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輕人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自我意識地不斷覺醒,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空巢青年”的人數將日益增多,這個人群正在影響經濟的變革。雖然“中產”是時下消費主流,但在中產階級中肯定有不少“空巢青年”,在未來也將有更多的“空巢青年”從“中產”的標簽下細分出來。種種跡象表明,單身人士愿意為提升自己在餐飲、娛樂方面的體驗而付出更多關注度和金錢。
“空巢青年”一人食,成為隱形消費熱點
中國內地的“未婚”人口到2018年底已達到2.2億,并且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單身群體的增多則是直接加快了市場細分的腳步,這個人群正在影響經濟的變革。
單身人群非常注重生活質量,崇尚高消費生活而帶來的商機。除了單身公寓、單身套餐持續紅火外,其他產業紛紛針對單身人士推出了“一個人的經濟”。數量龐大、年輕、能夠自由消費的單身大軍,通常擁有更多和日益增長的可支配收入,并且傾向于關注自我,把錢花在自己身上,這成了近期市場中相關企業獲利的潛在前景。
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五成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 3000-5000 元,近三成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5000-8000元。另外約有10%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 8000元以上,而在這部分人群里,單身女性的占比高于單身男性。

就是這數量龐大的單身人群,助推了“一人食”經濟的崛起,根據《中國消費族譜餐飲特篇》數據顯示,在90后消費者群體中,55%的人有獨立在外用餐且不超過1小時的習慣。關于90后一個人吃飯的原因前三位分別是:工作很忙碌,用餐時間不規律和享受一個人用餐的過程。
同時,網絡調查數據還顯示,18-29歲年齡層中,“習慣一個人吃飯”的人群比例為40%,“不習慣一個人吃飯”的人群比例占60%,相比其他年齡層來說,更趨于平均。
例如在今年大火的方便火鍋,這個產品毫無預兆的火爆,正是千萬單身黨們在宣言:誰說想吃火鍋起碼得兩個人去下館子?我就是愿意一個人吃火鍋,誰能讓我吃得開心,我就為誰買單帶誰起飛……
除此之外,自助式迷你KTV包房、一人健身、單身公寓、多功能小家電、獨自旅行服務等新業態也在年輕人中迅速流行開來。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民以食為天,在這場逐漸蔓延開的“單身經濟”浪潮下,餐飲業應該是最先察覺到的一個行業。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需求已經變得愈發強烈,“叫外賣”雖然已經成為都市忙碌人士的生活方式之一,但很大程度上還只是滿足了低級的果腹需求,更好的體驗仍需要出門去餐廳吃飯,顧客即使是一個人也能被照顧好,這正在成為對市場敏感度很高的商家在做的事。
這一系列都表明,由“空巢宅青年”撬動的“單身經濟”正在崛起,同時綁定了新的消費標簽:品質升級。那么針對這些有要求的‘單身貴族’們,餐飲人如何抓住他們的心呢?
“一人食”浪潮中脫穎而出的餐廳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出門下館子是一種社交行為,一定是有其他人一起參與的,家人、朋友、同事,餐館里向來都是呼朋喚友的熱鬧場面。
所以,一個人就餐的客人,往往有些尷尬。說起‘一人食’餐廳,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日本‘一蘭拉面’,也就是這家面館,2013年創造了在香港開業后,食客排隊7天7夜的吉尼斯記錄。
除了保持卓越的口感外,一蘭拉面也從情感上深深關懷著食客。店內最大的獨特之處就是設置了不少僅供一人坐的小格子間,左右和前方的擋板充分解決了與人溝通的問題。此外,小隔間內還配備自動接水的龍頭、杯架和餐具,面前的隔板可以打開用來上菜。
目前國內也涌現了一大批主打‘單人’的餐廳,其中的代表就是主推一人食燜鍋飯的壹食一。
前段時間有抖音用戶在平臺上傳了在壹食一就餐的視頻,短時間內就獲得了75萬的點贊量。
同樣是燜鍋,壹食一與馳騁在燜鍋界多年的老大哥黃記煌不同,并沒有選擇‘正餐’這條賽道,而是把目光投在了‘簡餐’上。
對于簡餐而言,消費者的關注點無疑是:性價比和就餐時間。‘性價比’可以理解為:產品品質。產品品質中則還包含了:產品新鮮、口感優質、食材安全,就餐服務。餐飲人應該找準不同食客群體的需求點,然后著重發力,重拳出擊。
而最近憑借網紅餐桌而火爆朋友圈的筑底食堂,則是結合了‘單身+社交’的概念,基于一蘭拉面的小格子間做出了改造,中間加了一扇可以移動的窗子。
創始人希望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我們要求一邊全坐女生,一邊全是男生。讓顧客在我們這里吃飯,有遇到另一半的機會。”與陌生的你共享彼此的美味,吃一餐飯的時間,就能邂逅不只一位新朋友,這無疑是值得當代空巢青年們牢牢抓住的一根新的社交救命稻草。
一人食餐廳怎么玩
正如大家所見,‘一人食’餐廳已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潮流,不少老板也躍躍欲試。那么,想要投身這里該用怎樣的姿勢?
