐飲店依舊需要依賴上游的供應商來為門店做原料供應。相比前端門店和品牌的白熱化競爭,后端的市場機會依舊很大。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從野蠻生長到大浪淘沙,再到精耕細作,最后沉淀出一批優質的企業和品牌。火鍋行業發展至今,盡管已經形成了海底撈、小肥羊、德莊、呷哺呷哺、巴奴、小龍坎、譚鴨血……這樣的優秀品牌,但是面向更廣闊的餐飲市場,以及更大的全球市場,火鍋行業的未來依舊大有可為。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行業發展一定是朝著品牌化、規模化、特色化、標準化去走的,火鍋企業和品牌只有練好了這些內功,才能在市場上競爭中更有話語權。
▌ 餐謀軍師推薦餐廳入駐吃耶小程序,外賣/堂食/引流三不誤
1. 外賣功能:商家獨立運轉外賣業務,減少外賣平臺的額外支出(其中外賣永久0抽成、有完善的配送方式)3. 營銷推廣功能:紅包雨活動引流;自動生成二維碼海報宣傳;多樣的會員營銷玩法。目前,吃耶正以特惠扶持價格給餐廳使用體驗(名額有限,先到先得),詳情請掃碼加“盧灣-靜”微信號咨詢。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