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咱們北京分公司展開了一場營業額增幅大賽,門店以周為單位環比上周的營業額增幅,每月PK四季,目前pk到第三季,其中王者級的朝陽路店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朝陽路店在第一周pk的時候,營業額增幅排名第九,第二周排名第五,第三周排名第一,一躍成為增幅王者,營業額三連跳的背后,又有哪些秘籍呢?今天我們就來挖一挖這背后的故事!
當老店遇上新店長
朝陽路店是一家北京的老店,也是一家兩層樓的大店,但是店長劉乾坤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兵蛋子”,他是2019年12月底被調來的朝陽路店,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當店長。
當時的朝陽路店只有12個人,1月份又正巧碰上疫情爆發,伙伴們過年回家的回家,隔離的隔離,一來二去店里加上他只剩下了5個人,其中一個還是兼職,這樣的情況導致顧客體驗差,門店經常被投訴。果不其然,在1月份好餐廳pk中,朝陽路店拿了個C。
對于當時的劉乾坤而言,難,太難了!
剛上位就被現實澆了一盆冷水,面臨如此大的考驗,他的心里壓力非常大,畢竟往年這個時候的朝陽路店門庭若市,營業額非常可觀,而自己一接手就是C,營業額更是慘不忍睹,最低的時候只賣了2000多塊……
如何破局?恰巧這時,華北區域的負責人大王過來巡店,了解狀況后對劉乾坤說:“急是沒用的,你先不要想太多,就老老實實把基礎打牢、細節做好,做好標準店里自然會變好”,正是這一番話點醒了劉乾坤:經驗是一步步實踐積累的,不應該總拿自己去和老店長比,也不應該急于求成,妄想著一下子重回巔峰。
就這樣,劉乾坤開始調整策略,開啟了朝陽路店的逆襲之路!
第一步:招兵買馬
破局的第一步就是招人,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招人。在疫情期間,大多數餐飲企業朝不保夕,都在裁員或者閉店,但是劉乾坤偏偏開啟了招人模式,每天在各個平臺刷新招人信息,那時候劉乾坤生怕沒人來應聘,所以只要有人在網上詢問,他立馬電話回過去,不給對方猶豫的機會。劉乾坤說:“沒人哪里會有好的顧客體驗,當客人都不來了,我們會死得更快”,就這樣,在疫情期間,朝陽路店新招了3個全職,兩個兼職。
第二步:沙場練兵
01
帶訓——打好基礎填好坑
解決了人力問題,接下來就是要做好帶訓,夯實伙伴們的相關技能。因為疫情的影響,店里前期的生意非常冷清,劉乾坤就趁著這段時間嚴抓帶訓。
他采取的是一對一的帶訓方式,自己親自上陣,帶頭做標準,比如每個崗位每個環節應該怎么做,都一一示范,仔細輔導每一個伙伴,反復督促強化記憶。同時對關鍵性崗位重點培訓,填好蘿卜坑,例如之前店里人少就沒有設門迎,在招到人后,第一件事就是進行魔鬼特訓把門迎崗位補齊。
解決了人和技能的問題,慢慢的門店服務體驗也起來了。
02
活力團隊——給錢更要給榮譽
解決了人力和技能,接下來就是要將門店整體的氛圍提起來!在疫情期間伙伴們的心里其實并不好過,來自工作、生活的雙重壓力,難免會顯得沮喪,如何讓伙伴們“活”起來呢?劉乾坤做了兩件事:
其一、善用公司激勵機制,給伙伴算好賬。當時公司有一個激勵機制,就是從2月22日到3月15日之間,營業額突破日環比增長到一定幅度獎勵1000元。劉乾坤第一時間就在店里召開了會議,給伙伴們進行政策宣導,同時每日在群里進行目標公布,如果店里達成營業額目標,每個伙伴將會增加多少額外收入,給伙伴們算好賬,激發伙伴動力。
其二、每日一張鼓勵卡,儀式感要做足。疫情期間,為了更好的激勵伙伴,劉乾坤堅持每天發放一張鼓勵卡,他會定期在群里公布接下來的考核方向,讓伙伴們清楚自己做好哪些方面就可能獲得鼓勵卡,畢竟一張鼓勵卡就是20塊錢。
同時,發鼓勵卡也要有儀式感,劉乾坤會選擇在班前會、員工大會等“眾目睽睽”的情況下鄭重的發放鼓勵卡,當眾的表揚可以為伙伴帶來榮譽感以及精神上的鼓勵。