空間:單身桌占比要控制
一人食的比例固然是在逐漸增多,呈上升趨勢,可對于整體顧客群來說,并非主流。對于普通餐廳,在裝修時切記控制單人桌數量,可以劃分出一定的區域滿足這部分顧客的需要。筑底食堂的單身桌是由熟識的供應商定做,但價格依然比普通桌位的成本高30%。
另外,單身桌出座位率低。“比如12個單身桌的空間正常可以出14、16個普通座位,其實犧牲座位率來說還蠻大的。”目前一人吃飯的比例還是相對較少,筑底就會把單身桌位控制在在20%左右。
互動:一人吃飯也要有社交
交友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不言而喻,馬斯洛先生早已從心理學理論角度幫我們做了最好的論證。尤其就當前社會的發展狀況來說,人口流動巨大,漂著的一代很多,一個人沒有朋友少朋友的情況很普遍,在大城市尤為明顯。
當美食跟交友這兩個大需求合二為一變成“美食交友”后,交友是本質性需求,美食是連接性需求,二者合體后的能量不能小覷。
一人吃飯也不能忽略餐廳社交的功能屬性。筑底食堂的走紅絕對離不開其能自主打開的“聯誼窗口”。新店開了半個月的時候,就有反映說有的顧客互相加微信了,男方也為女方買單了。雖然不知道是否有結果,但這個地方給單身男女創造了一個機會。
環境:心理情感上形成共鳴
單身顧客,最怕的就是在自己就餐時,周圍其他桌的食客投來異樣的眼光。而有些餐廳為了給這些“一人食”顧客多一些陪伴,都會在餐桌的座椅上放一個大的毛絨玩具,同時還會讓店員陪顧客聊天,以此幫助顧客消除孤獨感。
處于孤獨時光的個人,其實也是容易被感動的人。因此,客戶到店用餐的體驗氛圍要強。有些商家精心布置了店內,當你感到孤獨或處于低谷的時候,看到旁邊很多正能量的文案給你打氣加油,是不是瞬間覺得心里溫暖了許多。這樣的關懷也并不顯得生硬,而是用一種溫潤的,有溫度的方式去柔軟食客的心底。
產品:提供合適的餐品
除了用餐環境之外,餐品的設計也需考慮:讓一個人吃飯也可以點到豐富合口的餐品,是核心要義。一個人在點餐時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點多了怕浪費,點少了味蕾又得不到滿足。要想將“一人食”餐廳成功運作起來,必須先解決這一點。 有些美食往往是多人聚餐才能點的,但對于一個人而言實現起來就有點困難,如烤肉。但不少烤肉店為了滿足這些“孤獨的美食家”,都開始走這種以小份量售賣的模式,即使一個人來吃也能點好幾種烤肉,而且份量不多,小小一盤價格實惠,性價比很高,完全不會出現浪費的現象。
在國外,單人就餐甚至會被看做有特殊的意義——有單身食客愿意來就餐是“一家餐館能收到的最佳好評”。國外的很多餐館會為單身客人提供特殊菜單,分量偏小但內容豐富,一人食用很合適;同時餐廳吧臺區有很多單人座位,且寬敞舒適,服務生還要接受培訓,掌握與有需求的單身食客聊天的技能。
外賣:抓住外賣市場
通過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空巢青年”都比較依賴外賣,根據某外賣平臺的調查結果得知,65%的外賣訂單都來自單身顧客。
要想做好“一人食”,可以借鑒不少餐飲店“量少”的售賣方式。通過豐富餐食內容,減少份量,或者在店內推出雙拼或多拼的特色服務,來滿足單身顧客的就餐需求。在保證餐品總價、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盡量讓單身顧客吃得更好。
在當下這個巨變的時代中,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市場風云瞬息萬變,每一個動向都可能是一個機會。對于餐飲人,飲食文化、潮流趨勢向來都是餐飲市場的風向標,能夠把握住這些動向的商家,就能先一步獲得商機。
·end·
●又一家網紅餐廳涼了,花“100萬”做廣告,卻一夜猝死 ●顧客覺得菜品貴千萬別降價!5個辦法讓顧客乖乖買單 ●瘋狂爆單!每天狂賣1000斤小龍蝦,卻還在用這款引流神器 ●僅因一幅畫,知名餐企被明星狀告侵權,索賠100萬!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電話/微信:1773814420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