通過努力,團隊氛圍越來越好,伙伴們上班也更有沖勁,截止到3月15號激勵政策結束,朝陽路店營業額總共突破15次。
第三步:排兵布陣
01
商圈調研——做到知己知彼
要在戰場上贏得先機,首先要做好知己知彼。朝陽路店附件有一個創意園,寫字樓較多,于是每天劉乾坤都會抽時間去附近“溜達溜達”,進不去樓里,他就和門衛大爺、物業管理人員處成了朋友,時刻掌握周邊企業復工情況,通過目前的復工狀態對比去年客情,預估門店營業額,從而進行相關人力、物力儲備。
02
人力匹配——合理安排回京伙伴
現在進京是需要隔離14天的,對于朝陽路而言,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還被封在老家,要是周邊公司都復工了,伙伴們還在隔離,到時候營運起來絕對會亂套。所以為了讓店內人力匹配上復工潮,劉乾坤根據大小企業的不同復工時間,制定了人員回歸排期表,算好時間提前安排疫情較輕地區的伙伴回來隔離,保證每一階段的人流增長都有足夠的人力去應對。
03
嚴控品質——好吃是立身之本
出品出身的劉乾坤深知,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把好吃排在第一位,品質才是我們打勝仗的利劍。為了把控好店里的品質,每天店里的申貨、備貨情況,無論多晚劉乾坤都會親自去核對一遍,保證店里原材料的新鮮,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第二,重點監控出菜口,不符合出菜標準的菜品堅決不出,再結合值班巡視,每天總結記錄機會點,下班后和烤師一一溝通,不斷優化改善。
第三,每周研究各個門店的口味差評情況,再對標自己門店現狀,提前采取措施規避相應問題的出現。例如,劉乾坤發現美團上很多顧客吐槽其他店里的菜涼了不好吃,危機感極強的他要求店里外賣必須配上保溫袋,同時和美團騎手搞好關系,每個騎手到店里,伙伴都會給他們端杯水或者請他們喝個可樂,一來二去騎手們都和店里的伙伴成了朋友,送餐時往往也會優先派送,因此,外賣菜品的溫度和口感都有了極大的保證。
第四步:主動出擊
01
外賣營銷:因地制宜調整優惠政策
疫情期間不能開堂食,所以如何提升外賣銷售是關鍵,但是由于朝陽路店和青年路店的覆蓋區域有部分是重疊的,朝陽路的外賣并不理想,起初一天只有十來單,連青年路的一半都沒有。
為了增加吸引更多的顧客,劉乾坤做了大量的調研,由于當時周圍上班的人還沒有復工,居民樓又都是老小區、租房,所以周圍的消費水平并不高,而公司訂的優惠福利是滿100減20,因此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劉乾坤在優惠政策上做了些小調整,例如美團下單滿66可以減6塊,點潑辣豬小串或者豬蹄等較辣的菜品就贈送可樂等,根據商圈特性去給顧客優惠,讓顧客物超所值。
目前,朝陽路的外賣單和青年路店基本持平,平均每天一百多單。
02
主動申請開放堂食,優化席位布局
除了外賣,劉乾坤明白要大幅度提升營業額還是要靠堂食,2月底的時候,朝陽路店就向有關部門申請過一次,不過由于準備不充分被拒絕了。后來劉乾坤發現同一商圈內已經有幾家其他的餐飲店開堂食了,于是就去主動請教經驗,經過一番努力,各種備資料、做規范,二次申請后,3月9日,朝陽路店正式開放堂食。
由于北京規定,堂食用餐一張桌子上只能坐一人,但顧客一般都是兩人結伴而行,因此客人們都不太愿意坐,為了“留”住顧客,劉乾坤將兩張桌子拼成一張巨型桌,這樣客人們即使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也保證了足夠的安全距離。
以上就是朝陽路店的經驗總結,總的來說,朝陽路店能從營業額2000的C類店一躍成為增幅王者,除了正確的方法,這背后更離不開全體伙伴的辛苦付出,目前第四季的增幅pk正在火熱進行中,朝陽路是否能夠蟬聯第一,我們拭目以待!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230.html